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永国专利>正文

多腔饮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56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腔饮料瓶。瓶体的轴向上由隔板分隔成两个或者三个腔体,瓶的上部有一个上底,将瓶壁及腔体之间密封,上底上相对于每个腔体设有一个通气管和吸管,通气管与腔体连通,下端一直到瓶底部,通气管壁和吸管壁与上底间密封,吸管上端套有一个能密封通气管的封帽,瓶体的上边缘高于上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设置两个或三个腔体为最佳,可同时盛装两种以上的饮料,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饮料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饮料瓶。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形式的饮料瓶都只能盛装一种饮料,消费者一次只能喝一种口味的饮料,若要喝两种饮料就要买两瓶,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会这样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盛装两种或两种以上饮料的多腔饮料瓶。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个圆柱形瓶体7和瓶盖1,其特征在于瓶体的轴向上由隔板6分隔成两个或者三个腔体8,瓶的上部有一个上底5,将瓶壁及腔体之间密封,上底上相对于每个腔体设有一个通气管4和吸管2,通气管与腔体连通,吸管直立时上端口高于瓶体的上边缘,下端一直到瓶底部,通气管壁和吸管壁与上底间密封,吸管上端套有一个能密封通气管的封帽3,瓶体的上边缘高于上底。不同的饮料被装在各自的腔体中,封帽密封通气管的同时,吸管弯折角小于90°,弯折的吸管被处于密封状态。饮用时,打开封帽,吸管折角也同时大于90°,吸管畅通,通过吸管吸吮饮料。本技术以设置两个或三个腔体为最佳,可同时盛装两种以上的饮料,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饮料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为两个腔体,为便于说明结构,左侧腔体处于打开状态,右侧腔体处于密封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两腔体的饮料瓶。瓶体由塑料制成,瓶体高度200毫米,直径60毫米,隔板高160毫米,通气管高度10毫米,直径5毫米。上底外吸管长60毫米,封帽套上吸管上。上盖与瓶外缘螺纹结合。权利要求1.多腔饮料瓶,包括一个圆柱形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瓶体的轴向上由隔板分隔成两个或者三个腔体,瓶的上部有一个上底,将瓶壁及腔体之间密封,上底上相对于每个腔体设有一个通气管和吸管,通气管与腔体连通,吸管直立时上端口高于瓶体的上边缘,下端一直到瓶底部,通气管壁和吸管壁与上底间密封,吸管上端套有一个能密封通气管的封帽,瓶体的上边缘高于上底。专利摘要多腔饮料瓶。瓶体的轴向上由隔板分隔成两个或者三个腔体,瓶的上部有一个上底,将瓶壁及腔体之间密封,上底上相对于每个腔体设有一个通气管和吸管,通气管与腔体连通,下端一直到瓶底部,通气管壁和吸管壁与上底间密封,吸管上端套有一个能密封通气管的封帽,瓶体的上边缘高于上底。本技术以设置两个或三个腔体为最佳,可同时盛装两种以上的饮料,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饮料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文档编号B65D1/04GK2685283SQ20042001173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林永国 申请人:林永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腔饮料瓶,包括一个圆柱形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瓶体的轴向上由隔板分隔成两个或者三个腔体,瓶的上部有一个上底,将瓶壁及腔体之间密封,上底上相对于每个腔体设有一个通气管和吸管,通气管与腔体连通,吸管直立时上端口高于瓶体的上边缘,下端一直到瓶底部,通气管壁和吸管壁与上底间密封,吸管上端套有一个能密封通气管的封帽,瓶体的上边缘高于上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林永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