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文郎专利>正文

弹线的续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89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线的续接构造,包括弹线和续接单元,其中该弹线是以塑胶成型的圈挠体,该续接单元与弹线的两端对应接合;该续接单元略呈一管形体,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该管形体,其内部具有一挡面,以及在其内壁周缘成型有若干环形肋;将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续接单元的管壁内并顶掣于挡面上,使其外扩形变,且顶掣于续接单元的管壁内,续接单元内壁预设的环形肋将其确实迫紧定位并止回,将弹线固设续接,进而提供物件挂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件,尤指一种弹线的续接构造。(二)当弹线A在热熔后,需将其两端头B相互对准并压合,但实际作业时,常会发生其对正准位不良,而产生错接或驳接的现象,除破坏其外观美感外,也造成其荷重应力不足,常有断裂的可能。(三)如前项所述,该端头B接合端接合不良时,会破坏美观和荷重应力不足现象,然,该弹线一般均用于发圈、钥匙圈、笔夹、饰物、名牌等的配挂,其美观性不足,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意愿,使产品的型式、质感均受减损,不具价值感;再者,该接合端的荷重不足常有断裂致使物件掉落之虞,所以一般的移动电话、高级饰物或笔具等,均不敢将之匹配使用,使其适用的对象受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该弹线的续接构造,包括弹线和续接单元所组成,其中该弹线是以塑胶成型的圈挠体,该续接单元与弹线的两端对应接合,其中该续接单元略呈一管形体,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该管形体,其内部具有一挡面,以及在其内壁周缘成型有若干环形肋;将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续接单元的管壁内,同时该弹线迫入的端头顶掣于挡面上,使其外扩形变,且顶掣于续接单元的管壁内,续接单元内壁预设的环形肋将其确实迫紧定位并止回,将弹线固设续接。其中该续接单元的外侧成型有一可以和绳索或扣件结合定位,并挂载物件的圈环。本技术可归纳具有下列有益效果(一)该弹线的续接并非使用预热熔接,可免除人手受伤的可能,同时在组装完成后即为成品,省却了现有技术等待其冷却的时间,可以缩短生产工时,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产能。(二)弹线的端头为迫入续接单元的管壁,同时利用其集中紧实的圈挠和适度形变,借其内应力紧实的顶掣于续接单元的管壁内,可以大幅提升其结合力量,增加荷重能力,可提供较佳的产品信赖度和安全性,进而提供多元性物件的配用。(三)本技术具较佳的视觉美感,除兼具使用便利性,更可提升物品的质感和价值。再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图,为因应不同物件挂载的使用需求,其中该续接单元2a可成型为具适当弯折的曲挠管形体,同样的其内部仍具有一挡面,以及其内壁周缘成型有若干环形肋,借此,即可将弹线1的端头对应迫入并紧结一体,而达到可提供移动电话、名牌、怀表等物件挂载的目的。续请参阅图6所示,可看出该弹线1的两端分设有续接单元2b,续接单元2b内仍具有挡面和环形肋22b,且可再穿套夹具5或绳索6,利用该绳索6可和被挂物如笔、文具、饰物等固结,且利用夹具5夹持于人体或预设位置,而达到多元性使用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弹线的续接构造,包括弹线和续接单元所组成,其中该弹线是以塑胶成型的圈挠体,该续接单元与弹线的两端对应接合,其特征是该续接单元略呈一管形体,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该管形体,其内部具有一挡面,以及在其内壁周缘成型有若干环形肋;将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续接单元的管壁内并顶掣于挡面上,使其外扩形变,且顶掣于续接单元的管壁内,续接单元内壁预设的环形肋将其确实迫紧定位并止回,将弹线固设续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线的续接构造,其特征是其中该续接单元的外侧成型有一可以和绳索或扣件结合定位,并挂载物件的圈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线的续接构造,其特征是其中该续接单元成型为具适当弯折的曲挠管形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线的续接构造,其特征是在该弹线的端头与续接单元的挡面及内壁间,涂覆有胶合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线的续接构造,包括弹线和续接单元,其中该弹线是以塑胶成型的圈挠体,该续接单元与弹线的两端对应接合;该续接单元略呈一管形体,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该管形体,其内部具有一挡面,以及在其内壁周缘成型有若干环形肋;将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续接单元的管壁内并顶掣于挡面上,使其外扩形变,且顶掣于续接单元的管壁内,续接单元内壁预设的环形肋将其确实迫紧定位并止回,将弹线固设续接,进而提供物件挂载。文档编号B65D63/16GK2492499SQ0122731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林文郎 申请人:林文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线的续接构造,包括弹线和续接单元所组成,其中该弹线是以塑胶成型的圈挠体,该续接单元与弹线的两端对应接合,其特征是:该续接单元略呈一管形体,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该管形体,其内部具有一挡面,以及在其内壁周缘成型有若干环形肋;将弹线的端头对应迫入续接单元的管壁内并顶掣于挡面上,使其外扩形变,且顶掣于续接单元的管壁内,续接单元内壁预设的环形肋将其确实迫紧定位并止回,将弹线固设续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郎
申请(专利权)人:林文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