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08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外盖采用中间对开式的环保包装盒,是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包装盒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开启方便、密封效果好的环保包装盒。该包装盒包括外盒体,外盒体内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开口相对的二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盖板和第二上盖板,第二上盖板的外侧边缘上对应第一上盖板设置有可将第一凸部压合的第二凹部以及与第一凹部压合的第二凸部,外盒体的容置槽内设置有与容置槽紧配合的内衬体,内衬体的顶面设置有凹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是一种外盖采用中间对开式的 环保包装盒。技术背景目前所使用的包装盒中,大都具有保护性的包装结构,可支撑并 保护包装盒中的内容物,以避免因外界的撞击而受损。 一般包装盒中, 常见的保护性包装结构的材料有,例如塑料类、纸类、以及金属类等 等。其中,由于纸类的包装结构具有容易制作、技术门槛低、成本较 为低廉、及易于印刷等优势,因此在包装结构的制作上,纸类材料的 选用相当普遍。近来,基于环保的原则,纸类的包装结构不仅可采用再生纸浆来 加以制造,亦可回收再利用,而且,纸类材质不像其它材质般尚需负 担回收成本,因此纸类材质的使用不仅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更 具有成本上的竞争优势。然而纸制的包装结构在装货、运送及卸货中,其抗冲撞性及防水 性不足,尤其对于在运送高精密度且相当脆弱的电子组件而言,由于 其极易在运送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例如水、灰尘、撞击力等的影响 而损坏,因此对包装结构的要求更是严苛。为了降低商品在运送过程 的损坏率,防水、防尘、及抗震己是保护性包装结构所需具备的基本 功能。目前,较为常见的作法是在包装盒中,额外添加隔板、纸类或 塑料衬料、塑料填充泡棉、泡状缓冲垫等缓冲材料,以避免物品在运 送期间产生晃动而撞击包装盒壁,而达到保护包装盒的内容物的目 的。其中,塑料类衬料、塑料填充泡棉、以及泡状缓冲垫的材质通常为发泡聚乙烯(ExpandedPolyethylene; EPE)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然而在环保意识下,这类塑料类衬料、塑料填充泡 棉、以及泡状缓冲垫的使用会对环境生态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已无法 符合现行的环保政策的。此外, 一般包装盒上盖开启的方式均为侧开式。其包装盒的上盖 的大小恰为包装盒具有的容置空间的大小,在开起上盖时,需注意包 装盒旁的空间大小,以足以保证供上盖开启后的摆放空间,使用非常 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包装盒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 提供一种开启方便、密封效果好的环保包装盒。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为一种包装盒,其 特殊之处在于该包装盒包括外盒体100,外盒体100内设置有容置 槽110,容置槽110的开口相对的二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盖板12 和第二上盖板13,第一上盖板12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凸部122及 第一凹部124,第二上盖板13的外侧边缘上对应第一上盖板12设置 有可将第一凸部122压合的第二凹部134以及与第一凹部124压合的 第二凸部132,外盒体100的容置槽110内设置有与容置槽110紧配 合的内衬体200,内衬体200的顶面设置有凹槽210。上述第一上盖板12的侧边延伸有第一延伸部126,第二上盖板 13侧边延伸有第二延伸部136。上述内衬体200内设置有容设空间220。 上述凹槽210的开口侧边缘延伸形成固定片212。 上述凹槽210的开口对应固定片212的侧边缘设置有缺口 214。 上述凹槽210为一个或多个。 上述内衬体200为--个和多个。 上述外盒体100与内衬体200均由瓦楞纸制成。本技术将传统的包装盒上盖侧开式的开启方式改为中间打开方式,开启非常方便,同时本技术以在外盒体内设置内衬体的 方式,将产品放置在内衬体的容设空间内,保证了产品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外盒体ioo呈现长矩形,是以纸板裁切并折叠成形,其中外盒体100具有容置槽110,且于于容 置槽110的开口的相对二侧边缘,分别延伸形成第一上盖板12及第 二上盖板13,分别对应于外盒体100的二短侧边,同时于第一上盖 板12、第二上盖板13与外盒体100连接的部分,分别形成一折线, 以使第一上盖板12及第二上盖板13可相对于外盒体100而被翻折, 覆盖容置槽110的开口。而第一上盖板12的前侧边缘具有第一凸部 122及第一凹部124,且第二上盖板13的前侧边缘则形成第二凸部 132及第二凹部134。第-一上盖板12及第二上盖板13被盖合于容置 槽IIO的开口时,此时第一凹部124与第二凹部134恰可位于外盒体 IOO的中间位置,并形成一直线,同时第一凸部122可压合于第二凹 部134上,且第二凸部132是压合于第一凹部124上,从而构成互相 卡制固定的效果,使第一上盖板12及第二上盖板13不会掀离容置槽 110的开口。此外,在第一上盖板12的侧边缘延伸有第一延伸部126,且第 二上盖板13侧边缘也延伸有第二延伸部136,当第一上盖板12及第 二上盖板13覆盖于容置槽110上并互相卡制时,第一延伸部126及 第二延伸部136可插入容置槽110而靠合于容置槽110的内壁,加强 对第一上盖板12及第二上盖板13的固定效果,并将容置槽110边缘 与二上盖板12、 13之间的缝隙封闭。外盒体100的材质可选用具有 纸槽结构的纸板,例如瓦楞纸等,可达到高度缓冲、防撞的功效,进而有效确保瓦楞纸所包覆产品的完整,其中构成瓦楞纸的片体的材质 为再生纸浆,且可回收再利用。参见图2,本技术的环保包装盒中采用两个内衬体第一内 衬体200和第二内衬体300的实施例,。第一内衬体200和第二内衬 体300是容置于在容置槽110内,为并列配置,其轮廓恰可配合容置 槽110中的空间,使第一内衬体200和第二内衬体300分别与容置槽 IIO形成紧配关系,使其被固定于容置槽110中不会晃动。其内衬体 的个数并不局限于二个,也可采用一个或是多个内衬体的配置。第一 内衬体200的顶面,形成有第一凹槽210,第一凹槽210的开口至少 一侧边缘延伸形成固定片212,当有对象被置入第一凹槽210中时, 固定片212可卡制在对象上方,借此可使对象固定在第一凹槽210中 而不脱落。第二内衬体300的顶面形成二第二凹槽310,分别用以放 置不同对象,第二凹槽310的开口的侧边缘,也有固定片312以避免 对象脱落。第一内衬体200和第二内衬体300分别由纸,例如瓦楞纸 所制成,利用纸槽结构的缓冲,可以保护固定在第一凹槽210和第二 凹槽310中的对象受到冲击。且可保留瓦楞纸的条纹面400,形成复 数个凹凸的条纹,并使条纹面400位于第一内衬体200及第二内衬体 300的外表面形成装饰效果。将瓦楞纸折成立体形状后,第一内衬体 200及第二内衬体300中的凹槽212、 312下方,可形成第一容设空 间220及第二容设空间320,用来容置额外的对象。本技术的各内衬体的凹槽及容设空间的数目并不局限一个 或二个,可视所需要包装的对象数目及外观轮廓,来设置不同数目及 不同形态的凹槽。此外,可在凹槽的边缘开设缺口,已方便对象取出。 如在第一内衬体200的第一凹槽210中相对于固定片212的另一侧边 缘上,形成有一缺口214,用来方便使用者在第一凹槽210中拿取产 品时,将手指插入缺口214内施力,将产品由第一凹槽210内取出。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盒包括外盒体(100),所述外盒体(100)内设置有容置槽(110),所述容置槽(110)的开口相对的二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盖板(12)和第二上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盒包括外盒体(100),所述外盒体(100)内设置有容置槽(110),所述容置槽(110)的开口相对的二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盖板(12)和第二上盖板(13),所述第一上盖板(12)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凸部(122)及第一凹部(124),所述第二上盖板(13)的外侧边缘上对应第一上盖板(12)设置有可将第一凸部(122)压合的第二凹部(134)以及与第一凹部(124)压合的第二凸部(132),所述外盒体(100)的容置槽(110)内设置有与容置槽(110)紧配合的内衬体(200),所述内衬体(200)的顶面设置有凹槽(2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凌陈淮琰
申请(专利权)人: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