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434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所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置有控制主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模式切换模块、写频模块和音频转换模块,所述模式切换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外壳表面的拨动开关及对讲机探针连接口,所述写频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外壳表面的USB数据接口,所述音频转换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外壳表面的双针耳机接口及话咪航空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可与对讲机适配使用,使得对讲机通过通用的耳机、话咪及数据线便可实现音频及写频功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讲机,尤其涉及一种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讲机音频附件包含:接听耳机、适配器、无线耳机、蓝牙耳机、写频线、线控耳机、头戴耳机、耳骨耳机、喉振耳机、话咪等等,种类十分繁杂,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购买成本高,而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集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可与对讲机适配使用,使得对讲机通过通用的耳机、话咪及数据线便可实现音频及写频功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种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所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置有控制主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模式切换模块、写频模块和音频转换模块,所述模式切换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外壳表面的拨动开关及对讲机探针连接口,所述写频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外壳表面的USB数据接口,所述音频转换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外壳表面的双针耳机接口及话咪航空接口。作为上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改进,所述写频模块还包括与所述USB数据接口电性连接的写频电路单元,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还包括与所述话咪航空接口电性连接的话咪电路单元以及与所述双针耳机接口电性连接的双针耳机音频转换电路单元。作为上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改进,所述外壳的一端面设有带防护橡胶垫的对讲机适配槽,所述对讲机适配槽的底壁设有所述对讲机探针连接口及探针胶盖。作为上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改进,所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还包括拨动开关防尘罩、话咪航空接口防尘罩、双针耳机接口防尘罩及USB数据接口防尘罩,以分别罩设所述拨动开关、话咪航空接口、双针耳机接口及USB数据接口。作为上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改进,所述双针耳机接口防尘罩、所述USB数据接口防尘罩以及所述防护橡胶垫一体化设置。作为上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改进,所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还包括对讲机锁紧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其集合了通用的USB数据接口、双针耳机接口及话咪航空接口,通过其对讲机探针连接口可与对讲机适配使用,使得对讲机通过通用的耳机、话咪及数据线便可实现音频及写频功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内部结构连接框图。图4为图1所示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写频电路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图1所示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话咪电路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图1所示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的双针耳机音频转换电路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1,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1包括外壳11,外壳11内置有控制主板12以及分别与控制主板12电性连接的模式切换模块13、写频模块14和音频转换模块15。其中,模式切换模块13包括设于外壳11表面的拨动开关131及对讲机探针连接口 132,写频模块14包括设于外壳11表面的USB数据接口 141,音频转换模块15包括设于外壳11表面的双针耳机接口 151及话咪航空接口152。在本实施例中,对讲机探针连接口 132包括十二个探针,所述十二个探针分别定义为 CT (附件识别)、ID、VCC、D+、D-、SPK+、SPK-、PTT、MIC+、MIC-、NC。如图 3 所示,写频模块14还包括与USB数据接口 141电性连接的写频电路单元142,音频转换模块15还包括与话咪航空接口 152电性连接的话咪电路单元153以及与双针耳机接口 151电性连接的双针耳机音频转换电路单元154,其中,写频电路单元142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话咪电路单元153的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双针耳机音频转换电路单元154的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其中,音频转换模块15的ID端与写频模块14的ID端共引脚,通过拨动拨动开关131来进行模式切换。如图2所示,所述双针耳机接口 151包括3.5音频母座1511及2.5音频母座1512,USB数据接口 141采用MicroUSB接口。工作时,连接好硬件后,打开对讲机,当把本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1拨动开关131打到写频模块14的ID端时,对讲机本身的ID识别接口跟本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1的写频电路单元142内DS24B33对码成功,便可打开机器写频模式,此时,便可通过USB数据接口 141使得对讲机与安装好驱动的电脑连接,通过操作电脑上的配套软件便可给对讲机发送数据及读取数据。当把本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1拨动开关131打到音频转换模块15的ID端时,当双针耳机未插入双针耳机接口 151时,如图6所示,双针耳机音频转换电路单元154中的“Q2”三极管符合导通条件,“Q2”的集电极电位被拉为低电平,“Q1”的基极无偏置电压,使得“Q1”不导通,“Q1”的集电极保持高电平,对讲机附件识别脚(CT)保持高电平,默认无附件接入,对讲机不受附件影响。当双针耳机插入双针耳机接口 151后,“Q2”不符合导通条件,“Q2”的集电极电位为高电平,“Q1”的基极有偏置电压,使得“Q1”导通,“Q1”的集电极电压被拉为低电平,对讲机附件识别脚(CT)保持低电平,默认有附件接入,对讲机自动会切换到免提耳机模式,“Q1”的集电极相当于“CT”;当耳机接入后,2.5音频母座1512由于接入麦克风等效于接个电阻,“Q3”满足导通,“Q3”的集电极为高电平,使得“Q1”导通,Q1的集电极相当于“PTT”。通过以上电路把双针耳机的4线定义(SPK+、SPK-、MIC+、GND)成功转出来符合对讲机的7线定义(SPK+、SPK-、MIC+、MIC-、PTT、GND、CT),从而实现双针耳机也能在对讲机上使用。而当话咪插入到话咪航空接口 152内后,拨动开关131打到音频转换模块15的ID端,对讲机显示impres附件接入,话咪可以实现对讲机的音频收发。如图1及图2所示,外壳11的一端面设有带防护橡胶垫16的对讲机适配槽111,对讲机适配槽111的底壁设有对讲机探针连接口 132及探针胶盖133。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1还包括拨动开关防尘罩17、话咪航空接口防尘罩18、双针耳机接口防尘罩161及USB数据接口防尘罩162,以分别罩设拨动开关131、话咪航空接口 152、双针耳机接口 151及USB数据接口 141,通过这些结构设置,使之具有很好的防尘及防水性能。优选地,双针耳机接口防尘罩161、USB数据接口防尘罩162以及防护橡胶垫16 —体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机智能多用适配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置有控制主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模式切换模块、写频模块和音频转换模块,所述模式切换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外壳表面的拨动开关及对讲机探针连接口,所述写频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外壳表面的USB数据接口,所述音频转换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外壳表面的双针耳机接口及话咪航空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晨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