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卞海兵专利>正文

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494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22:02
一种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由轨道板框,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组成,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轨道板框中,当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贴合在一起时,上轨道板上的上刺针孔和下轨道板上的下刺针孔重合在一起,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两边设有滑翼插入各自的轨道板框两边内侧的滑槽中,在上轨道板的轨道板框上设有当上轨道板的轨道板框与下轨道板的轨道板框贴合时定针需对应插入的定针孔。被缝制物被紧紧的夹在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中间。用缝线针从下轨道板最左边的始刺针孔由下向上刺入从对应的上刺针孔抽出,如此缝纫到另一端就能完成平针针脚的缝制了。返回缝纫就能完成回针针脚的缝制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尤其是能让不熟练针线活的人手工缝纫时所缝制出的平针或回针的针脚不会歪歪扭扭和长短不一,而是针脚均匀笔直美观。
技术介绍
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会熟练针线活的人很少了,有时想亲自手工缝制时,简单的平针或回针的针脚都会缝的歪歪扭扭,长短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会熟练针线活的人很少了,有时想亲自手工缝制时,简单的平针或回针的针脚都会缝的歪歪扭扭,长短不一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尤其是能让不熟练针线活的人手工缝纫时所缝制出的平针或回针的针脚不会歪歪扭扭和长短不一的,而是针脚均匀笔直美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由轨道板框,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组成,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轨道板框中,在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上分别设有间距相等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刺针孔,在上轨道板上从左到右排列次序为前单数后双数的两上刺针孔间有上落线缝连通着,在下轨道板上从左到右排列次序为前双数后单数的两下刺针孔间有下落线缝连通着,当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贴合在一起时,上轨道板上的上刺针孔和下轨道板上的下刺针孔重合在一起,而上落线缝和下落线缝完全错开,相邻的两刺针孔的距离为5mm至15mm,刺针孔直径为1mm至3mm,落线缝宽为1_至2_,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两边设有滑翼插入各自的轨道板框两边内侧的滑槽中,轨道板框其中一端的边设计为可拆卸头,拆卸头上的穿孔穿有外丝螺栓可旋入轨道板框上的内丝孔中将拆卸头固牢,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两头有与相邻的两刺针孔间距相等的空隙,在轨道板框内可前后滑动,而不能往两边活动。在轨道板框两边内侧设有碰珠,在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两边设有与碰珠对应的两个碰珠槽,两碰珠槽的距离与相邻的两刺针孔的间距相等,当轨道板推向轨道板框左边尽头时,碰珠卡入轨道板的右碰珠槽,当轨道板推向轨道板框右边尽头时,碰珠卡入轨道板的左碰珠槽。在下轨道板的轨道板框上设有定针,在上轨道板的轨道板框上设有当上轨道板的轨道板框与下轨道板的轨道板框贴合时定针需对应插入的定针孔。使用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时,把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分别安装到各自的轨道板框中推到左边尽头,碰珠卡入轨道板的右碰珠槽中,在碰珠弹簧的作用力下,轨道板在轨道板框中不会轻易滑动了,将要被缝制物放上下轨道板上用轨道板框上的定针定住,被缝制物要缝纫针脚的地方对准下刺针孔和下落线缝,再把上轨道板放在被缝制物的上面使下轨道板的轨道板框上的定针插入上轨道板的轨道板框上对应的定针孔内,被缝制物被紧紧的夹在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中间。用穿好缝纫线的缝线针从下轨道板最左边的始刺针孔由下向上刺入从对应的上刺针孔抽出,再由相邻的上刺针孔刺入从对应的下刺针孔抽出,收紧缝纫线,缝纫线就勒过落线缝贴到被缝制物的表面上,如此反复缝纫到下轨道板的另一端就能完成平针针脚的缝制了。要缝制回针针脚,只须把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分别推到轨道板框右边尽头,碰珠卡入轨道板的左碰珠槽中,再用刚刚完成平针针脚的缝纫方法返回缝纫就能完成回针针脚的缝制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能让不熟练针线活的人手工缝纫时所缝制出的平针或回针的针脚不会歪歪扭扭和长短不一,而是针脚均匀笔直美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的整体俯视结构图。图2是:轨道板在轨道板框中的纵剖结构图图3是: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和被缝制物的摆放层次结构图。图4是: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夹被缝制物时的横剖结构图。图5是:平针针脚缝制过程中的缝纫线穿行纵剖结构图。图6是:回针针脚缝制过程中的缝纫线穿行纵剖结构图。在图中,1.上轨道板,2.下轨道板,3.上刺针孔,4.上落线缝,5.定针孔,6.定针,7.下刺针孔,8.下落线缝,9.被缝制物,10.平针针脚,11.回针针脚,12.碰珠槽,13.碰珠,14.轨道板框,15.拆卸头,16.螺栓,17.始刺针孔,18.滑翼,19.滑槽,20.弹簧,21.内丝孔,22.穿孔,23.缝纫线,24缝线针。【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图4中,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由轨道板框(14),上轨道板(1)和下轨道板(2)组成,上轨道板(1)和下轨道板(2)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轨道板框(14)中,在上轨道板(1)和下轨道板(2)上分别设有间距相等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刺针孔(3),在上轨道板(1)上从左到右排列次序为前单数后双数的两上刺针孔(3)间有上落线缝(4)连通着,在下轨道板(2)上从左到右排列次序为前双数后单数的两下刺针孔(7)间有下落线缝(8)连通着,当上轨道板(1)和下轨道板(2)贴合在一起时,上轨道板(1)上的上刺针孔(3)和下轨道板(2)上的下刺针孔(7)重合在一起,而上落线缝(4)和下落线缝(8)完全错开,相邻的两刺针孔(3)的距离为5mm至15mm,刺针孔(3)直径为1mm至3mm,落线缝(4)宽为1mm至2mm,上轨道板(1)和下轨道板(2)两边设有滑翼(18)插入各自的轨道板框(14)两边内侧的滑槽(19)中,轨道板框(14)其中一端的边设计为可拆卸头(15),拆卸头(15)上的穿孔(22)穿有外丝螺栓(16)可旋入轨道板框(14)上的内丝孔(21)中将拆卸头(15)固牢,上轨道板(1)和下轨道板(2)两头有与相邻的两刺针孔(3)间距相等的空隙,在轨道板框(14)内可前后滑动,而不能往两边活动。在轨道板框(14)两边内侧设有碰珠(13),在上轨道板(1)和下轨道板(2 )两边设有与碰珠(13 )对应的两个碰珠槽(12),两碰珠槽(12 )的距离与相邻的两刺针孔(3)的间距相等,当轨道板(1)推向轨道板框(14)左边尽头时,碰珠(13)卡入轨道板的右碰珠槽(12),当轨道板(1)推向轨道板框(14)右边尽头时,碰珠(13)卡入轨道板(1)的左碰珠槽(12)。在下轨道板(2)的轨道板框(14)上设有定针(6),在上轨道板(1)的轨道板框(14)上设有当上轨道板(1)的轨道板框(14)与下轨道板(2)的轨道板框(14)贴合时定针(6)需对应插入的定针孔(5)。在图2,图3,图5中,使用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时,把上轨道板(1)和下轨道板(2)分别安装到各自的轨道板框(14)中推到左边尽头,碰珠(12)卡入轨道板(1)的右碰珠槽(12)中,在碰珠弹簧(20)的作用力下,轨道板(1)在轨道板框(14)中不会轻易滑动了,将要被缝制物放上下轨道板(2)上用轨道板框(14)上的定针(5)定住,被缝制物要缝纫针脚的地方对准下刺针孔(7)和下落线缝(8),再把上轨道板(1)放在被缝制物的上面使下轨道板(2)的轨道板框(14)上的定针(6)插入上轨道板(1)的轨道板框(14)上对应的定针孔(5)内,被缝制物被紧紧的夹在上轨道板(1)和下轨道板(2)中间。用穿好缝纫线(23)的缝线针(24)从下轨道板(2)最左边的始刺针孔(17)由下向上刺入从对应的上刺针孔(3 )抽出,再由相邻的上刺针孔(3 )刺入从对应的下刺针孔(7 )抽出,收紧缝纫线(23 ),缝纫线(23)就勒过落线缝(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工缝纫平针回针针脚活板轨道,由轨道板框,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组成,其特征是: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轨道板框中,在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上分别设有间距相等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刺针孔,在上轨道板上从左到右排列次序为前单数后双数的两上刺针孔间有上落线缝连通着,在下轨道板上从左到右排列次序为前双数后单数的两下刺针孔间有下落线缝连通着,当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贴合在一起时,上轨道板上的上刺针孔和下轨道板上的下刺针孔重合在一起,而上落线缝和下落线缝完全错开,相邻的两刺针孔的距离为5mm至15mm,刺针孔直径为1mm至3mm,落线缝宽为1mm至2mm,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两边设有滑翼插入各自的轨道板框两边内侧的滑槽中,轨道板框其中一端的边设计为可拆卸头,拆卸头上的穿孔穿有外丝螺栓可旋入轨道板框上的内丝孔中将拆卸头固牢,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两头有与相邻的两刺针孔间距相等的空隙,在轨道板框内可前后滑动,而不能往两边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卞海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