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48643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其主要包括进水管和壳体,进水管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上端,壳体内部分为进水室、过水室和出水室,进水室与过水室通过上整流板隔开,过水室与出水室通过下整流板隔开,出水室下设有挡板,挡板与出水室的侧壁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出水室的侧壁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通过进水管后依次经过进水室、过水室和出水室,且横截面积依次增大,使得流速越来越小,水流越来越稳定;设有上整流板和下整流板,通过整流板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冲击负荷;设有挡板,挡板通过弹簧与壳体连接,当出水孔流速过大时,水流会冲击挡板并使得挡板向下移动,同时水流从挡板与壳体的空隙流出,降低了冲击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属于环保工程设备

技术介绍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目前二沉池大都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证出水水质。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排泥容易。竖流式沉淀池进水一般采用中心导流筒进水,目前的中心导流筒有着进水不稳定,冲击负荷大的缺点,对沉淀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该导流筒采用采用多级缓冲,使得进水稳定,冲击负荷小,提高沉淀效率。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其主要包括进水管和壳体,所述进水管呈倒L形,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左侧上端,且所述进水管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出口朝上,所述壳体内部分为进水室、过水室和出水室,所述进水室与所述过水室通过上整流板隔开,所述过水室与所述出水室通过下整流板隔开,所述出水室下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整流板,所述下整流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整流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水室的侧壁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当水力冲击过大时,水流将冲击挡板,使得挡板向下移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水可从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的空隙中流出,所述出水室的侧壁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出水孔,水从所述出水孔流到沉淀池中。所述进水管连通到所述进水室内。所述上整流板与所述进水室的侧壁相垂直,所述下整流板与所述过水室的侧壁呈40-80度角,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水室的侧壁呈20-60度角,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水室的侧壁的夹角小于所述下整流板与所述过水室的侧壁的夹角,使得横截面积依次增大,从而使得流速越来越小,水流越来越稳定。所述进水室呈圆柱形,所述过水室和所述出水室呈圆台形。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螺纹管接头,通过所述螺纹管接头与管道连接。所述壳体上端设有悬吊环,通过所述悬吊环悬吊在池顶上,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通过进水管后依次经过进水室、过水室和出水室,且横截面积依次增大,使得流速越来越小,水流越来越稳定;2、本技术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设有上整流板和下整流板,通过整流板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冲击负荷;3、本技术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设有挡板,挡板通过弹簧与壳体连接,当出水孔流速过大时,水流会冲击挡板并使得挡板向下移动,同时水流从挡板与壳体的空隙流出,降低了冲击负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进水管,2为壳体,3为进水室,4为过水室,5为出水室,6为上整流板,7为下整流板,8为挡板,9为弹簧,10为出水孔,11为螺纹管接头,12为悬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其主要包括进水管1和壳体2,进水管1呈倒L形,进水管1设置在壳体2的左侧上端,且进水管1在壳体2内部的出口朝上,壳体2内部分为进水室3、过水室4和出水室5,进水室3与过水室4通过上整流板6隔开,过水室4与出水室5通过下整流板7隔开,出水室5下设有挡板8,挡板8的长度大于下整流板7,下整流板7的长度大于上整流板6,挡板8与出水室5的侧壁通过弹簧9活动连接,当水力冲击过大时,水流将冲击挡板8,使得挡板8向下移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水可从挡板8与壳体2的空隙中流出,出水室5的侧壁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出水孔10,水从出水孔10流到沉淀池中,进水管1连通到进水室3内,上整流板6与进水室3的侧壁相垂直,下整流板7与过水室4的侧壁呈40-80度角,挡板8与出水室5的侧壁呈20-60度角,且挡板8与出水室5的侧壁的夹角小于下整流板7与过水室4的侧壁的夹角,使得横截面积依次增大,从而使得流速越来越小,水流越来越稳定,进水室3呈圆柱形,过水室4和出水室5呈圆台形,进水管1上设有螺纹管接头11,通过螺纹管接头11与管道连接,壳体2上端设有悬吊环12,通过悬吊环12悬吊在池顶上,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污水从进水管1进入到中心导流筒的进水室3内,然后经过上整流板6进入到过水室4,再通过下整流板7进入到出水室5,最后通过出水室5侧壁的出水孔10流入到沉淀池内,若水流到达出水室5后水流冲击依然过大,水流将会冲击挡板8,使得挡板8向下移动,水流可从挡板8与壳体2之间的空隙流出,降低了冲击负荷。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其主要包括进水管(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呈倒L形,所述进水管(1)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左侧上端,且所述进水管(1)在所述壳体(2 )内部的出口朝上,所述壳体(2 )内部分为进水室(3 )、过水室(4)和出水室(5 ),所述进水室(3 )与所述过水室(4 )通过上整流板(6 )隔开,所述过水室(4 )与所述出水室(5 )通过下整流板(7)隔开,所述出水室(5)下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整流板(7),所述下整流板(7)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整流板(6),所述挡板(8)与所述出水室(5)的侧壁通过弹簧(9)活动连接,所述出水室(5)的侧壁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出水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连通到所述进水室(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整流板(6)与所述进水室(3)的侧壁相垂直,所述下整流板(7)与所述过水室(4)的侧壁呈40-80度角,所述挡板(8)与所述出水室(5)的侧壁呈20-60度角,且所述挡板(8)与所述出水室(5)的侧壁的夹角小于所述下整流板(7)与所述过水室(4)的侧壁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3)呈圆柱形,所述过水室(4)和所述出水室(5)呈圆台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上设有螺纹管接头(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端设有悬吊环(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其主要包括进水管和壳体,进水管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上端,壳体内部分为进水室、过水室和出水室,进水室与过水室通过上整流板隔开,过水室与出水室通过下整流板隔开,出水室下设有挡板,挡板与出水室的侧壁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出水室的侧壁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出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通过进水管后依次经过进水室、过水室和出水室,且横截面积依次增大,使得流速越来越小,水流越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其主要包括进水管(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呈倒L形,所述进水管(1)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左侧上端,且所述进水管(1)在所述壳体(2)内部的出口朝上,所述壳体(2)内部分为进水室(3)、过水室(4)和出水室(5),所述进水室(3)与所述过水室(4)通过上整流板(6)隔开,所述过水室(4)与所述出水室(5)通过下整流板(7)隔开,所述出水室(5)下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整流板(7),所述下整流板(7)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整流板(6),所述挡板(8)与所述出水室(5)的侧壁通过弹簧(9)活动连接,所述出水室(5)的侧壁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出水孔(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迅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