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393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的:莪术5~30重量份、肿节风5~30重量份、紫草5~30重量份、赤芍5~30重量份、土茯苓5~60重量份、乌梅5~30重量份、甘草3~25重量份、当归3~25重量份、川芎3~25重量份、生地5~60重量份。上述中药组合物,对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毒性较小。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具有祛风清热、除湿消肿、活血通络,用于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有利湿清热、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确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银肩病、银肩病性关节炎、类 风湿性关节炎或恶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银肩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系统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典型特征为反复 发作的鳞肩性红斑或丘疹,伴瘙痒或疼痛,并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指甲和关节也会受 累。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表皮角质细胞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涉及复杂的免疫 与炎症反应。目前全球已有银肩病患者1. 25亿,患病率占世界人口的3%,且呈逐年上升 的趋势。全球范围内,银肩病患病率最高的是挪威8. 2%。我国总患病率为0.72%,目前已 有1000万患者。根据1984年及2010年所进行的两次较大型的银肩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对比结果,我国银肩病的发病率还有升高的趋势。。 银肩病发病与季节相关,一般潮湿季节缓解,干燥季节加重。银肩病与遗传有关但 并非遗传病,父母一方患有银肩病的,子女患银肩病的几率较普通人群增加20 %,父母双方 患银肩病,则其子女患病率风险增加75%。目前我国至少存在着500~600万患者,每年新 发生病例约10万例左右。 银肩病发生受多种因素诱发,如感染、药物、外伤及各种不良刺激。肥胖、吸烟也是 银肩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除此之外,银肩病还与过度饮酒,情绪失调、低收入等有关。 银肩病外观不雅,导致患者具有自卑倾向,同时还影响其就业以及生活质量。长期 的治疗消耗不仅带给患者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高发病率和长期的治疗还造成巨大 的社会负担。 除银肩病本身造成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外,银肩病共生疾病的社会危害也不容忽 视。有证据表明银肩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结肠炎、代谢综合征、糖 尿病、高血压、肥胖、抑郁症和癌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其中中重度银肩病患者心血管疾 病的发生率较正常组升高24% ;严重的银肩病患者因心脏疾病的死亡率比轻症患者增加 50% ;节段性肠炎在银肩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是对照人群的7倍;除此之外,女性银肩病患者 更常伴有肥胖、心肌梗死等。共生疾病与银肩病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示控制 银肩病就能更好的减少这些危害患者健康的严重疾病的发生。银肩病传统治疗根据病情严 重程度确定使用的药物,对于轻症患者主要使用局部治疗,中重度患者采用系统治疗,其中 局部治疗是指局部使用皮质激素、焦油、蒽林、维生素 D类似物、他佐罗丁等。其疗效及毒副 作用见表1 : 表1目前常用银肩病外用药物优缺点 对于中重度患者,一般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系统治疗。一线药物主要是甲氨 蝶呤和环孢素、维生素 A(视黄醇)及其衍生物,反丁烯二酸脂、阿昔曲丁等,其疗效和副作 用见表2。 表2目前常用银肩病系统治疗药物优缺点 根据欧洲银肩病基金会的调查,大概只有26%的患者对传统治疗比较满意,英国 的一项调查发现44%的患者喜欢系统治疗多过局部给药。欧洲银肩病协会对17994名患者 的调查显示只有27%的患者对传统治疗比较满意,不满意的项目包括严重的毒副作用、时 间消耗和治疗的有效性较低。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银肩病治疗药物仍是国际药物研发中的 -~*|执占 银肩病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韧带、肌腱、筋膜和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 病,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的一种,是与银肩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有银肩病皮疹并伴 有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据美国风湿病协会统计,银肩病性 关节炎的发病率在0.2%左右,其中30%患者将致残,病程迀延,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 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银肩病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有学者认为其与遗传、内分泌障碍、代谢障碍、感染、外伤及免疫功能损伤等有关。 绝大多数银肩病性关节炎的患者不仅损害关节导致残疾,同时有银肩病的皮损表 现,治疗时应兼顾二者。早期、及时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阻止关节损害的加重,这对改善 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银肩病性关节炎的治疗多需要长期用药。在制定治 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分型、严重程度、疗效/价格比、药物不良反应等诸多因 素。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医患双方要权衡利弊,特别是关节病变进展恶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这两种危险,然后做出选择。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完全治愈,传统西医对于银肩病性关节炎 的治疗主要以经典的治疗药物非留体类解热镇痛药、抗类风湿类药物和激素为主,效果欠 佳。随着对银肩病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和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安全有效的药物将不断被发 现,近年来,本院通过对收治的病人进行分组研究,评价了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银肩病性关节炎 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使绝大多数患者获得显著的临床改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发作, 致残率较高,主要侵害关节及相关组织。主要表现为小关节滑膜所致的关节肿痛,继而软骨 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因严重骨质破坏、吸收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任何年龄 均可发病,以20~50岁最多,女性多于男性,约2-3:1。在我国传统的中医中,关节疼痛称 为"痹症"。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则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典症状称为"历节"。中医 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肝肾气损、气血不足,外受风寒热邪湿阻经络所致。 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西药,不仅疗效不确切,而且副作用大,长期使用,可 累及全身其他部位,还容易产生耐药性。对于现有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效果仍 然不是十分理想,而且治愈率不高,疗程长、服药量大、服用不方便,处方药味多,且多含动 物药。 恶性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 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具有浸润、转移和增殖 的能力。恶性肿瘤的细胞周期失控,不受正常生长调控系统的控制,能持续的分裂与增殖; 凋亡受到抑制,表现为肿瘤细胞的永生性(不死性)。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生长, 易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并常有远处转移,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 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2007 年,据报道全球约有79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其中肺癌死亡约130万,胃癌死亡约80. 3万, 结直肠癌死亡约63. 9万,肝癌死亡约61万,乳腺癌死亡约51. 9万。 目前,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是针对恶性肿瘤主要 的几种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等不足一直是业内面临的难题,靶向治 疗、免疫治疗又十分昂贵。中医药的治疗既可配合手术、放化疗,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促 进患者恢复,增强对放化疗的耐受力,又能起到减少术后复发、放化疗增敏、抑制增殖、促进 凋亡、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等作用,还能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优点是很 明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满 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的: 莪术5~30重量份、肿节风5~30重量份、紫草5~30重量份、赤芍5~30重量 份、土茯苓5~60重量份、乌梅5~30重量份、甘草3~25重量份、当归3~25重量份、 川芎3~25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的:莪术5~30重量份、肿节风5~30重量份、紫草5~30重量份、赤芍5~30重量份、土茯苓5~60重量份、乌梅5~30重量份、甘草3~25重量份、当归3~25重量份、川芎3~25重量份、生地5~6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禤国维卢传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