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启明专利>正文

瓶体封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57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体封盖,主要包括有瓶口套、旋转帽、内套及外盖等部分,其中该瓶口套固定于预设瓶体或容器的瓶口,且于该瓶口套顶端设有一具外螺纹的外套管,并于该外套管内设有一中空的锥凸部,于该锥凸部周缘设有复数镂空的流孔,旋转帽以一内螺纹螺合于瓶口套的外螺纹,于该旋转帽中央设有一底部呈锥状口的流道,而旋转帽的外周缘则设有复数轴向延伸的凸肋,内套呈帽形并与瓶口套形成一无法脱离的钩持结合,其内周缘设有复数导槽可供前述旋转帽的凸肋伸入滑移,而内套顶面中央设有一贯孔对应于旋转帽的流道,外盖粘合于内套的外周缘,其顶面中央设有一易于破裂的冲压线对应于内套的贯孔,藉由内套(外盖)连动旋转帽转动,可使该旋转帽与内套经由螺纹产生相对的位移,使该旋转帽的锥状口可改变阻隔流孔的状态,可达到易于重复开启而又可确保密封状态的功效,同时,当流道向外凸伸出内套的贯孔时,即可抵顶外盖的冲压线而使之破裂,可达到易于辨视开封状态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体封盖,特别涉及一种易于辨视密封(未开封)状态,且于开封后仍可保持极佳的封闭效果,以使瓶体内的封存物具有极佳的保存环境的瓶体封盖。
技术介绍
习见的瓶体封盖结构,有一般常见于塑胶或PE材质的瓶体的瓶口周缘设置外螺纹,并以一具内螺纹的金属盖直接螺合于该瓶口的外螺纹上(即一般常见的保特瓶盖),利用塑胶或PE材质具一定程度弹性变形的特征,可达到颇佳的气密效果,且由于其结构简易、成本低廉,已广泛应用于低价的液态饮料的产品包装;然而,上述此种瓶体封盖结构其应用于质软且具弹性变形特征的瓶体(如塑胶或PE)材质方可达到较佳的气密效果,若以之应用于质硬无法变形(如玻璃、金属等具较高贵质感)材质的瓶体或容器,则无法产生预设的密封功能,因此,有其适用范围上的限制。另有直接于玻璃等质硬不易变形的瓶体或容器的瓶口上压合一金属盖,利用该金属盖周缘产生的皱折夹合包覆于瓶口,即一般常见的啤酒瓶盖,其亦具有极佳的气密(密封)效果;然而,此种结构其于开启时需藉助特定的开启工具即开瓶器,且于开启后该金属瓶盖即变形而无法保持气密,适用于单次使用或极短暂保存时间的瓶体、容器。再有如香槟饮料的瓶体,其是以适形的软木塞充填于玻璃瓶的瓶口,其亦可达到一定程度极佳的密封保存效果;但相同的,其开启亦需藉助特定的开启工具即软木塞开瓶器,且于开启后不但软木塞不易塞回瓶口,且该软木塞亦易有破碎的情形,致使降低饮料的保存功能,此亦该软木塞瓶盖应用上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瓶体封盖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易于辨视密封(未开封)状态,且于开封后仍可保持极佳的封闭效果,以使瓶体内的封存物具有极佳的保存环境的瓶体封盖。本技术是在预设瓶体或容器的瓶口紧密夹固一瓶口套,该瓶口套顶端设有一具外螺纹的外套管,并于该外套管内设有一相同中心且中空的锥凸部,于该锥凸部周缘设有复数镂空的流孔,而于瓶口套的外周缘则可以一具内螺纹的旋转帽螺合,于该旋转帽中央设有一流道,且于该流道下方设成一配合锥凸部的锥状口,而旋转帽的外周缘则设有复数沿轴向延伸的凸肋,可伸入于一帽形内套内周缘预设的导槽内形成滑移,该内套顶面中央设有一贯孔对应于旋转帽的流道,而内套底侧开口内缘设有挡止凸缘,可夹合于瓶口套外周缘预设的外环凸缘而形成一无法脱离的钩持状态,使用时,转动该内套连动旋转帽,利用该旋转帽与内套经由螺纹产生相对的位移,使该旋转帽可改变以锥状口套合于瓶口套的锥凸部而阻隔流孔的状态,藉以达到一易于重复开启而又可确保密封状态的瓶体封盖。另外,本技术可于内套外另套合一外盖,于该外盖顶面中央设有一易于破裂的冲压线对应于内套的贯孔,利用该旋转帽而产生远离瓶口套的开启动作时,其流道即可向外凸伸出内套的贯孔而抵顶外盖的冲压线使之破裂,藉由该无法复原的冲压线而表达开封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开封动作示意图。图4为瓶体内液体流出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作开封后再封闭保存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有瓶口套1、旋转帽2、内套3及外盖4等部分,其中该瓶口套1呈一管状,其中段外周缘设有一外环凸缘15,而于一端设有一具外螺纹111的外套管11,并于外套管11内设有一中空的锥凸部12,于该锥凸部12周缘设有复数镂空的流孔121,于瓶口套1中段内缘则设有一环状容置室13,于该环状容置室13旁侧则设有一内环凸缘14,以该环状容置室13套合于瓶体5的瓶口51外侧外环凸缘52,配合该内环凸缘14挡止于外环凸缘52下缘,可使瓶口套1稳固定位于瓶体5的瓶口51上,再以一防漏垫圈53垫置于瓶口51与瓶口套1之间,可使瓶口套1与瓶体5间保持一具气密的结合,又由该内环凸缘14向另一端设有复数平行延伸的肋条141,可束合于瓶体5的瓶口51外周缘,避免瓶口套1与瓶体5间产生相互转动,旋转帽2内周缘设有一内螺纹22,可供螺合于瓶口套1的外螺纹111,于该旋转帽2中央设有一贯通的流道23,该流道23并于旋转帽2内延伸一逐渐扩张的锥状口231,而旋转帽2的外周缘则设有复数轴向延伸的凸肋21,内套3呈一帽盖状,其内周缘设有复数轴向延伸的导槽33,可供前述旋转帽2的凸肋21伸入滑移,而内套3顶面中央设有一贯孔31对应于前述旋转帽2的流道23,又内套3底侧开口内缘设有复数挡止凸缘32,可钩持于瓶口套1的外环凸缘15而形成一无法脱离的钩持状态,外盖4粘合于内套3的外周缘,其顶面中央设有一易于破裂的冲压线41对应于内套3的贯孔31。请参阅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于使用时,以手握持外盖4转动,利用其经由内套3连动旋转帽2同步转动,可使该旋转帽2经由螺纹产生与内套3相对的前后位移,使该旋转帽2的锥状口231可改变阻隔流孔121的状态,当首次使用时,旋转帽2由封闭状态转动而向外滑移,可以流道23顶侧穿过内套3的贯孔31而将外盖4的冲压线41向外顶出形成一脱离部411,如图3所示,利用该无法复原的脱离部411而形成一易辨别的开封状态,此时,旋转帽2的锥状口231与瓶口套1的锥凸部12间具有一适当间距,瓶体5内的液体可经由流孔121穿过该瓶口套1、旋转帽2间的缝隙而由流道23向外流出,如图4所示;而若反转外盖4,则可经由内套3连动旋转帽2反转,此时,旋转帽2的锥状口231可迫紧于瓶口套1的锥凸部12周缘以阻隔流孔121,使该瓶体5内的液体无法向外流出而可紧密封存,如图5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瓶体封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瓶口套,呈一管状,其一端设有一具外螺纹的外套管,并于该外套管内设有一中空的锥凸部,于该锥凸部周缘设有复数镂空的流孔,而瓶口套中段内缘则设有一内环凸缘,可束合于一瓶体的瓶口而形成定位;一旋转帽,内周缘设有一内螺纹,可螺合于前述瓶口套的外螺纹,于该旋转帽中央设有一凸伸且贯通的流道,该流道并向旋转帽内延伸一逐渐扩张的锥状口,而旋转帽的外周缘则设有复数轴向延伸的凸肋;一内套,呈一帽盖状,与前述瓶口套形成一无法脱离的钩持结合,其内周缘设有复数轴向延伸的导槽,可供前述旋转帽的凸肋伸入滑移,而内套顶面中央设有一贯孔对应于前述旋转帽的流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体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的外周缘可结合一外盖,该外盖顶面中央设有一易于破裂的冲压线对应于内套的贯孔,藉由该流道向外凸伸出内套的贯孔时即可抵顶外盖的冲压线而使之破裂,可达到易于辨视已开封状态的效果。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瓶体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口套的中段外周缘设有一外环凸缘,而于内套的开口内缘则设有挡止凸缘,利用该挡止凸缘钩持于瓶口套的外环凸缘,可形成一具相互枢转但无法脱离的钩持状态。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瓶体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口套由内环凸缘向开口端设有复数平行延伸的肋条,可束合于瓶体的瓶口外周缘,利用各肋条束合抵顶于瓶口外周缘,可防止瓶口套与瓶体间产生相互转动的情形,以确保紧密的结合。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体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口套由内环凸缘向开口端设有复数平行延伸的肋条,可束合于瓶体的瓶口外周缘,利用各肋条束合抵顶于瓶口外周缘,可防止瓶口套与瓶体间产生相互转动的情形,以确保紧密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体封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瓶口套,呈一管状,其一端设有一具外螺纹的外套管,并于该外套管内设有一中空的锥凸部,于该锥凸部周缘设有复数镂空的流孔,而瓶口套中段内缘则设有一内环凸缘,可束合于一瓶体的瓶口而形成定位;一旋转 帽,内周缘设有一内螺纹,可螺合于前述瓶口套的外螺纹,于该旋转帽中央设有一凸伸且贯通的流道,该流道并向旋转帽内延伸一逐渐扩张的锥状口,而旋转帽的外周缘则设有复数轴向延伸的凸肋;一内套,呈一帽盖状,与前述瓶口套形成一无法脱离的钩持结合, 其内周缘设有复数轴向延伸的导槽,可供前述旋转帽的凸肋伸入滑移,而内套顶面中央设有一贯孔对应于前述旋转帽的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启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