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327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7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加密密钥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接收到第三方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后采集当前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以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则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以及在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持续根据采集的当前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停止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上述的方法可以提升数据安全性。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加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加密数据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验证以及加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以移动设备为例,广泛存在的密码验证场景包括锁屏密码、应用程序登陆密码等等。而具体的密码可以采用文本密码、语音密码、手势密码、指纹密码、虹膜密码等。现有技术的密码验证技术中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密码验证通过后用户就获得了对应的权限,在整个登陆会话处于活动期间,系统都假定用户是同一人。然而,实际的场景中,即使是采用生物特征密码比如说指纹密码与虹膜密码,也只能保证在采集数据的那一刻,用户是正确的用户,而不能够保证在通过密码验证后的用户都是正确的用户。也就是说,在通过密码验证后,实质上仍然存在不具权限的用户获取到敏感数据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密数据的输出方法及装置,其可以提升数据安全性。一种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加密密钥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接收到第三方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后采集当前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以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则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以及在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持续根据采集的当前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停止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一种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包括:加密模块,用于采用加密密钥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三方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后采集当前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以进行身份验证;数据发送模块,用于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则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以及检测模块,用于在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持续根据采集的当前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停止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根据上述的方法及装置,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是分别在两个不同应用程序中进行,通过集中提供加密后的数据,可以提升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数据安全性。而且由于在开始发送数据之后还持续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在用户验证不通过时停止发送数据,可以进一步提升数据安全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的结构框图。图2-4为图1的电子终端中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处理方法的效果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终端与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终端与其他电子终端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终端与其他电子终端的交互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处理方法的效果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服务器及其他电子终端的连接示意图。图11-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的结构框图。图13-14为图12的电子终端的内各应用程序模块的交互示意图。图15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16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17为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18为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部分流程图。图19为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部分流程图。图20为图19的方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的交互示意图。图21为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2为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3为第八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4为第九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5为图24的方法的效果示意图。图26为第十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7为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8为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9为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0为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1为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2为第十六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3为第十七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4为第十八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5为第十九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6为第二十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37为第二十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38为第二十二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39为第二十三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0为第二十四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1为第二十五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2为第二十六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3为第二十七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4为第二十八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5为第二十九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6为第三十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7为第三十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8为第三十二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49为第三十三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50为第三十四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51为第三十五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52为第三十六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图53为第三十七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的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密数据的输出方法,其可用于电子终端中。所述电子终端的具体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电子设备等。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电子终端100包括存储器102、处理器104、存储控制器106、外设接口108、网络模块110、显示模块112、以及传感器。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电子终端11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终端100还可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加密密钥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接收到第三方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后采集当前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以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则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以及在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持续根据采集的当前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停止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加密密钥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在接收到第三方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后采集当前用户的第一
生物特征数据以进行身份验证;
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则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以及
在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持续根据采集的当前
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停止将
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采集的当前用户的第三生物特征数据生成所述加密密钥或者所述
解密密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预定的加密算法生成所述加密密钥以及与所述加密密钥对应的解
密密钥;以及
将所述解密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采集用户的指纹特征数据;
所述采集当前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以进行身份验证包括:将所述
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预先采集的指纹特征数据进行比较;若两者相互
匹配则当前用户身份验证通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采集用户的多个手指的指纹特征数据以形成一个指纹特征序列;
所述采集当前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以进行身份验证包括:按照所
述指纹特征序列内的排序依次提示用户采集对应的手指的指纹特征数据;
以及
将采集的多个手指的指纹特征数据与所述指纹特征序列进行比较;若
两者相互匹配则当前用户身份验证通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采集用户的多个手指的指纹特征数据;
所述采集当前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以进行身份验证包括:从所述
多个手指指纹特征数据中随机选取一个或多个指纹特征数据以形成一个指
纹特征序列;
按照所述指纹特征序列内的排序依次提示用户采集对应的手指的指纹
特征数据;以及
将采集的多个手指的指纹特征数据与所述指纹特征序列进行比较;若
两者相互匹配则当前用户身份验证通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用户身份验证
不通过还向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停
止输出所述解密后的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加密的数据
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检测所述当前用户的视线是否离开所述解密
后的数据;若是,则使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继续输出所述解密后的数据,
若否,则使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停止输出所述解密后的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加密的数据
返回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后超过预定时间时,更新所述加密密钥并将与
更新后的加密解密对应的解密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10.一种加密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密模块,用于采用加密密钥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啸郭计伟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