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疖病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12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疖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药:蒲公英,地丁,车前子,泽泻,栀子,赤芍,还可包含龙胆草、丹皮。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精简,疗效确切,易于制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显著疗效,是一种护理疖病的有效药物,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疖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疖病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的皮肤病,又称多发性疖病,多见于炎热季节,往 往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为多见,最初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丘疹,渐渐 增大成为粉红或暗红色浸润结节,具疼痛和触痛。经2-3天后结节化脓坏死变软,形成脓 疡,中央有波动,并有脓栓,破溃后形成一个火山口状孔洞,不时有胜波溢出。患者可伴有发 热头痛、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好发于青壮年,病因复杂,治疗颇难。症候分类 包括热毒蕴结、暑热浸淫、体虚毒恋。中医治疗将辨病与辨证结合,可以达到内外兼治,标本 同疗,复发率低,且副作用小的护理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组方严谨,配伍科学,疗效显著,能最大限度地发 挥药物疗效,并且制备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毒副作用的护理疖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护理疖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 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蒲公英12-16份,地丁 5-8份,车前 子10-14份,泽泻3-5份,栀子8-10份,赤芍10-14份。 优选的是,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龙胆草8-10份和丹皮 8-10 份。 本专利技术最优选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 得:蒲公英14份,地丁 6份,车前子12份,泽泻4份,栀子9份,赤芍12份,龙胆草9份和丹 皮9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外用制剂。 上述外用制剂为软膏剂、涂膜剂或凝胶剂。 上述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称取以上重量份的原料药分别粉碎成粗粉; 加原料药重量份3-5倍的水温浸2小时,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 缩至80°C时相对密度为1. 11~1. 16的清膏,冷至40°C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 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加入适量辅料,按常规工艺制备即 得。 本专利技术相对与现有技术,有如下明显优势: 首先,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组方主要是依据疖病的病机特点研制而成,组方合理,全 方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奇效,对疖病有极强的针对性疗效。 其次,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制剂经常规试验SD大鼠的急性经皮毒性试 验连续观察7天。观察期内未见试鼠全身异常变化,也未见死亡,涂药局部未见红肿、溃烂、 炎症、坏死等反应。该结果说明该药对试验大鼠急性经皮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另外,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确切,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和过 敏反应,安全系数高。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仅用六或八味中药材,采用先进提取设备和工艺,充 分提取有效成分,制成了疗效显著,易于使用的中药制剂。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功能及功能主治: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 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 毒,毒蛇咬伤。 车前子,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 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泽泻,甘,寒。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 疲饮眩晕,热淋湿痛;尚血脂。 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 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泻火解毒,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 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 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 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护理疖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在临床 观察过程中,15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无脱落退出病例。临床结果显示护理组50例临床 患者,治愈40例,好转9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达98. 0% ;对照I组50例临床患者,治愈 34例,好转7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达82. 0 % ;对照II组50例临床患者,治愈30例,好转 9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78. 0%。由此,该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协同作用 强,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机能,对疖病有突出的治疗作用。通过护理组和对照I组疗效比较 可以发现,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减少或者改变组方,临床治疗效果欠佳,达不到本专利技术疗 效。同时,护理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对护理组 50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心电图等进行观察,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显效患者随访6个 月无复发。结果表明本方的临床运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 例。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变更、 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软膏剂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专利技术各原料:蒲公英14份,地丁6份,车前子12份,泽泻4份, 栀子9份,赤芍12份,龙胆草9份和丹皮9份。 制备工艺如下: 称取以上重量份的原料药分别粉碎成粗粉;加原料药重量份4倍的水温浸2小时, 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C时相对密度为1. 11~1. 16的 清膏,冷至40°C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滤液加入适量辅料,按常规工艺制备即得。 使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疖病时,使用所制备的软膏剂,每瓶20g,含生药量 15g,每日2次,均匀涂抹患处。 实施例2涂膜剂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专利技术各原料:蒲公英14份,地丁6份,车前子12份,泽泻4份, 栀子9份,赤芍12份。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使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疖病时,使用所制备的涂膜剂,每瓶20mL,含生药量 15g,每日2次,均匀涂抹患处。 实施例3凝胶剂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专利技术各原料:蒲公英14份,地丁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疖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蒲公英12‑16份,地丁5‑8份,车前子10‑14份,泽泻3‑5份,栀子8‑10份,赤芍10‑1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麦瑞特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