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6093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09:20
一种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框体下方的进气管道、收容于进气管道中的第一过滤网、收容于进气管道中的若干加热管、位于进气管道右侧的第一风机、位于框体上方的连接管道、位于连接管道下方的冷却箱及位于冷却箱下方的第二风机,框体呈空心圆柱体,框体的上下表面相通,框体内设有分子筛过滤网及位于所述分子筛过滤网下方的第一过滤板,所述进气管道呈L型,所述进气管道包括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垂直部分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水平部分内部设有一水平的进气通道,所述收容腔与所述进气通道相通,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中,所述冷却箱包括箱体及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若干冷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种空气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空气污染程度的加大,空气净化器逐渐变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体积比较大,成本也高,因此急需一种体积较小且成本较低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所述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进气管道、收容于所述进气管道中的第^-过滤网、收容于所述进气管道中的若干加热管、位于所述进气管道右侧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连接管道、位于所述连接管道下方的冷却箱及位于所述冷却箱下方的第二风机,所述框体呈空心圆柱体,所述框体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内设有分子筛过滤网及位于所述分子筛过滤网下方的第一过滤板,所述进气管道呈L型,所述进气管道包括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垂直部分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水平部分内部设有一水平的进气通道,所述收容腔与所述进气通道相通,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中,所述冷却箱包括箱体及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若干冷却管。所述分子筛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分子筛过滤网的边缘与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边缘与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垂直部分位于所述水平部分的左侧,且位于所述水平部分的上方,所述垂直部分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设有若干圆孔。所述第一风机设有一进风口及位于所述进风口左侧的出风口。所述连接管道大致呈半圆状,所述连接管道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道的上表面与所述冷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呈长方体。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冷却箱的下方,所述第二风机设有上侧管道及位于所述第二风机下方的下侧管道。所述上侧管道的上端与所述冷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侧管道与所述冷却箱的内部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空气进行净化,并对其温度进行加热冷却,加速其净化过程,分子筛可以将空气中大部分污染物质去除,方便快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体1、位于所述框体1下方的进气管道2、收容于所述进气管道1中的第一过滤网3、收容于所述进气管道1中的若干加热管4、位于所述进气管道2右侧的第^-风机5、位于所述框体1上方的连接管道6、位于所述连接管道6下方的冷却箱7及位于所述冷却箱7下方的第二风机8。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1呈空心圆柱体,所述框体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1内设有分子筛过滤网11及位于所述分子筛过滤网11下方的第一过滤板1-2。所述分子筛过滤网11呈圆柱体,所述分子筛过滤网的边缘与所述框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板12的边缘与所述框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12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21,所述第一通孔121与所述第一过滤板12的上下表面相通。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管道2呈L型,其包括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垂直部分位于所述水平部分的左侧,且位于所述水平部分的上方,所述垂直部分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部分的右表面用于进入需要净化的空气。所述垂直部分内设有一收容腔21,所述水平部分内部设有一水平的进气通道22,所述收容腔21与所述进气通道22相通。所述加热管4位于所述收容腔21中,从而可以对所述进气通道22中进来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其上升,并经过第一过滤板12及分子筛过滤网11的过滤作用,将其中的灰尘杂质去除掉。所述第一过滤网3位于所述进气通道22中,且与所述进气通道2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3上设有若干圆孔31,使得空气进入到收容腔21中。所述第一风机5设有一进风口 52及位于所述进风口 52左侧的出风口 51。所述出风口 51与所述进气管道2的水平部分的右表面连接,使得所述第^-风机5可以将空气传输至所述进气管道2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管道6大致呈半圆状,所述连接管道6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道6的上表面与所述冷却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道6将所述框体1中过滤后的气体传输至所述冷却箱7中对其进行冷却,使其更适合周围环境。所述冷却箱7包括箱体71及位于所述箱体71内部的若千冷却管72。所述箱体71呈长方体,所述冷却管72可以对进入冷却箱7中的热空气进行冷却,将其温度降低,以使其能够排出。所述第二风机8位于所述冷却箱7的下方,所述第二风机8设有上侧管道81及位于所述第二风机8下方的下侧管道82。所述上侧管道81的上端与所述冷却箱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侧管道81与所述冷却箱7的内部相通。所述下侧管道82用于将空气从上侧管道81中运输至外侧。如图1所示,所述本技术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工作时,首先启动第^-风机5,使得需要净化的空气从进风口 52进入到装置中,并经过第一过滤网3对其进行过滤,使其中大部分的颗粒阻挡在外面,需要净化的空气进入到收容腔21中。然后加热管4开始对其进行加热,使得空气温度升高,并开始向上运动,经过第一过滤板12及分子筛过滤网11对其进行过滤,使其中大部分的灰尘、杂质、颗粒过滤掉,并经过连接管道6进入到冷却箱7中,其中冷却管72开始对其降温,将其温度降到使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然后通过第二风机8传输至外侧。至此,本技术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工作完毕。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进气管道、收容于所述进气管道中的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进气管道中的若千加热管、位于所述进气管道右侧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连接管道、位于所述连接管道下方的冷却箱及位于所述冷却箱下方的第二风机,所述框体呈空心圆柱体,所述框体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内设有分子筛过滤网及位于所述分子筛过滤网下方的第一过滤板,所述进气管道呈L型,所述进气管道包括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垂直部分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水平部分内部设有一水平的进气通道,所述收容腔与所述进气通道相通,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中,所述冷却箱包括箱体及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若干冷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分子筛过滤网的边缘与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进气管道、收容于所述进气管道中的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进气管道中的若干加热管、位于所述进气管道右侧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连接管道、位于所述连接管道下方的冷却箱及位于所述冷却箱下方的第二风机,所述框体呈空心圆柱体,所述框体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内设有分子筛过滤网及位于所述分子筛过滤网下方的第一过滤板,所述进气管道呈L型,所述进气管道包括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垂直部分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水平部分内部设有一水平的进气通道,所述收容腔与所述进气通道相通,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中,所述冷却箱包括箱体及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若干冷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慧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