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3680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包括管状通道(1)的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所述管状通道(1)的下部限定用于引导和推进待输送产品的轨道(2)。所述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管状通道(1)以固定间隔设有引导和支撑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的装置(6)以及盖子(7),所述盖子(7)能棘锁到引导和支撑装置(6)上,并且覆盖管状通道(1)的相应的棱边,同时在所述棱边和所述盖子的边缘之间提供间隙(8)。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在涉及使用气动传送装置输送装载物的领域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传送装栽物的领域,并 且其目的在于这样的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所述装置的上部形成 用于线缆和管道的通道装置。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通常用于移动相对轻的产品,通过在所 述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的轨道内的产品引导平面上压缩空气流对所述 产品的作用,在所述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的轨道内引导所述产品。为此目的,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被制成管状通道的形式,所 述管状通道在其下部限定用于引导待输送产品的轨道,所述轨道,一 方面在产品输送方向上以固定间隔装备有用于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嘴, 另一方面在轨道下方装备有将产品的上部保持在所述轨道内的装置, 管状通道通过相应的导管被供应以压缩空气,此外还设有通过电接线 连接到中央控制单元的传感器或其他装置的形式的控制装置。目前,这些空气导管和电接线被放置在管道中,所述管道在管状 通道上方延伸并且由固定到其上的盖子封闭。为了向管状通道供应空 气,空气导管以固定间隔穿过管道并且连接到所述管状通道。对于电 接线情况相同,电接线在每个需要安装传感器或类似装置的位置附近 穿过管道。由于下面这个事实,这种实现具有设计和实施相对苛刻的缺点 它要求十分精确地提前考虑到压缩空气导管和电接线的分布,需要预 先在管道上钻孔并且可能需要用塞子封闭多余的孔。另外,无论怎样新安装附加连接或去除导管或部分接线都自然需 要在相应通道上进行相对繁重的钻孔操作或需要封闭暴露的孔,这对 这些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的外观也有负面影响。另外,在这些已知的管道中,空气导管和电接线通常是随便布置 的而没有进行任何特定引导,以致于负责维修的操作员面临快速识别 必须修理的导管和接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出一种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来减轻 这些缺点,所述装置允许快速改变压缩空气导管或电接线的连接,而 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或者封闭任何孔的任何附加装置等来进行操作。为此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主要由管状通道组 成,所述管状通道在其下部限定用于引导和推进待输送产品的轨道, 所述引导和推进轨道, 一方面在产品输送方向上以固定间隔装备有用 于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嘴,另一方面在其下部的两側装备有将产品的上 部保持在所述引导和推进轨道内的装置,所述管状通道通过相应的压 缩空气导管被供应以压缩空气并且还设有通过电接线连接到中央控制 单元的传感器或其他装置的形式的控制装置,所述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通道上以固定间隔设有引导和支撑压 缩空气导管和电接线的装置以及盖子,所述盖子能棘锁(encliqueter ) 到所述引导和支撑装置上,并且覆盖所述管状通道的相应的棱边,同 时在所述棱边和所述盖子的边缘之间提供间隙。根据下面关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的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 明,所述实施方案是作为非限制的实施例给出的并且参考附图进行说 明,其中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传送装置的截面图,以及 图2是附图说明图1的传送装置的立体图。附图中的图1和2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一个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 装置,所述装置主要由管状通道1组成,所述管状通道在其下部限定 用于引导和推进待输送产品的轨道2,所述引导和推进轨道2, 一方面 在输送产品的方向上以固定间隔装备有未示出的用于喷射压缩空气的 喷嘴,另一方面在其下部的两侧装备有将产品的上部保持在所述引导 和推进轨道2内的装置3,所述管状通道1通过相应的压缩空气导管4 被供应以压缩空气,并且还设有通过电接线5连接到中央控制单元的 传感器或其他装置(未示出)的形式的控制装置。以已知的方式,通过气密地装配相同的段有利地实现管状通道l。 另外,没有描述引导和推进轨道2的运行以及通过装置3对被输送产品的支撑,这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常识范围内。在本实例中, 本专利技术的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主要用于通过在瓶的颈部所在的平 面上引导所述瓶,朝装瓶单元输送所述瓶,压缩空气的推进在所述引 导装置上方被均等地施加到所述颈部平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这种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在管状通道1上以固定间隔设有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的引导和支撑装置6以及盖子 7,所述盖子能棘锁到所述引导和支撑装置6上,并且覆盖管状通道l 的相应的棱边,同时在所述棱边和所述盖子的边缘之间提供间隙8。 限定在管状通道1的棱边和每个盖子7的边缘之间的间隙8用于允许 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通过。因此,在由每次安装需要确定的任 何位置,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可以从通道1上方的、为它们提 供的空间露出来。有利地,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的引导和支撑装置6呈成形 部分的宽度大于管状通道1的宽度的形式,这些成形部分通过与在管 状通道1的整个上部上延伸的锁紧元件9配合,或通过用螺钉紧固到 所述上部,被固定在所述通道1的所述上部上。优选地,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的引导和支撑装置6横向上 具有至少一个分支6',并且其侧边具有竖直凸缘,所述凸缘具有端部 呈向外敞开的钩状物6"的形式的截面,用于与盖子7的相应侧边的 至少一个相应锁紧助(une nervure d,encliquetage ) 7,配合。有利地,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的引导和支撑装置6在设置 于所述引导和支撑装置6的侧边的竖直凸缘的末端的钩状物6"的外边 缘之间具有一宽度,所述宽度等于盖子7的内部宽度,并且所述宽度 与管状通道1的宽度之差至少等于压缩空气导管4或电接线5的截面 宽度的两倍。设置在上述竖直凸缘一一所述凸缘形成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 5的引导和支撑装置6的侧边一一之间的分支6', 一方面确保对压缩 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的纵向引导和支撑,另一方面在必要时保证对 相应盖子7的纵向支撑,从而避免盖子7有任何变形,所述变形是因 为无意中承受载荷所引起的应力以及盖子7的位于这些锁紧肋7'之间 的上部上的张力而导致的,这确保所述盖子7被稳定地支撑在引导和支撑装置6上。有利地,不同的盖子7设有配合的端部,即,它们具有设有凸起 7"的端部,所述凸起7"用于在处于工作位置时覆盖前一个盖子的相邻 端部,所述相邻端部的截面相应于所述盖子7在余下的长度上的截面。 因此,当放置盖子7的时候,在每个新盖子一端的凸起7"套在前一个 盖子的另一端上,从而确保接合处的气密性。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的引导和支撑装置6以及盖子7能够用通过模制、挤压或其他方法得到的任何可弹性变形的刚性材料实现。 例如,引导和支撑装置6可以通过随后切开挤压成型的元件实现,所 述装置6的宽度由管状通道1和盖子7的尺寸决定。设置宽度大于管状通道1的宽度的引导和支撑装置6和盖子7使 得可以容易地将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引导到如此形成的管道外 的任何地方,而不需要在盖子7中进行任何钻孔操作。结果是由于不 用强加压缩空气导管4或电接线5的通过点,安装者拥有大的操作自 由。另外,由于可在盖子7的边缘和管状通道1的壁之间引导压缩空 气导管4和电接线5,如此实现的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的外观也明显 改善,因为任何钻孔都变得没有必要,并且结果塞住不需要的孔也不 再是必要的。最后,由于消除了在安装时钻孔或预先钻孔所造成的小规模机械 加工操作,因此能够减少这种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的成本。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所述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主要由管状通道(1)组成,所述管状通道在其下部限定用于引导和推进待输送产品的轨道(2),所述引导和推进轨道(2),一方面在输送产品的方向上以固定间隔装备有用于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嘴,另一方面在其下部的两侧装备有将产品的上部保持在所述引导和推进轨道(2)内的装置(3),所述管状通道(1)通过相应的压缩空气导管(4)被供应以压缩空气,并且还设有通过电接线(5)连接到中央控制单元的传感器或其他装置的形式的控制装置,所述气动传送装置或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管状通道(1)上以固定间隔设有压缩空气导管(4)和电接线(5)的引导和支撑装置(6)以及盖子(7),所述盖子能棘锁到所述引导和支撑装置(6)上,并且覆盖管状通道(1)的相应的棱边,同时在所述棱边和所述盖子的边缘之间提供间隙(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坎提萨尼Z珮多薇克
申请(专利权)人:西德尔合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