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转运装置及引流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2907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一种液体转运装置及引流转运装置。该液体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包和液体接收口;转运包包括相互贴合密封且设有折叠纹路的前片和后片;未使用状态下,前片和后片相互贴合呈扁平状;使用状态下,前片和后片相互分离并根据折叠纹路使转运包立体化形成立体容器;液体接收口连接于立体容器的上壁,用于向转运包中注入待转运液体;且液体接收口设有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液体溢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体转运装置,根据折叠纹路立体化形成立体容器并在内部形成负压,并利用待转运液体本身的重力,促进液体注入液体转运装置内,实现封闭式转运,液体接收口设有单向阀,可防止所注入的液体反向溢出,避免溅出以及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液体转运装置及引流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许多医疗场景中需要使用负压引流器对患者的污物进行引流,但引流完成后一般是直接通过负压引流器的出口排泄污物,现有的负压引流器的开关设置在装置的上方,且现有开关为拔出式,每次倾倒时需要分离负压引流器并打开负压引流器的开关,易造成排泄液四溅,易造成污染扩散,增加院内感染,不利于职业防护。因此,亟需对污物转运进行改良,减少排泄液与医务人员的接触,防止排泄液四溅,切断感染的途径,同时,设计一种可脱卸的污物转运装置以减少排泄液在转运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增加职业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转运装置及引流转运装置,促进液体注入液体转运装置内,实现封闭式转运,并可防止所注入的液体反向溢出,避免溅出以及空气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液体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包和液体接收口;转运包包括相互贴合密封的前片和后片,且前片和后片设有用于使转运包立体化的折置纹路;在未使用状态下,前片和后片相互贴合呈扁平状;在使用状态下,前片和后片相互分离并根据折叠纹路使转运包立体化形成立体容器,在立体化的过程中转运包内形成负压;液体接收口连接于转运包形成的立体容器的上壁,用于利用转运包内形成的负压和待转运液体本身的重力,向转运包中注入待转运液体;且液体接收口设有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已注入转运包的液体溢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引流转运装置,包括引流装置以及液体转运装置;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引流器,以及分别设置在负压引流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接口和下接口 ;引流装置的上接口用于接收待引流液体,引流装置的下接口与液体转运装置的液体接收口连接。本技术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液体转运装置,在转运包上设有折叠纹路,使得转运包使用时根据折叠纹路立体化形成立体容器并在内部形成负压,并利用待转运液体本身的重力,促进液体注入液体转运装置内,实现封闭式转运,液体接收口设有单向阀,可防止所注入的液体反向溢出,避免溅出以及空气污染。联合引流装置和液体转运装置形成的引流转运装置,兼具引流装置的引流效果和液体转运装置的快速便捷的转运效果。进一步地,转运包立体化形成的立体容器的所述立体结构能够使液体转运装置更加牢固,且所用材料相等的条件下能够使转运装置体积最大化。进一步地,通过预先在转运包中放置有效氯剂,以便当液体转运到转运包时,对液体进行消毒预处理,提高了液体转运安全性。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透视窗口,可随时检查转运包中已注入的液体是否达到预定位置。进一步地,转运包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则液体转运装置能够连同转运液体一起进行废料处理。进一步地,在引流装置的下接口设有第二单向阀可防止液体转运装置中的液体从下接口回流到负压引流器中,且使得引流装置中的液体排向液体转运装置后,能够重复在引流装置内形成负压。进一步地,在引流装置的上接口设有第三单向阀可防止液体倒流而从上接口流出负压引流器,在患者污物转运的应用场景下避免造成逆行感染。进一步地,在引流装置的下接口处设有取样检验口,用于在引流过程中取样检验;进一步地,负压引流器标有刻度,用于记录液体引流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液体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一种液体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中一种引流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液体转运装置,图1是该液体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a)所示为未使用状态下的液体转运装置,图1(b)所示为使用状态下的液体转运装置。如图所示,该液体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包1和液体接收口 2。转运包1包括相互贴合密封的前片和后片,且前片和后片设有用于使转运包立体化的折叠纹路3。图1(a)中仅示出了前片,后片未示出,图1(a)中的虚线都是折叠纹路3。可以理解,图中的折叠纹路只是示意图,折叠纹路并不只有这一种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折叠纹路。在未使用状态下,前片和后片相互贴合呈扁平状。在使用状态下,前片和后片互分离并根据折叠纹路3使转运包1立体化形成立体容器,在立体化的过程中转运包1内形成负压。与折叠纹路对应的,立体容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不同形状。液体接收口 2连接于转运包形成的立体容器的上壁,用于利用转运包1内形成的负压和待转运液体本身的重力,向转运包1中注入待转运液体。且液体接收口 2设有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已注入转运包的液体溢出。此外,可以理解,液体接收口根据使用过程中的不同时段打开或者关闭,接收口在接收液体前是关闭的,防止接收口的端口还没接入到待转运液体时转运包内的负压消失。在接收液体时接收口打开。在液体接收完毕后接收口关闭,以便将液体转运装置移开。本技术的液体转运装置,在转运包上设有折叠纹路,使得转运包使用时根据折叠纹路立体化形成立体容器并在内部形成负压,并利用待转运液体本身的重力,促进液体注入液体转运装置内,实现封闭式转运,液体接收口设有单向阀,可防止所注入的液体反向溢出,避免溅出以及空气污染。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液体转运装置,图2是该液体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转运包立体化形成的立体容器的立体结构使液体转运装置更加牢固,且所用材料相等的条件下能够使转运装置体积最大化;转运包由可降解材料制成,液体转运装置能够连同转运液体一起进行废料处理。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转运包立体化形成的立体容器包括顶壁4,底壁5,以及侧壁6。侧壁包括垂直于顶壁和底壁的四个主侧壁61,以及分别与主侧壁相邻的四个辅侧壁62 ;辅侧壁62的折叠纹路包括垂直纹路63和斜纹路64,其中,垂直纹路63将主侧壁61与辅侧壁62连接;斜纹路64位于辅侧壁62的上,下端部,且分别与顶壁4和底壁5相交于顶壁和底壁的四个顶点。可以理解,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转运包立体化形成的立体容器也可以为长方体,平行六面体,平行八面体,或者其它形状的立体容器。此外,转运包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成不同大小型号。优选地,转运包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可降解材料可以为利乐装的复合纸质包装,由此转运包能够与转运液体同时进行废料处理。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可回收材料,例如可降解橡胶或乳胶等材料。在另一优选例中,转运包由压层材料制成,压层材料可以包括纸板层或者耐热塑料层。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液体转运装置,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包和液体接收口;所述转运包包括相互贴合密封的前片和后片,且所述前片和后片设有用于使所述转运包立体化的折叠纹路;在未使用状态下,前片和后片相互贴合呈扁平状;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前片和后片相互分离并根据所述折叠纹路使所述转运包立体化形成立体容器,在立体化的过程中转运包内形成负压;所述液体接收口连接于所述转运包形成的立体容器的上壁,用于利用转运包内形成的负压和待转运液体本身的重力,向所述转运包中注入待转运液体;且所述液体接收口设有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已注入转运包的液体溢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萍孙红霞刘松唐丽玫丁福浩田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王慧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