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电平无变压器型逆变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655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五电平无变压器型逆变电路,其输入端为太阳能发电机,输出端为交流电网,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三个环节,分别是DC环节、MID环节和AC环节。其中,DC环节包括两个电感、两个开关管、两个二极管;MID环节包括四颗电容;AC环节包括六个二极管、五个开关管以及一个滤波电感和一个滤波电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直流转化为交流的功能,并避免了输入端子出现高频共模电压,同时减小了电感容量和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降低了电磁干扰,实现了高效率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压转化为交流电压的电路,应用于新能源并网发电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逆变转换电路作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太阳能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独立型和并网型,后者由于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能量,因此是目前光伏系统的主要应用类型。逆变器拓扑总体可以分为带变压器隔离和无变压器型。隔离变压器可以实现隔离和升压的作用,但工频变压器体积重、效率低、成本高,安装不便;高频变压器虽然体积和重量下降,但往往系统复杂,并且输出电流存在直流分量,效率也同样偏低;无变压器型逆变器由于系统结构简单、效率高、体积小且成本低获得快速的发展,成为并网光伏发电的主流。由于在直流源和负载之间没有变压器隔离,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存在共模电流干扰的问题。一般由于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对地寄生电容也较大,此电容随外界环境变化。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且逆变器中的开关器件在高频切换,因此在太阳能电池板端、寄生电容和逆变器中的开关管、滤波电感以及电网之间存在电流通路,从而有可能形成较大共模电流,此共模电流可能对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因此有效抑制并完全消除共模电流是无变压器型逆变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对于中小功率的单相无变压器型并网光伏逆变器,往往采用双极性调制的全桥电路和半桥电路解决共模电流问题。双极性调制的全桥电路开关损耗大,逆变输出电压为两电平,所需要的滤波电感大,从而效率偏低;半桥电路的输入电压需要为全桥电压的两倍,往往需要两级电路实现,加大电路实现难度,同样存在转换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了单极性控制的全桥电路时,其逆变输出电压为三电平,所需滤波电感较小,但是无法有效的解决共模电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无变压器型并网光伏逆变器,提出一个新的直流转化为交流的电路,能够实现逆变电压输出为五电平,可以减小输出滤波电感,同时解决共模电流的问题,降低了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低,从而可以实现较高的转化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五电平无变压器型逆变电路,其输入端为太阳能发电机,输出端为交流电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LI及电感L2,电感LI及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太阳能发电机的正极及负极相连,在电感LI及电感L2的另一端之间跨接串联的开关管一及开关管二,电感LI另的一端还与二极管Dl的阳极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还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在二极管Dl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之间跨接串联的电容Cl、电容C2、电容C3及电容C4,在电容C2与电容C3之间引出参考电位点(O),该参考电位点直连至开关管一与开关管二之间,电容Cl与电容C2之间的电路及电容C3与电容C4之间的电路分别连接至电感LI的一端与太阳能发电机的正极之间的电路及电感L2的一端与太阳能发电机的负极之间的电路;在二极管Dl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之间还跨接串联的开关管三、开关管四、开关管五及开关管六,在开关管四与开关管五之间引出逆变器输出电压点,逆变器输出电压点经由滤波电路与交流电网连接,滤波电路串接在逆变器输出电压点与参考电位点之间,参考电位点分别与二极管D5的阳极及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5的阴极与开关管七的一端及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6的阳极与开关管七的另一端及二极管D8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阳极及二极管D8的阴极与逆变器输出电压点相连,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容Cl与电容C2之间的电路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与开关管三与开关管四之间的电路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与电容C3与电容C4之间的电路相连,二极管D3的阳极与开关管五与开关管六之间的电路相连。优选地,所述开关管一、开关管二、开关管三、开关管四、开关管五、开关管六、开关管七或为内部带反并二极管的开关晶体管,或由独立的开关晶体管和独立的二极管反并联后组成,或使用独立的开关晶体管。优选地,开关晶体管由开关器件组成。优选地,所述开关器件或为IGBT晶体管,或为MOSFET晶体管组。优选地,所述滤波电路或由滤波电感与滤波电容组成,或由滤波电感组成。优选地,所述滤波电容或为单个电容,或为多个电容并联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电容Cl、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3及所述电容C4或为单个电解电容,或为多个电解电容并联的组合,或为电解电容与薄膜电容并联的组合。本技术实现了直流转化为交流的功能,并避免了输入端子出现高频共模电压,同时减小了电感容量和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降低了电磁干扰,实现了高效率转换。【附图说明】图1为单相五电平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图2为变换电路工作状态;图3为正半周A区,发电回路;图4为正半周A区,续流回路;图5为正半周B区,发电回路;图6为正半周B区,续流回路;图7为负半周A区,发电回路;图8为负半周A区,续流回路;图9为负半周B区,发电回路;图10为负半周B区,续流回路;图11为逆变输出五电平电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提出一种直流转化交流的电路,可用于太阳能并网发电,该电路的输入端为太阳能发电机SG,输出端为交流电网Ug。它包含三个环节,分别是DC环节、MID环节和AC环节。其中,DC环节包括两个电感LI?L2、两个开关管SI?S2、两个二极管Dl?D2 ;MID环节包括四颗电容Cl?C4 ;AC环节包括六个二极管D3?D8、五个开关管S3?S7以及一个滤波电感Lf和一个滤波电容Cf,见图1所示。在DC环节,电感LI 一端连接到太阳能发电机SG的正端,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管SI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l的正极,开关管SI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2的一端,开关管S2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感L2和二极管D2的阴极,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到太阳能发电机SG的负端。此夕卜,二极管Dl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连接到MID环节的I端及4端。MID环节中电容Cl?C4依次串联,其中电容Cl的一端连接到DC环节中二极管Dl的阴极和AC环节中开关管S3的一端;C1另一端连接到电容C2的一端、电感LI的一端以及AC环节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2的一端连接到Cl的一端、C3的一端、电感LI的一端以及AC环节二极管D3的阳极;C2的另一端连接到C3的一端、DC环节S1、S2串联的中间、和AC环节二极管D5的阳极、D6的阴极以及电网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到C2的一端、DC环节S1、S2串联的中间、和AC环节二极管D5的阳极、D6的阴极以及电网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容C4的一端、DC环节中电感L2的一端以及AC环节二极管D4的阴极。电容C4的一端连接到电容C3的一端、DC环节中电感L2的一端以及AC环节中二极管D4的阴极;C4的另一端连接到DC环节中二极管D2的阳极和AC环节中开关管S6的一端。DC环节中,两颗电容C2、C3串联,串联端记为“0”,并且和太阳能发电机SG并联,可以设定一个参考电位,记为“0V”,则MID环节中电容C2、C3相对于OV点的电压分别为+Upv和-Upv,当太阳能发电机SG的输出电压为Vdc时,电容C2、C3上的电压均为0.5Vdc,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电平无变压器型逆变电路,其输入端为太阳能发电机(SG),输出端为交流电网(Ug),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L1及电感L2,电感L1及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太阳能发电机(SG)的正极及负极相连,在电感L1及电感L2的另一端之间跨接串联的开关管一(S1)及开关管二(S2),电感L1另的一端还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还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在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之间跨接串联的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及电容C4,在电容C2与电容C3之间引出参考电位点(0),该参考电位点(0)直连至开关管一(S1)与开关管二(S2)之间,电容C1与电容C2之间的电路及电容C3与电容C4之间的电路分别连接至电感L1的一端与太阳能发电机(SG)的正极之间的电路及电感L2的一端与太阳能发电机(SG)的负极之间的电路;在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之间还跨接串联的开关管三(S3)、开关管四(S4)、开关管五(S5)及开关管六(S6),在开关管四(S4)与开关管五(S5)之间引出逆变器输出电压点(5),逆变器输出电压点(5)经由滤波电路与交流电网(Ug)连接,滤波电路串接在逆变器输出电压点(5)与参考电位点(0)之间,参考电位点(0)分别与二极管D5的阳极及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5的阴极与开关管七(S7)的一端及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6的阳极与开关管七(S7)的另一端及二极管D8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阳极及二极管D8的阴极与逆变器输出电压点(5)相连,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容C1与电容C2之间的电路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与开关管三(S3)与开关管四(S4)之间的电路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与电容C3与电容C4之间的电路相连,二极管D3的阳极与开关管五(S5)与开关管六(S6)之间的电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林张宁朱国忠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