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抗震防松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218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抗震防松螺母,包括螺母,螺母加工有连接螺纹,所述螺母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的壁体开有随弹性垫圈的上端部受压而产生压合变形的弹性压合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螺母的端部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了常规弹簧垫圈所达到的防止螺栓连接时出现松动的现象,避免在螺母的端部放置弹簧垫圈,减少了该位置的空间占据现象,保证了螺栓与螺母连接时具有足够的有效长度,进而保证了螺栓与螺母的连接强度,同时使得螺栓连接时具有弹性抗震防松作用,无需另外增加弹性垫圈,不缩短螺栓与螺母连接的有效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特别涉及一种弹性抗震防松螺母,在汽车轮胎、机械紧固等领域中广泛应用解决易松动的螺栓、螺母连接之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出现了一种组合式螺母,其包括螺母和活动垫圈,活动垫圈的轴向一端与螺母的轴向一端活动套接并铆合在一起,且活动垫圈与螺母可相对旋转,通过此活动垫圈使螺母在旋转时螺母不分左旋或右旋螺栓,均可通用。然而,此种组合式螺母,普遍存在着螺母与活动垫圈的接触面积较小,使螺母的承受力较小,从而造成螺母易松动和脱落或螺杆易被拧断的问题,其具体结构如2009年12月02日申请的一种螺母(申请号200920264486.4,通过该技术专利可得知,以螺母与活动垫圈相铆合的一端为铆合端,该活动垫圈的铆合端设有向螺母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段,该第一连接段依次具有其外径与活动垫圈的外径相同的中空第一柱状段和向螺母方向渐缩的第一喇叭段,螺母的铆合端具有设有向活动垫圈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段,该第二连接段依次具有向活动垫圈方向渐扩的第二喇叭段和其外径与第二喇叭段的最大外径相同的第二柱状段,第二柱状段的外径与第一喇叭段的最小外径相同,该第二连接段套入第一连接段内,且第一喇叭段相适配地贴设在第一喇叭段外,实现活动垫圈与螺母的铆合。此种活动垫圈与螺母的铆合方式使螺母与活动垫圈的接触面处的外径与螺母第二柱状段的外径相同,而活动垫圈的第一柱状段的外径较螺母第二柱状段的外径大,这就造成活动垫圈与螺母的相接触部位的外径无法与组合式轮胎螺母最大外径的部位(即活动垫圈的第一柱状段部位相同,接触面积较小,整体设计较为不合理。为了克服上述组合式轮胎螺母所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ZL2014205377141公开了一种加强型轮胎螺母,它在在螺母端部设置活动垫圈,并在螺母上设置喇叭段,同时在活动垫圈的内孔设置上缩径孔段、喇叭孔段和下扩径孔段等技术结构。该技术方案大大增大了螺母与活动垫圈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螺母的承受力,避免了传统螺母的承受力小而造成螺母易松动和脱落或螺杆易被拧断的问题。然而,上述专利技术所制得的螺母在使用过程中,该螺母没有多拧紧的螺栓施加顶紧力,为了进一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螺栓松动的现象,往往需要在螺杆上套入位于活动垫圈端面的弹性垫圈,以向拧紧的螺栓施加向外的顶紧力。同时,该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动垫圈已经是有一定厚度,增加弹性垫圈后使得螺母的活动垫圈位置增厚,并且,缩短了螺栓与螺母的螺纹部分的连接有效长度,降低了螺栓与螺母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抗震防松螺母,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加强型轮胎螺母不具有弹性垫圈的预紧力的技术问题,使得螺栓连接时具有弹性抗震防松作用,无需另外增加弹性垫圈,不缩短螺栓与螺母连接的有效长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弹性抗震防松螺母,包括螺母,螺母加工有连接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的壁体开有随弹性垫圈的上端部受压而产生压合变形的弹性压合槽。进一步来说,上述的弹性抗震防松螺母,所述弹性垫圈包括左半圈和右半圈,所述左半圈和和右半圈的壁体均开有弹性压合槽。进一步来说,上述的弹性抗震防松螺母,所述左半圈和和右半圈的均为逐渐升高的环状端面,左半圈的环状端面的高端部连接右半圈环状端面的低端部,右半圈的环状端面的高端部连接左半圈环状端面的低端部。进一步来说,上述的弹性抗震防松螺母,所述左半圈和和右半圈的壁体上的弹性压合槽的开口间隙均是沿环状端面逐渐升高方向而自小变大。进一步来说,上述的弹性抗震防松螺母,所述弹性压合槽贯穿了弹性垫圈的壁体。进一步来说,上述的弹性抗震防松螺母,所述弹性垫圈的轴向末端固定设置在螺母的轴向端面上。或者,所述弹性垫圈的轴向末端活动旋转地与螺母的轴向端面活动铆合在一起,期间,所述螺母的上部设有由下而上渐扩的喇叭段,此喇叭段的上端面上延伸设有外径与喇叭段外径相同的柱状段,所述柱状段的上端面延伸设有缩径柱环,所述缩径柱环的内侧面下部呈由下而上向外渐扩的倾斜面,所述弹性垫圈的内孔具有由下而上分布的下缩径孔段、喇叭孔段和上扩径孔段,上述喇叭孔段的下部孔径与所述下缩径孔段孔径相同,所述喇叭孔段的上端孔径与所述上扩径孔段孔径相同,上述柱状段的上端部与上述弹性垫圈的下端面相接,且上述缩径柱环伸入所述弹性垫圈内,所述缩径柱环与是述弹性垫圈的下缩径孔段和喇叭孔段相贴铆合在一起。进一步来说,上述的弹性抗震防松螺母,所述的弹性垫圈的外径为48cm,上述下缩径孔段的孔径为30cm,上述上扩径孔段的孔径为33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螺母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垫圈,弹性垫圈的壁体开有随弹性垫圈的上端部受压而产生压合变形的弹性压合槽,当螺栓拧入该螺母时,螺栓挤压弹性垫圈,弹性垫圈由于弹性压合槽的变形产生向外的反作用力,进而对连接在螺母的螺纹上的螺栓施加一定的顶紧力,螺栓因此不会产生松动现象。本技术通过对螺母的端部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了常规弹簧垫圈所达到的防止螺栓连接时出现松动的现象,避免在螺母的端部放置弹簧垫圈,减少了该位置的空间占据现象,保证了螺栓与螺母连接时具有足够的有效长度,进而保证了螺栓与螺母的连接强度。同时,本技术由于在螺母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垫圈,弹性垫圈的壁体开有随弹性垫圈的上端部受压而产生压合变形的弹性压合槽,使得弹性垫圈具有了弹簧减震效果,使得螺母和螺栓连接后起到较好的抗震、防松作用,延长了螺栓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由于螺母柱状段上的缩径柱环与活动垫圈的内侧壁铆合在一起,使螺母与活动垫圈采用内铆合的方式,利用此内铆合方式使螺母与活动垫圈铆合后螺母的柱状段与活动垫圈完全重合接触,使螺母与活动垫圈的接触部位处的外径与活动垫圈的外径相同,这样在活动垫圈外径相同的前提下,螺母与活动垫圈的接触部位处的外径比传统的螺母与活动垫圈的接触部位处的外径大,大大增大了螺母与活动垫圈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螺母的承受力,避免了传统螺母的承受力小而造成螺母易松动和脱落或螺杆易被拧断的问题,整体设计上较为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中:1、螺母;11、喇叭段;12、柱状段;13、缩径柱环;2、活动垫圈;21、下缩径孔段;22、喇叭孔段;23、上扩径孔段;3、弹性压合槽;31、环状端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弹性抗震防松螺母,包括螺母1,螺母I加工有连接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I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垫圈2,所述弹性垫圈2的壁体开有随弹性垫圈2的上端部受压而产生压合变形的弹性压合槽3。当螺栓拧入该螺母I时,螺栓挤压弹性垫圈2,弹性垫圈2由于弹性压合槽3的变形产生向外的反作用力,进而对连接在螺母I的螺纹上的螺栓施加一定的顶紧力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抗震防松螺母,包括螺母(1),螺母(1)加工有连接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垫圈(2),所述弹性垫圈(2)的壁体开有随弹性垫圈(2)的上端部受压而产生压合变形的弹性压合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力泰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