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物品的空气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47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有关棒状物品的空气输送装置,每当容纳凹槽向压送位置移送时,通过由断续空气供给装置将从空气喷射口喷出的压缩空气断续地向各容纳凹槽内的棒状物品供给,其空气遮断时间比由突出在容纳凹槽之间的齿形部分遮断空气的时间长,压缩空气在经过向容纳凹槽内给定的供给时间之后被遮断,残留在容纳凹槽内和输送管路内的压缩空气出口端压力降低,与下一次从空气喷射口向容纳凹槽内供给的压缩空气入口端压力比较,压力差变大,从而可快速将棒状物送到接受装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如过滤嘴或卷烟等棒状物品供给到接收装置的棒状物品空气输送装置,详细说是,在棒状物品收纳部分的下方设有输出滚筒,它可以自由回转,在这个输出滚筒的外周上作有多个容纳凹槽,从上述收纳部分来的棒状物品被投入到容纳凹槽中,利用从空气喷射口喷出的、向着回转运动至压送位置的容纳凹槽内供给的空气压力,通过输送管路,将该容纳凹槽内的棒状物品输送至接收装置。以往,作为这种棒状物品的空气输送装置,例如,象特公昭54-34233号公报上所公开表示的那样,在二块垂直板之间用轴支承着等速回转的输出滚筒,与回转运动至压送位置的容纳凹槽方向相对,在一块垂直板上开有与空气供给源与连通的压缩空气喷射口,与此同时,在另一块垂直板上,设有气缸头,并连接着如管道或管子等输送管路,随着输出滚筒的等速回转,突出在各个容纳凹槽之间的各个齿形部分在通过空气喷射口时,瞬时遮挡空气喷射口的一部分供给空气,所以,从空气喷射口向输出滚筒供给的压缩空气大致连续地送入该容纳凹槽内,这个空气压力将棒状物品从容纳凹槽内通过气缸头压送至输送管路内,通过在输送管路内的上游端确实保证输送棒状物所要求的输出压力,将棒状物品可靠地输送至接收装置。但是,在这种以往的棒状物品的空气输送装置中,从将一根棒状物品压送至输送管路内结束至压送下一根棒状物品之间,空气的供给只是瞬时的部分被遮挡,由于压缩空气大致是连续的向各容纳凹槽内供给的,即使将刚刚从空气喷射口向容纳凹槽内供给的压缩空气入口端压力和随着棒状物品的压送而移动至输送管路内上游端的压缩空气出口端的压力相比较,压力损失是很小的,因此,压力差小。在这种条件下,从容纳凹槽内向输送管路内流动的压缩空气流速缓慢,在例如,用比以往的棒状物品长约20%-30%的棒状物品进行实验时,当把从空气喷射口供给的压缩空气的输出压力提高二倍以上时,随之产生的输送管路上游端的压缩空气出口端压力也提高,然而这个压力差也不会很大,上述长的棒状物品在气缸头内或输送管路内会堵塞。由于这样,假如不将输出滚筒的回转速度减慢约60%,则不可能将长的棒状物品从容纳凹槽内毫无堵塞地压送至气缸头内及输送管路内,结果,棒状物品的输送速度减慢,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压缩空气吹在突出在输出滚筒上的各个齿形部分的端部,会产生压缩空气的紊流,产生向着与棒状物品压送至容纳凹槽内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使棒状物弯曲的力。弯曲的棒状物品与容纳凹槽的内壁面或气缸头的内表面等接触,此接触阻力使棒状物品的输送速度降低,这也是问题,同时,由于夹着各个齿形部分,压缩空气同时供给二个容纳凹槽,在各个容纳凹槽内的棒状物品压送的开始时间产生误差,这样,与后续压送的棒状物品的时间间隔变得不均匀,行进通路受到妨碍,这也是一个问题。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第1个目的是将棒状物品迅速而且毫无堵塞地由容纳凹槽内压送至输送管路内。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个目的是要防止向着使棒状物品弯曲的方向产生压缩空气的紊流,并且使棒状物品压送开始时间做到均一。为了达到上述第1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它配置了断续的空气供给装置,每当容纳凹槽向着压送位置移送时,向着各容纳凹槽内的棒状物品断续地供给从空气喷射口喷出的压缩空气,其空气遮挡的时间比用突出在容纳凹槽之间的齿形部分遮挡空气的时间长,在这个空气断续供给装置停止供给空气时,在输送管路内可以可靠地保证必要的给定输出压力,以便把棒状物品输送至接收装置。另外,断续的空气供给装置也可以是一个间歇工作的阀,该阀与输出滚筒的回转速度同步动作,输出滚筒设置在从空气喷射口通往空气供给源的通路途中。根据上述结构,每当容纳凹槽向压送位置移送时,利用断续空气供给装置,使从空气喷射口喷出的压缩空气断续地向各容纳凹槽内的棒状物品供给,其空气遮断时间比突出在容纳凹槽之间的齿形部分遮挡空气的时间长,这样,压缩空气在经过了向容纳凹槽内供给的给定时间后被遮挡,残留在容纳凹槽内及输送管路内的压缩空气出口端压力降低,从空气喷射口喷出的压缩空气仅为遮挡压缩空气后的较高压力,而该压力是为了确保输送管路内的压力为所需要的排出压力,以将棒状物输送到接受装置。与下次从空气喷射口向容纳凹槽内供给的压缩空气入口端压力比较,压力差变大,从容纳凹槽内向着输送管路内的压缩空气流速加快,因此,赋予容纳凹槽内的棒状物品以大的初速。由于这样,可以快速而且毫无堵塞地将棒状物品从容纳凹槽内向输送管路压送,把一根棒状物品压送至输送管路内之后,至压送下一根棒状物品之间,部分空气供给瞬时地被遮挡,所以,与压缩空气连续地向各容纳凹槽内供给的以往的结构比较,在棒状物品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输出滚筒的回转速度可加快、工作效率提高,即使棒状物品长度变长,输出滚筒的回转速度也不会减慢,可以可靠地输送,工作效率也不会降低。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的第2目的,本专利技术在输出滚筒的空气供给端连续设置了遮挡由空气喷射口向容纳凹槽内供给的压缩空气的间壁、最好在这个间壁上作出断续的空气供给装置,该装置向着连通孔贯穿敞开,连通孔向着各容纳凹槽内的棒状物品,连通孔的直径与该棒状物品的直径大致相同,或比它小。根据上述结构,当间壁将通向设有棒状物品的容纳凹槽内的端部位置的空气供给遮挡时,同时通过在该间壁上打通直径与棒状物品直径大致相同,或比它小的,向着各容纳凹槽内的棒状物品的连通孔,压缩空气依次只供给一个容纳凹槽,只在向着与该棒状物品的轴线方向同向流动的压缩空气中产生层流。由于这样,可以防止向着弯折棒状物品方向的压缩空气产生紊流,并且使棒状物品开始压送的时间均一,与压缩空气吹在突出于输出滚筒上的各个齿形部分的端部的以往结构相比较,可以不使棒状物品与容纳凹槽的内表面或气缸头的内表面等接触来进行压送,棒状物品的输送速度不会降低,与此同时,与夹住各个齿形部分、压缩空气同时供给二个容纳凹槽的以往结构比较,与后续压送的棒状物品的时间间隔变为一定,不会妨碍行进路径,可以依次地移送。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棒状物品空气输送装置的缩小纵向截面正视图。图2为沿图1(2)-(2)线的缩小的纵向截面侧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为棒状物品空气输送装置的缩小纵向截面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棒状物空气输送装置的缩小纵断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棒状物空气输送装置的缩小纵断面侧视图。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棒状物品A为过滤嘴,例如,象实公昭62-19522号公报中所描述那样,在收纳了多个棒状物品A…的料斗等的收纳部分1的下面配置了接收滚筒2,它可以自由回转,从该收纳部分1自由落下的棒状物品A…在收纳和整齐排列在设在接收滚筒2的外圆周上的槽2a…中之后,利用这个接收滚筒2的等速回转,依次转移至输出滚筒3的容纳凹槽3a…内,输出滚筒3设置在接收滚筒2的下方,可以自由回转,以后,输出滚筒3通过向与上述接收滚筒2的回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等速回转,将收纳在容纳凹槽3a…内的棒状物品A…依次移送至压送位置P。在上述输出滚筒3上设有断续的空气供给装置4,随着输出滚筒3的等速回转,每当容纳凹槽3a…向压送位置部移送时,将压缩空气断续地向着各容纳凹槽3a内的棒状物品A供给,其空气遮挡时间比突出在容纳凹槽3a…之间的齿形部分3b…遮挡空气的时间长。在本实施例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状物品的空气输送装置,在棒状物品(A)的收纳部分(1)的下方设有输出滚筒(3),它可以自由回转,在这个输出滚筒(3)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容纳凹槽(3a),从收纳部分(1)来的棒状物品(A)落入凹槽中,利用从空气喷射口(5)喷出,向着回转移动至压送位置(P)的容纳凹槽(3a)内供给的空气压力,可将该容纳凹槽(3a)内的棒状物品(A),通过输送管路(7)输送至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这个棒状物品的空气输送装置中设有断续的空气供给装置(4),每当上述容纳凹槽(3a)向压送位置(P)移送时,将从空气喷射口(5)喷出的压缩空气断续地供向各容纳凹槽(3a)内的棒状物品(A),其空气遮挡的时间比由突出在容纳凹槽(3a)之间的齿形部分(3b)遮挡空气的时间长,在这个断续空气供给装置停止空气供给时,在输送管路(7)内可靠地保证为将棒状物品(A)输送至接收装置的必要的给定排出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勇夫小西国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自动机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