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洒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4891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6:36
一种建筑工地用洒水车,包括一底板,在底板的顶部设有一水箱,在水箱的前侧设有一倒L型出水管,在L型出水管的中部设有一开关阀,在倒L型出水管的末端水平设有一喷水管,在底板的后侧铰接有一U型把手,在U型把手的两竖杆末端均设有一凹槽,在凹槽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弹性卡块,一铰接在凹槽内侧的末端尖锐设置的固定杆通过弹性卡块卡设在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采用四轮结构,同时在车轮位置设置缓冲结构,大大提高了洒水车的缓冲效果,同时保证了洒水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洒水车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地所使用的洒水车大都在两轮小推车上直接放置水桶,工人推着小推车进行洒水操作。两轮小推车的车轮大都体积较大,缓冲效果差,且整个小车的稳定性较差,工人需要在进行洒水的同时掌握小车的平衡,操作困难,在建筑工地较为颠簸的路面容易发生倾覆的事故;工人为了维持小车平衡通常选择较为平坦的路面行走,洒水效果较差,无法做到使建筑工地的所有路面都得到洒水降尘;当洒水完毕将洒水车停放在建筑工地时,若将洒水车停放在存在坡度的地面上,洒水车容易发生滑移,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洒水车,它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四轮结构,同时在车轮位置设置缓冲结构,大大提高了洒水车的缓冲效果,同时保证了洒水车的稳定性,避免了在较为颠簸的路面发生倾覆的事故,操作简单,工人容易掌握平衡,使得工人能够推行小车在不颠簸的路面行走,保证了喷洒效果,大大提高了喷洒效率;在洒水车的U型把手位置设置固定结构,当洒水完毕,将洒水车固定在地面上,避免了洒水车发生滑移,消除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采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建筑工地用洒水车,包括一底板,在底板的顶部设有一水箱,在水箱的前侧设有一倒L型出水管,在L型出水管的中部设有一开关阀,在倒L型出水管的末端水平设有一喷水管,在底板的后侧铰接有一 U型把手,在U型把手的两竖杆末端均设有一凹槽,在凹槽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弹性卡块,一铰接在凹槽内侧的末端尖锐设置的固定杆通过弹性卡块卡设在凹槽内;在底板的底部设有一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一车轮安装板,在两个车轮安装板上对称设有两组车轮机构,所述车轮机构包括安装在车轮安装板上的安装座,在安装座上铰接有一车轮轴,在车轮轴的末端设置有车轮,在车轮轴的顶部设有一缓冲杆,在缓冲杆上方的底板上设有一与缓冲杆相配合的弹簧,弹簧活动套设在缓冲杆的外侧。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采用四轮结构,同时在车轮位置设置缓冲结构,大大提高了洒水车的缓冲效果,同时保证了洒水车的稳定性,避免了在较为颠簸的路面发生倾覆的事故,操作简单,工人容易掌握平衡,使得工人能够推行小车在不颠簸的路面行走,保证了喷洒效果,大大提高了喷洒效率;在洒水车的U型把手位置设置固定结构,当洒水完毕,将洒水车固定在地面上,避免了洒水车发生滑移,消除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中,1、底板,2、水箱,3、倒L型出水,4、开关阀,5、喷水管,6、U型把手,7、凹槽,8、弹性卡块,9、固定杆,10、支撑板,11、车轮安装板,12、安装座,13、车轮轴,14、缓冲杆,15、弹簧,16、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工地用洒水车,包括一底板1,在底板1的顶部设有一水箱2,在水箱2的前侧设有一倒L型出水管3,在L型出水管3的中部设有一开关阀4,在倒L型出水管3的末端水平设有一喷水管,在底板1的后侧铰接有一 U型把手6,在U型把手6的两竖杆末端均设有一凹槽7,在凹槽7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弹性卡块8,一铰接在凹槽7内侧的末端尖锐设置的固定杆9通过弹性卡块8卡设在凹槽7内;在底板1的底部设有一支撑板10,在支撑板10的底部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一车轮安装板11,在两个车轮安装板11上对称设有两组车轮机构,所述车轮机构包括安装在车轮安装板11上的安装座12,在安装座12上铰接有一车轮轴13,在车轮轴13的末端设置有车轮16,在车轮轴13的顶部设有一缓冲杆14,在缓冲杆14上方的底板1上设有一与缓冲杆14相配合的弹簧15,弹簧15活动套设在缓冲杆14的外侧。使用时,将水箱2内充满水,通过打开设置在倒L型出水管3上的开关阀4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即可通过倒L型出水管3进入喷水管5中,进行喷洒。在行走的过程中,由于车轮16通过车轮轴13铰接在安装座12上,且设置在车轮轴13上的相互配合的缓冲杆14和弹簧15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因此车轮能够在较为颠簸的路面上行走,保证了行车安全。当不使用时,将铰接在底板1上的U型把手6放置在地面上,将设置在U型把手6末端凹槽7内的固定杆9取出,插设在地面上,能够有效避免洒水车发生移动。采用本技术的建筑工地用洒水车,采用四轮结构,同时在车轮位置设置缓冲结构,大大提高了洒水车的缓冲效果,同时保证了洒水车的稳定性,避免了在较为颠簸的路面发生倾覆的事故,操作简单,工人容易掌握平衡,使得工人能够推行小车在不颠簸的路面行走,保证了喷洒效果,大大提高了喷洒效率;在洒水车的U型把手位置设置固定结构,当洒水完毕,将洒水车固定在地面上,避免了洒水车发生滑移,消除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串■/Ql、Ο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主权项】1.一种建筑工地用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在底板的顶部设有一水箱,在水箱的前侧设有一倒L型出水管,在L型出水管的中部设有一开关阀,在倒L型出水管的末端水平设有一喷水管,在底板的后侧铰接有一 U型把手,在U型把手的两竖杆末端均设有一凹槽,在凹槽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弹性卡块,一铰接在凹槽内侧的末端尖锐设置的固定杆通过弹性卡块卡设在凹槽内;在底板的底部设有一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一车轮安装板,在两个车轮安装板上对称设有两组车轮机构,所述车轮机构包括安装在车轮安装板上的安装座,在安装座上铰接有一车轮轴,在车轮轴的末端设置有车轮,在车轮轴的顶部设有一缓冲杆,在缓冲杆上方的底板上设有一与缓冲杆相配合的弹簧,弹簧活动套设在缓冲杆的外侧。【专利摘要】一种建筑工地用洒水车,包括一底板,在底板的顶部设有一水箱,在水箱的前侧设有一倒L型出水管,在L型出水管的中部设有一开关阀,在倒L型出水管的末端水平设有一喷水管,在底板的后侧铰接有一U型把手,在U型把手的两竖杆末端均设有一凹槽,在凹槽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弹性卡块,一铰接在凹槽内侧的末端尖锐设置的固定杆通过弹性卡块卡设在凹槽内。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采用四轮结构,同时在车轮位置设置缓冲结构,大大提高了洒水车的缓冲效果,同时保证了洒水车的稳定性。【IPC分类】E01H3/02【公开号】CN204982764【申请号】CN201520564404【专利技术人】宋作平 【申请人】山东信德建工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地用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在底板的顶部设有一水箱,在水箱的前侧设有一倒L型出水管,在L型出水管的中部设有一开关阀,在倒L型出水管的末端水平设有一喷水管,在底板的后侧铰接有一U型把手,在U型把手的两竖杆末端均设有一凹槽,在凹槽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弹性卡块,一铰接在凹槽内侧的末端尖锐设置的固定杆通过弹性卡块卡设在凹槽内;在底板的底部设有一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一车轮安装板,在两个车轮安装板上对称设有两组车轮机构,所述车轮机构包括安装在车轮安装板上的安装座,在安装座上铰接有一车轮轴,在车轮轴的末端设置有车轮,在车轮轴的顶部设有一缓冲杆,在缓冲杆上方的底板上设有一与缓冲杆相配合的弹簧,弹簧活动套设在缓冲杆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作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信德建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