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3547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茶籽粕300-340、柠檬酸5-7、豆粕23-25、米糠粕25-17、胡萝卜粉23-25、黄杨叶粉12-14、番茄泥5-6、鸭子油3-4、玉兰花1-2、紫菜2-3、红薯叶3-4、辣椒皮2-3、红米粉34-37、海藻粉15-17、韭菜籽粉3-5、毛霉菌发酵剂0.4-0.6、苹果粉4-6、牛乳汁3-5、菱角粉13-15、百里香粉2-3、甜菜膳食纤维3-4。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虾肉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改善虾的组织营养状况,提高虾肉的品质和鲜美度,提高虾肉的食用价值,虾肉新鲜,富有弹性,口感鲜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茶籽粕是油茶籽经过加工提取茶油后的下脚料,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粗纤维等成分,其粗蛋白含量在15%左右,是良好的蛋白资源。茶籽粕虽具有较高的蛋白含量,但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均未得到有效开发,这使其营养价值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在过去由于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对于茶籽粕所含的茶皂素等有毒物质未能全部去除,致使饲料存在着适口性差、营养吸收率低、不利于动物生长发育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如今,在全球饲料蛋白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环境下,寻找新的蛋白资源代替粮食作物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茶籽粕无疑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新蛋白资源。而要实现茶籽粕真正为畜牧业所利用,必须改革传统工艺,提高开发水平,实现茶籽粕的无毒无害化,提高茶籽粕中的营养吸收率,开发出高品质、高适口性的茶籽粕的饲料,只有这样,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支持,实现养殖的低成本化,加速我国畜牧业向前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茶籽粕300-340、柠檬酸5-7、豆粕23-25、米糠粕25-17、胡萝卜粉23-25、黄杨叶粉12-14、番茄泥5-6、鸭子油3-4、玉兰花1-2、紫菜2-3、红薯叶3-4、辣椒皮2-3、红米粉34-37、海藻粉15-17、韭菜籽粉3-5、毛霉菌发酵剂0.4-0.6、苹果粉4-6、牛乳汁3-5、菱角粉13-15、百里香粉2-3、甜菜膳食纤维3-4。所述的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籽粕与其重量份10-15倍的水混合,加热煮沸2-3小时,将水过滤除去,向茶籽粕滤渣中加入柠檬酸拌匀,浸渍2-3天,取出,放入锅中焙炒至干,得到脱毒茶籽粕;(2)将豆粕、米糠粕、胡萝卜粉、黄杨叶粉与番茄泥混合均匀,腌渍2-3天取出,再将鸭子油加热倒入里面拌匀,放到80-85℃烤箱内烤50-60分钟取出;(3)将玉兰花、紫菜、红薯叶、辣椒皮与其重量份5-6倍的水混合打浆,将所得浆液与红米粉、海藻粉、韭菜籽粉混匀,浸渍3-5小时后放入烘箱烘干;(4)将步骤(1)、步骤(2)、步骤(3)的物料混合,加水调节含水量至40-44%,加入毛霉菌发酵剂搅拌混匀,装入发酵池密封发酵,发酵50-60小时后打开发酵池,再加入苹果粉、牛乳汁搅拌混匀,继续发酵30-40小时后取出;(5)将步骤(4)的发酵产品与菱角粉、百里香粉及余下原料混匀,送入到制粒机中制粒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茶籽粕通过煮沸和酸浸的方式预处理,除去了其中的抗营养成分,得到了脱毒茶籽粕,然后以脱毒茶籽粕为主要原料,通过与豆粕、米糠粕、玉兰花、红米粉等辅料配合,采用毛霉菌发酵,使得茶籽粕及辅料中的小分子蛋白、多肽、氨基酸被释放出来,提高了茶籽粕的消化率,由于发酵过程中辅料的参与,使得发酵后茶籽粕的营养和香味大大增加,发酵后期通过加入苹果粉、牛乳汁,诱导了产品的风味形成与提升,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加了虾的食欲。2、本专利技术饲料清香、美味、适口、易消化,能提高虾肉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改善虾的组织营养状况,提高虾肉的品质和鲜美度,提高虾肉的食用价值,虾生长快,抗病强,肉质新鲜,富有弹性,口感鲜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千克)为:茶籽粕300、柠檬酸5、豆粕23、米糠粕25、胡萝卜粉23、黄杨叶粉12、番茄泥5、鸭子油3、玉兰花1、紫菜2、红薯叶3、辣椒皮2、红米粉34、海藻粉15、韭菜籽粉3、毛霉菌发酵剂0.4、苹果粉4、牛乳汁3、菱角粉13、百里香粉2、甜菜膳食纤维3。所述的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籽粕与其重量份15倍的水混合,加热煮沸3小时,将水过滤除去,向茶籽粕滤渣中加入柠檬酸拌匀,浸渍2天,取出,放入锅中焙炒至干,得到脱毒茶籽粕;(2)将豆粕、米糠粕、胡萝卜粉、黄杨叶粉与番茄泥混合均匀,腌渍2天取出,再将鸭子油加热倒入里面拌匀,放到85℃烤箱内烤50分钟取出;(3)将玉兰花、紫菜、红薯叶、辣椒皮与其重量份5倍的水混合打浆,将所得浆液与红米粉、海藻粉、韭菜籽粉混匀,浸渍3小时后放入烘箱烘干;(4)将步骤(1)、步骤(2)、步骤(3)的物料混合,加水调节含水量至40%,加入毛霉菌发酵剂搅拌混匀,装入发酵池密封发酵,发酵60小时后打开发酵池,再加入苹果粉、牛乳汁搅拌混匀,继续发酵30小时后取出;(5)将步骤(4)的发酵产品与菱角粉、百里香粉及余下原料混匀,送入到制粒机中制粒即得。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价值,专利技术者进行了如下试验:专利技术者将2000只身体健康、体重相近的虾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试验组虾采用本专利技术饲料饲喂,对照组虾采用普通同类饲料饲喂,两组虾每日每次饲喂量相等,在饲养3个月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生病率降低了67.24%、平均日增重提高了8.57%、饲料利用率提高了19.36%、饲养成本降低了36.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茶籽粕300‑340、柠檬酸5‑7、豆粕23‑25、米糠粕25‑17、胡萝卜粉23‑25、黄杨叶粉12‑14、番茄泥5‑6、鸭子油3‑4、玉兰花1‑2、紫菜2‑3、红薯叶3‑4、辣椒皮2‑3、红米粉34‑37、海藻粉15‑17、韭菜籽粉3‑5、毛霉菌发酵剂0.4‑0.6、苹果粉4‑6、牛乳汁3‑5、菱角粉13‑15、百里香粉2‑3、甜菜膳食纤维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茶籽粕300-340、柠檬酸5-7、豆粕23-25、米糠粕25-17、胡萝卜粉23-25、黄杨叶粉12-14、番茄泥5-6、鸭子油3-4、玉兰花1-2、紫菜2-3、红薯叶3-4、辣椒皮2-3、红米粉34-37、海藻粉15-17、韭菜籽粉3-5、毛霉菌发酵剂0.4-0.6、苹果粉4-6、牛乳汁3-5、菱角粉13-15、百里香粉2-3、甜菜膳食纤维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虾肉胡萝卜素含量的茶籽粕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茶籽粕与其重量份10-15倍的水混合,加热煮沸2-3小时,将水过滤除去,向茶籽粕滤渣中加入柠檬酸拌匀,浸渍2-3天,取出,放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业文凌武海王如峰王子舟
申请(专利权)人: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