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411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8:41
一种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由大拇指指壳(1)、减速电机(2)、大拇指蜗杆箱(3)、大拇指蜗杆(4)、大拇指蜗轮(5)、大拇指支架轴(6)、旋转蜗杆(7)、大拇指旋转轴(8)、旋转蜗轮(9)、旋转减速电机(10)、旋转蜗杆箱(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电机(2)带动大拇指蜗杆(4)和大拇指蜗轮(5)啮合,旋转减速电机(10)带动旋转蜗杆(7)和旋转蜗轮(9)啮合,使旋转蜗轮(9)绕大拇指旋转轴(8)作圆周运动,带动大拇指支架轴(6)在垂直于四指运动方向的平面内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长度可调,安装方便,可适用不同手型、重量较轻的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肌电、电动控制仿生假手
,具体是指一种实用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假肢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假肢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具有抓握功能的假手技术已经很成熟和大量生产,给上肢残缺者安装这种功能假手最典型的是牵引式假手、肌电控制式假手、电动控制式假手,这几类假手有个共同特点:五个手指只有一个自由度,即大拇指相对于另外四指张开、闭合。这种单一的动作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假肢又进一步发展到从由单个电机驱动,五个手指只能简单联动,只能做简单的张闭功能,到由五个或五个以上电机控制,五个手指具有关节且都能单独动作,还能够组合动作,能进行各种复杂的动作,在功能方面更接近人体正常手。这种五指能单独运动的假手俗称仿生手。目前这种仿生手大拇指一般是只能在相对于四指运动方向平面内作运动,在垂直于四指运动平面内动作只能被动扳动,在使用上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手大拇指,大拇指既能在相对于四指运动方向平面内作运动,又能在垂直于四指运动平面内动作,更加方便患者对假手的控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由大拇指指壳、减速电机、大拇指蜗杆箱、大拇指蜗杆、大拇指蜗轮、大拇指支架轴、旋转蜗杆、大拇指旋转轴、旋转蜗轮、旋转减速电机、旋转蜗杆箱组成,减速电机和旋转减速电机分别通过螺纹与大拇指蜗杆箱和旋转蜗杆箱连接,减速电机和旋转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分别通过电机连接件与大拇指蜗杆和旋转蜗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电机带动大拇指蜗杆和大拇指蜗轮啮合,使大拇指蜗杆绕大拇指蜗轮轴作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大拇指指壳绕大拇指蜗轮轴作旋转运动,旋转减速电机带动旋转蜗杆和旋转蜗轮啮合,使旋转蜗轮绕大拇指旋转轴作圆周运动,带动大拇指支架轴在垂直于四指运动方向的平面内运动。所述的大拇指蜗杆箱有轴承座孔1、卡簧槽I以及螺纹孔I,大拇指蜗杆两端通过轴承和卡簧安装在大拇指蜗杆箱上;所述的旋转蜗杆箱有轴承座孔II和卡簧槽II以及螺纹孔II,旋转蜗杆两端通过轴承和卡簧安装在旋转蜗杆箱上。所述的大拇指支架轴和大拇指蜗轮通过销子连接为整体,在大拇指支架轴的平面上开有腰形孔,大拇指蜗杆箱绕大拇指蜗轮作圆周运动,大拇指支架轴再通过圆孔和大拇指旋转轴连接形成一体。所述的大拇指支架轴和大拇指旋转轴通过旋转孔连接成一体,大拇指旋转轴通过键槽和旋转蜗轮装配后装入旋转蜗杆箱内。本技术,结构简单,长度可调,安装方便,可适用不同手型、重量较轻的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蜗杆箱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旋转蜗杆箱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支架轴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旋转轴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其特征的组成包括:大拇指指壳1、减速电机2、大拇指蜗杆箱3、大拇指蜗杆4、大拇指蜗轮5、大拇指支架轴6、旋转蜗杆7、大拇指旋转轴8、旋转蜗轮9、旋转减速电机10、旋转蜗杆箱11。由图2知,是本技术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蜗杆箱主视图。减速电机2与大拇指蜗杆箱上螺纹孔3-1连接,大拇指蜗杆两端通过轴承装在大拇指蜗杆箱3-2内,卡簧装在大拇指蜗杆箱3-3内,轴向定位大拇指蜗杆4的轴向移动。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电机连接件和大拇指蜗杆4连接,大拇指蜗轮5通过大拇指蜗轮轴装在大拇指蜗杆箱3-5内和大拇指蜗杆4啮合,限位销轴装在大拇指蜗轮箱3-4内限制大拇指蜗轮5、大拇指蜗杆4啮合旋转角度,接通电源后减速电机2带动大拇指蜗轮5和大拇指蜗杆4的啮合运动,从而带动大姆指壳I的运动。由图3知,是本技术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旋转蜗杆箱主视图。旋转减速电机10与旋转蜗杆箱上螺纹孔11-1连接,旋转蜗杆7两端通过轴承装在蜗杆箱11-2内,卡簧装在旋转蜗杆箱11-3内,轴向定位旋转蜗杆7的轴向移动,旋转减速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电机连接件和旋转蜗杆7连接,旋转蜗轮5通过大拇指旋转轴8装在旋转蜗杆箱11-4内和旋转蜗杆7啮合,接通电源后旋转减速电机10带动旋转蜗轮9和旋转蜗杆7的啮合运动,从而带动大拇指支架轴6的运动,在旋转蜗杆箱上装有限位块,起到限位大拇指支架轴的运动角度的作用。由图4知,是本技术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支架轴主视图。大拇指支架轴6和大拇指蜗轮5通过销子组成整体,在平面上开有腰形孔6-1,大拇指蜗杆箱3绕大拇指蜗轮5作圆周运动,限位销穿过腰形孔6-1起到大拇指蜗杆箱3的限位作用,大拇指支架轴6通过圆孔6-2和大拇指旋转轴8连成整体。由图5知,是本技术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旋转轴立体图。大拇指支架轴6和大拇指旋转轴8通过旋转孔8-1连接成一体,大拇指旋转轴8通过键槽8-2和旋转蜗轮9装配后装入旋转蜗杆箱11-4内。在此说明书中,本技术已对照其特定的实施实例作了具体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主权项】1.一种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由大拇指指壳(I)、减速电机(2)、大拇指蜗杆箱(3)、大拇指蜗杆(4)、大拇指蜗轮(5)、大拇指支架轴(6)、旋转蜗杆(7)、大拇指旋转轴(8)、旋转蜗轮(9 )、旋转减速电机(10 )、旋转蜗杆箱(11)组成,减速电机(2 )和旋转减速电机(10 )分别通过螺纹与大拇指蜗杆箱(3)和旋转蜗杆箱(11)连接,减速电机(2)和旋转减速电机(10)的输出轴分别通过电机连接件与大拇指蜗杆(4)和旋转蜗杆(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电机(2)带动大拇指蜗杆(4)和大拇指蜗轮(5)啮合,使大拇指蜗杆(4)绕大拇指蜗轮轴作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大拇指指壳绕大拇指蜗轮轴作旋转运动,旋转减速电机(10)带动旋转蜗杆(7)和旋转蜗轮(9)啮合,使旋转蜗轮(9)绕大拇指旋转轴(8)作圆周运动,带动大拇指支架轴(6 )在垂直于四指运动方向的平面内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拇指蜗杆箱(3)有轴承座孔I (3-2)、卡簧槽I (3-3)以及螺纹孔I (3-1),大拇指蜗杆(4)两端通过轴承和卡簧安装在大拇指蜗杆箱(3)上;所述的旋转蜗杆箱(11)有轴承座孔II (11-2)、卡簧槽II (11-3)以及螺纹孔II (11-1),旋转蜗杆(7)两端通过轴承和卡簧安装在旋转蜗杆箱(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拇指支架轴(6 )和大拇指蜗轮(5 )通过销子连接为整体,在大拇指支架轴(6 )的平面上开有腰形孔(6-1),大拇指蜗杆箱(3)绕大拇指蜗轮(5)作圆周运动,大拇指支架轴(6)通过圆孔(6-2)和大拇指旋转轴(8)连接形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拇指支架轴(6)和大拇指旋转轴(8)通过旋转孔(8-1)连接成一体,大拇指旋转轴(8)再通过键槽(8-2 )和旋转蜗轮(9 )装配后装入旋转蜗杆箱(11-4 )内。【专利摘要】一种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由大拇指指壳(1)、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二维仿生手大拇指,由大拇指指壳(1)、减速电机(2)、大拇指蜗杆箱(3)、大拇指蜗杆(4)、大拇指蜗轮(5)、大拇指支架轴(6)、旋转蜗杆(7)、大拇指旋转轴(8)、旋转蜗轮(9)、旋转减速电机(10)、旋转蜗杆箱(11)组成,减速电机(2)和旋转减速电机(10)分别通过螺纹与大拇指蜗杆箱(3)和旋转蜗杆箱(11)连接,减速电机(2)和旋转减速电机(10)的输出轴分别通过电机连接件与大拇指蜗杆(4)和旋转蜗杆(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电机(2)带动大拇指蜗杆(4)和大拇指蜗轮(5)啮合,使大拇指蜗杆(4)绕大拇指蜗轮轴作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大拇指指壳绕大拇指蜗轮轴作旋转运动,旋转减速电机(10)带动旋转蜗杆(7)和旋转蜗轮(9)啮合,使旋转蜗轮(9)绕大拇指旋转轴(8)作圆周运动,带动大拇指支架轴(6)在垂直于四指运动方向的平面内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丹琦杨东庆张志敏林起彪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假肢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