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盘绕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838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盘绕式热交换器,包括复合板式结构的热交换板,热交换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折加工成特定的结构形状;热交换板内形成有具有一定结构形状的流体管道及具有一定结构形状的热超导管道;流体管道两端形成有开口;热超导管道为封闭管道,热超导管道内填充有传热工质。在热交换板内将热超导管道及流体管道组合在一起,提高了热交换板的均温性、热交换板与空气的温差和有效传热面积、以及热交换板的换热能力和效率;使得热交换器具有均温和高效换热的特性,缩短流体管道的长度,减小流动阻力和能耗,提高热交换器的效率;采用整块板盘绕或旋绕工艺,使相邻板间自然构成气流通道,结构紧凑,工艺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盘绕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气液热交换器广泛应用于汽车散热器、空调的蒸发器和冷凝器,高铁动车牵引系统变流器的液冷系统、风电变流器冷却系统、数据中心等领域。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热交换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换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又要噪声小,易维护,成本低。目前通用的气液热交换器主要采用铜管外胀接铝散热片换热器,即液体管道为盘绕的铜管,铜管外胀接铝制散热片组,液体在管内流动,将热量通过管壁传导给散热片,由风扇驱动空气流过散热片,带走热量,降低管内液体的温度,从而实现将液体的热量散发到冷却空气中,达到系统冷却的目的。由于液体管道为串联,且管道长,流动阻力大,管外翅片与液体管道之间存在接触热阻,且采用的散热片导热系数在200W/m.k,,翅片效率较低,翅片尺寸较小,因此必须增加液体管道的长度,翅片的数量,才能满足散热需求,这也使得热交换器重量和体积增大,同时增加了液体循环的动力消耗,系统成本高、体积大、重量重。热超导板是在一金属板上均匀设置有网格状的相互连通的封闭管道,在封闭的管道内充装有工作介质,构成具有导热速率快,均温性好,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盘绕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盘绕式热交换器包括复合板式结构的热交换板,所述热交换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折加工成特定的结构形状;所述热交换板内形成有具有一定结构形状的流体管道及具有一定结构形状的热超导管道;所述流体管道两端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适于与流体系统相连通,以在所述流体管道内通入流体;所述热超导管道为封闭管道,所述热超导管道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居强仝爱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熙光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