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21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上肢约束带,约束带包括中凹型软垫、绑带和约束网,软垫三面封闭一面开放,软垫的凹槽上部设置有约束网,约束网固定在软垫的三个封闭面上,约束网朝向软垫开放端的一端为自由端,约束网上方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固定在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护性上肢约束带,该约束带在有效束缚患者上肢的同时,能够对患者的双手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手部的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增加舒适度,减少患者的心理阴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上肢约束带,用于脑卒中疾病患者存在精神行为异常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使对其上肢的强制约束。
技术介绍
根据脑卒中疾病的特点,部分患者存在精神行为异常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这样的患者护士需要给予其保护性约束,用来保护患者的安全及预防非计划拔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现有技术中对患者的保护性约束多采用约束带,这种约束多为简单的绑带或卡扣型绑带,也有用布袋接套住上肢进行约束的。但是以上简易的束缚工具不但阻碍患者血液循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弄伤患者,而且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阴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性上肢约束带,该约束带在有效束缚患者上肢的同时,能够对患者的双手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手部的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增加舒适度,减少患者的心理阴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上肢约束带,所述约束带包括软垫、绑带和约束网,所述软垫中部凹陷形成凹槽,软垫的凹槽三面封闭一面开放,软垫的凹槽上部设置有约束网,所述约束网固定在凹槽的三个封闭面上,约束网朝向凹槽开放端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约束网上方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固定在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软垫的材质为海绵、泡沫或硅胶。进一步的,所述软垫的凹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或U形。进一步的,所述软垫的凹槽底面上设置有手指形状的凹痕。进一步的,所述约束网为棉网,棉网的长度与软垫的凹槽长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软垫的表面包覆有一层棉布。进一步的,所述绑带两端与软垫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粘扣,所述绑带的两端通过粘扣与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绑带的两端设置有磁体,所述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磁体相应的吸附体,所述磁体与吸附体通过磁力吸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绑带至少为两条,均匀平行分布。进一步的,所述软垫的凹槽长度为15~25cm,宽度为10~18cm,软垫底部厚度3—6cm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中凹型设计可以增加患者手部活动的空间,避免因约束造成的局部皮肤磨损,特别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是手肿胀,软垫可以使上肢保持抬高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患者手肿胀。2)软垫外外包裹纯棉布是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保护皮肤。3)约束网可以对手指的活动有一定的约束,主要是为了避免抓伤自己同时可以降低拔出各种管路的风险,还可以随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网状设计是为了增加手部的空气流通,提高舒适度;棉网的舒适度更好。4)软垫凹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或U形让手部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凹槽底板上可以有凹痕适于控制手指。5)绑带的固定方式选择粘扣或磁性吸附,比卡扣或捆绑操作更简化快捷,当病人发病时使用更容易,短时间即可固定患者上肢,减少患者挣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软垫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软垫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种上肢约束带,所述约束带包括软垫1、绑带2和约束网3,所述软垫1中部凹陷形成凹槽,软垫的凹槽三面封闭一面开放,软垫的凹槽上部设置有约束网3,所述约束网3固定在凹槽的三个封闭面上,约束网朝向凹槽开放端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约束网3上方设置有绑带2,所述绑带2的两端固定在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所述软垫1的材质为海绵、泡沫或硅胶。所述软垫的凹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或U形。所述软垫的凹槽底面上设置有手指形状的凹痕4。所述约束网为棉网,棉网的长度与软垫的凹槽长度相同。所述软垫的表面包覆有一层棉布。所述绑带2两端与软垫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粘扣,可以为不干胶粘扣,所述绑带的两端通过粘扣与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绑带的两端设置有磁体,所述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磁体相应的吸附体,该所述磁体可以为薄片状的磁铁,所述吸附体可以为薄铁片,所述磁体与吸附体通过磁力吸附连接。所述绑带2至少为两条,均匀平行分布,优选为三条。所述软垫的凹槽长度为15~25cm,宽度为10~18cm,软垫底部厚度3~6cm,凹槽的长度和宽度保证了对患者手部的束缚且手部可以有一定活动空间,软垫有一定厚度可以使上肢保持抬高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患者手肿胀。【主权项】1.一种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包括软垫、绑带和约束网,所述软垫中部凹陷形成凹槽,软垫的凹槽三面封闭一面开放,软垫的凹槽上部设置有约束网,所述约束网固定在凹槽的三个封闭面上,约束网朝向凹槽开放端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约束网上方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固定在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的材质为海绵、泡沫或硅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的凹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或U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的凹槽底面上设置有手指形状的凹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网为棉网,棉网的长度与软垫的凹槽长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的表面包覆有一层棉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两端与软垫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粘扣,所述绑带的两端通过粘扣与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的两端设置有磁体,所述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磁体相应的吸附体,所述磁体与吸附体通过磁力吸附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至少为两条,均匀平行分布。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的凹槽长度为15~25cm,宽度为10~18cm,软垫底部厚度3~6cm。【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上肢约束带,约束带包括中凹型软垫、绑带和约束网,软垫三面封闭一面开放,软垫的凹槽上部设置有约束网,约束网固定在软垫的三个封闭面上,约束网朝向软垫开放端的一端为自由端,约束网上方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固定在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性上肢约束带,该约束带在有效束缚患者上肢的同时,能够对患者的双手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手部的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增加舒适度,减少患者的心理阴影。【IPC分类】A61F5/37【公开号】CN204951284【申请号】CN201520625550【专利技术人】常红, 张珊珊, 乔雨晨, 魏娜, 郭然 【申请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包括软垫、绑带和约束网,所述软垫中部凹陷形成凹槽,软垫的凹槽三面封闭一面开放,软垫的凹槽上部设置有约束网,所述约束网固定在凹槽的三个封闭面上,约束网朝向凹槽开放端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约束网上方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固定在软垫两个侧面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红张珊珊乔雨晨魏娜郭然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