【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肾盂肾炎中药。
技术介绍
肾盂肾炎为尿路感染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腰痛,肾区压痛,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尿液混浊,以及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肾盂肾炎属于“淋证”范畴,其关键病机为肾脏亏损,湿热内伏。针对该病特点,专利技术人对用中药治疗肾盂肾炎,进行了长期研究总结,优选出一种疗效十分显著的中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药所用原料药材和重量(单位:克)配比为:白花蛇草20-40 (30)、益母草 15-25 (20)、鹿衔草 10-15 (12)、风尾草 10-15 (12)、马鞭草 10-15 (12)、金钱草 10-15(12)、夏枯草 10-15 (12)、车前草 10-15 (12)、旱莲草 10-15 (12)、太子参 8-12 (10)、黄芪8-12 (10)、山药 8-12 (10)、茯苓 8-12 (10)、泽泻 8-12 (10)、白术 8-12 (10)、龙胆草 3-8(5)、甘草 3-7 (5)。本专利技术中药最佳组方重量为括号内数字。本专利技术各味药材的功能主治如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肾盂肾炎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材和重量(单位:克)配比为:白花蛇草20‑40、益母草15‑25、鹿衔草10‑15、风尾草10‑15、马鞭草10‑15、金钱草10‑15、夏枯草10‑15、车前草10‑15、旱莲草10‑15、太子参8‑12、黄芪8‑12、山药8‑12、茯苓8‑12、泽泻8‑12、白术8‑12、龙胆草3‑8、甘草3‑7。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