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327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1:08
一种具有热交换器板的堆叠的钎焊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板分别具有流入孔和流出孔,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为使得用于不同介质的闭合的以及开放的流动管道在堆叠方向上交替设置。在开放的流动管道中为两个具有孔的末段,孔的边缘分别围绕流入孔或围绕流出孔延伸。所述末段为具有波纹的变形金属片,波纹形成管道。金属片包括流动开口,用于介质流经开放的流动管道。孔边缘变形并且具有高度,该高度大致对应于开放的流动管道的高度,并且设置为邻近流入孔或流出孔的削缘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说明】钎焊热交换器相关串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4年4月8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号10 2014 00514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钎焊热交换器,其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具有热交换器板的堆叠。
技术介绍
闭合的和开放的流动管道交替设置,以及在壳体中的堆叠的设置,表示了一种具体的泛型热交换器,其与已知的没有壳体并且尤其具有专门的闭合的流动管道的热交换器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讨论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板中仅具有两个开口,而其它热交换器具有至少四个开口。这两种泛型的热交换器的板上的所述开口提供有竖直穿过所述堆叠延伸的入口和出口管道。末段是金属部件,所述金属部件插入流动管道并且仅占据流动管道的一小部分。所述末段仅占据流动管道的两个相对端部。在大致矩形的热交换器板的情况中,所述末段通常是板的或由板形成的流动管道的相对短边的一侧。一种具体的泛型热交换器可从EP 470 200 BI得知。所述热交换器位于壳体中(未示出在所述文件中),具有至少一个流入开口和一个流出开口,用于穿过热交换器的开放的流动管道流动的介质。在已知的热交换器中,末段是固体金属板,其厚度对应于流动管道的高度。所述末段已经设置在开放的和闭合的流动管道中。末段首先明显增加了热交换器的重量,但是其次也得到了一个非常稳定的热交换器,其能够使用固体末段以有利的方式固定在壳体中。然而,由于所述末段,换热表面面积的大小因此减小。所述泛型的另一种热交换器可以从例如EP I 083 398 Al中得知。所述热交换器具有薄层,所述薄层既设置在开放的流动管道中,也设置在闭合的流动管道中,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情况中,圆形的波纹片状金属带已被放置到闭合的流动管道从而包围所述开口。因此替换了迄今已提供的半圆形的固体末段。展现出更高性能的更轻量级的热交换器同样得以实现。热交换器在钎焊炉中钎焊,随后插入壳体,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热交换器能够实现其本身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有利的替代方式,其同样实现了位于壳体中的相对轻量级的钎焊热交换器,具有较高热交换性能,而且不会明显降低热交换器的稳定性,其中所述钎焊连接部的质量能够被保证。在一个实施例中,末段为具有波纹的变形金属片,所述波纹形成管道,所述金属片设有用于介质流动穿过开放的流动管道的流动开口。变形的金属片的片状金属厚度大致对应于热交换器板的片状金属厚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厚度大约为0.2-0.5mm。变形的金属片的孔的变形的孔边缘具有高度,所述高度大致对应于开放的流动管道的高度。尺寸大约为0.2mm的钎焊间隙分别设置在大致竖直立置的孔边缘和流入孔或流出孔的边缘之间。这种钎焊间隙在熔化的钎焊上施加一毛细管作用。流入孔和流出孔的边缘分别变形。所述边缘具有削缘孔。所述削缘孔分别指向开放的流动管道内,其中设置有变形的金属片。一个板对的其中一个板的削缘孔连接至下一个板对中的下一个板的削缘孔。所述削缘孔塞入彼此之内。已经证实,这类设计不仅能够实现所需的性能改进和重量减小,而且还能够提供钎焊热交换器例子中的制造方面的优势。钎焊过程在钎焊炉中实施,其中在钎焊过程中有一重量或力作用在热交换器上。为此,热交换器必须首先预组装并且预准备以用于钎焊处理。尤其是,已经发现,变形金属片的特殊孔边缘设计及其分别邻近流入孔或流出孔的布置所产生的稳定性,与利用固体末段获得的稳定性相差无几。而且,即使待钎焊的表面明显小于现有技术中的面积,也能够形成密封的且持久的钎焊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是结构,其至少实质上包括钎焊热交换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入口,用于介质流经开放的流动管道,以及一出口,介质在流经开放的流动管道之后穿过所述出口。所述类型的壳体同样相应地被视为流动管道,热交换器板的堆叠连同位于开放的流动管道中的末段和位于闭合的流动管道中的波纹在钎焊处理后插入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闭合的流动管道是具有这样特征的流动管道,其密封的闭合的连接部以包围的方式围绕各个情况中的两个热交换器板的边缘延伸,并且所述闭合的流动管道具有两个位于热交换器板中的孔,其中一个孔构成流入孔,另一个孔构成流出孔。在每种情况中,闭合的流动管道位于被视为上述板对的两个板之间。由于热交换器板形成堆叠,在所述堆叠中对齐的流入孔形成穿过所述堆叠延伸的竖直流入管道,流线型构造的流出孔形成穿过所述堆叠延伸的竖直流出管道。在每一种情况中,为了形成流入管道,凭借在每种情况下设置在其间搭接的开放的流动管道,一个板的流入孔连接至下一板对的相邻板的流入孔,从而确保介质之间的分离。对于流出孔或流出管道的形成同样适用。由于波纹在每种情况下都提供了对两个板(限定开放的流动管道)的钎焊连接,因此获得了所需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流入和流出管道周围。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附图说明】图1示出穿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入口或出口管道的横截面,未不出壳体;图2示出图1中的末段的细节;图3示出末段,在图1的热交换器的每个开放的流动管道中设置有两个这样的末段;图4示出位于壳体中的图1中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5示出图4中的热交换器,其中顶部板以分解视图形式示出;图6示出穿过位于图4的壳体中的热交换器的纵向截面;图7示出位于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闭合的流动管道中的薄层的细节;图8示出与图1的热交换器的钎焊相关的细节;图9示出类似图2的末段的孔边缘的多种可能替代设计中的另一种。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之前,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随后的说明中列出的或附图中示出的部件的结构和布置的细节。本专利技术能够包括其它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践或实施。【具体实施方式】在实施例中示出的位于壳体40中的钎焊热交换器是油冷却器,通过该油冷却器,例如传动油、发动机机油等等能够利用冷却液体冷却或调整到适当温度。所述油流经闭合的流动管道2,并且冷却液体流经壳体40以及油冷却器的开放的流动管道3。 可以提供其它涉及增压空气冷却、排放气体冷却或制冷剂冷却或制冷剂冷凝或制冷剂蒸发的实施例(未示出),在此仅举几例更有利的应用。钎焊热交换器设置在壳体40内,具有热交换器板la、lb的堆叠,在每一种情况下所述热交换器板配备有一个流入孔10和一个流出孔11。壳体40(图4至图6)可以通过盖子(未示出)或类似的方式闭合。但是,该壳体40也可以是发动机或变速器壳体的“空腔”,其中上部、开放侧指向其内部。板la、Ib是这样安排的,使得用于油以及用于冷却液体的闭合的和开放的流动管道2、3在堆叠方向上交替设置。仅在开放的流动管道3,设有两个末段20,它们分别具有孔21。一个末段20的孔21的边缘22围绕流入孔10延伸,以及第二末段20的孔21的边缘对应地围绕流出孔11延伸。这可从图1和图3结合图4或图5最清楚地看到。末段20是具有波纹24的变形金属片,其中波纹24形成管道23。金属片20的厚度大致对应于热交换器板la、Ib的厚度。在这里,“对应于”可以理解为热交换器板la、Ib可具有例如范围在0.2-0.5mm的金属片厚度。末段20的厚度例如甚至是0.15mm或0.5-0.7mm,以仍能位于“对应” 一词所涵盖的范围内。在这方面,还指出,在特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钎焊热交换器,构造用以容纳在壳体中并且构造用以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之间传递热量,所述钎焊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热交换器板,所述多个热交换器板设置以形成堆叠,所述多个热交换器板中的每一个具有厚度并且包括流入孔和流出孔,所述多个热交换器板设置在所述堆叠中以限定位于相邻的热交换器板之间的用于所述第一介质的多个闭合的流动管道,以及位于相邻的热交换器板之间的用于所述第二介质的多个开放的流动管道,所述闭合的和开放的流动管道在所述多个热交换器板的堆叠方向上交替设置;以及所述多个开放的流动管道中的每个中的第一和第二末段,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末段分别包括具有波纹的金属片,所述波纹形成管道,所述管道分别具有用于所述第二介质流经所述开放的流动管道的流动开口,所述第一和第二末段还分别包括具有边缘的孔,所述边缘变形使得所述边缘具有高度,该高度大致对应于所述开放的流动管道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末段中的每一个的边缘围绕所述流入孔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末段中的每一个的边缘邻近所述流入孔的削缘孔,其中所述第二末段中的每一个的边缘围绕所述流出孔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末段中的每一个的边缘邻近所述流出孔的削缘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曼·弗莱特林克劳斯·莫赫劳克
申请(专利权)人:摩丁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