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福权专利>正文

可利于撷取桶底存品的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16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利于撷取桶底存品的桶罐,由一桶罐及两封盖所组成,其中,桶罐为中空筒形状,桶罐两端均具有开口结构,桶罐呈相通状态,并于桶罐各开口的边缘设有闭合结构,通过桶罐各开口配合封盖上的密合结构桶罐各端开口均设有封盖;一端封盖为桶罐的顶端,另一封盖形成为桶罐的底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先前储存于桶内的固体粉粒类物品,如麦、米、豆、咖啡等于即将用尽而后续添入新物时,即可倒置该桶罐恰使桶内的旧物位于桶罐顶部,以提供方便的先将先前储存桶内的旧物取用,防止旧物的储藏超过保存期限。(*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利于撷取桶底存品的桶罐。众所周知,利用桶子或瓶罐中储藏物品乃为人们或厂商长久以来的传统习惯,例如使用一塑胶桶集中储藏麦、米、豆类等食物,或储存药品、化学品等类之物品,以提供方便勺取。但人们通常不会等待储存于该桶内的物品完全取尽时,才重新桶内添加同类物品,而是在先前储存的旧有物品即将用尽时,马上又接续的加入新鲜物品;一般而言,此时即必须先将桶底剩余的旧物完全取出,而在桶内倒入新物后,再将先前旧物置于桶子上层仅先予取用。但是,一般人因嫌弃此种更换手续麻烦,而直接于桶内放入新物品;于是,便产生先前剩余在桶子底部的旧物被后续加入新物覆盖的事情,导致无法勺取桶底剩余的旧有物;而且,这种情况反复实施多次时,往往导致桶底的旧物储存藏过久,如上所述该物品倘为麦、米、豆类等食物,业已超过保存期限,因此人们往往误食过节期的食品而不自如。尤其,近来提倡环保包装的意识渐盛,利用旧罐子盛装新食物仍常有之事,如奶粉、咖啡、砂糖等等均改为经济环保包装,若此,一般人更容易在不注意情况下,使用到超过保存期限的食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于撷取桶底存品的桶罐,藉此让人们可直接在桶内添入新食品或具有保存期限的物品时,仍可方便的将位于桶底的旧物取出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利于撷取桶底存品的桶罐,是包括一桶罐及两封盖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桶罐为一中空筒形状,桶罐两端均具有开口结构,桶罐呈相通状态,并于桶罐各开口的边缘处设有闭合结构,桶罐各开口分别配合封盖上的密合结构,桶罐各端开口均设有一封盖;一端封盖为桶罐的顶端,另一封盖为可翻转倒置桶罐而撷取桶底的物品的桶罐的底部。各开口边缘处为凹齿状。该桶罐及封盖于一侧设一枢接结构。该桶罐各开口的闭合结构设为拉扣装置。该桶罐设有脚架。该脚架是具有管体所弯折而成的一底座,底座两侧分别竖设有圆管所折成的三角架,并于三角架端部设一枢接座,于两枢接座中间设一环框,并由两枢接座外部将环框两侧螺合,环框设于两枢接座中间。该脚架的环框供快卸螺栓螺设的螺孔周围设有齿形状与该枢接座契合。该脚架设有两侧着地件,并于该着地件上设有弧形片,于弧形片上装设高度调整件,绑系于桶罐外周的调整带分别连接上述高度调整件,脚架的着地件前后端设有宽度调整件。该封盖表面装设日期显示装置;该装置用中央轴的一端连接封盖,另一端连接固定一小直径面板,在面板与封盖之间分层设有活动的年轮、月轮及日轮,在封盖与各层的相对应位置设有透孔。通过本技术可利于撷取桶底存品的桶罐,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本技术主要是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储藏固体粉粉类且具有保存期限的物品的桶罐结构设计,该桶罐两端均具有开口,且各均配合一封盖,藉由桶罐双开口及封盖的结构设计,当在桶罐中后续添入固体粉粒类新物品时,即方便的翻转倒置该桶罐,使桶罐底的旧物品恰位于上方,并开起封盖利于撷取先前位于桶罐底的旧物,防止先前储存的旧物保存过期。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状态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闭合结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闭合结构另一实施例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桶罐与脚架的组合状态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脚架的枢接座部组合剖面图6是本技术于添加物料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翻转倒置的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桶罐配合脚架调整倾斜角度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与另一种可调整脚架实施例的组合状态图;图10是本技术进一步在封盖装设日期显示装置的实施例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可利于撷取桶底存品的桶罐,主要包括一桶罐1及两封盖2所组成,其中桶罐1采取塑胶类、金属类玻璃陶瓷等材质构成,而外形可为圆筒形或矩形等,主要特征是桶罐1呈两端均具有开口的相通状结构,并可选定各开口的边缘处设有闭合结构11,藉由该闭合结构11分别使封盖2的密合结构21,使桶罐1两端开口均设有一封盖2;若此,即可以双端均具有封盖2的桶罐1结构,提供使用者自由选定一端封盖2为该桶罐1的顶端,恰使另一封盖2形成为桶罐的底部,以在桶罐1盛装物品。本技术该桶罐1闭合结构11(参阅图1所示)可使各开口边缘处形成凹齿状,而令封盖2密合结构21形成为圆周处的凸齿状;藉此,即可由封盖2凸齿状密合结构21恰迫紧桶罐1凹齿状闭合结构11,达成稳固密封并可施拉力开起双端均具有开口的桶罐。(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桶罐1′及两端封盖2′亦可采取一般已知的翻掀式组合状态,于选定侧设一枢接结构12′,且令桶罐1′其两端的闭合结构11′构成为已知的拉扣装置,配合环设于封盖2′侧缘一金属环22′所折凸出的闭合结构11′,以达成两端密封效果并可随意开启,此为已知技术故不赘言。由上所述,可见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仍在于桶罐1的双开口配合二封盖2的结构,至于其扣事装置仍可利于实施变换,并不以上述者为限。而本技术所达成的效果在于,当使用者利用本技术桶罐1盛装物品,尤其为麦、米、咖啡或具有保存期限的物品时,可选定桶罐1的一端封盖2为上部开启端进行勺取,当桶内先前储藏的物品撷取将尽而尚有剩余时,使用者可直接后续添加新物;藉此,当添加完成即将上部以封盖2固定密封,即可倒置本技术桶罐1,恰使先前剩在桶底的物品因倒置而位于桶内上层,开启另一封盖2以继续勺取该剩余部份;若此即可达到让使用者先将旧物取用完毕,以防止其过期的效果,且藉此即可达到让使用者先将旧物取用完毕,以防止其过期的效果,且藉此省略已知在添加新物时的更换麻烦步骤,此即为本技术此已知方式更实用进步的功效增进。再者,如本技术桶罐1设计为较庞大或较笨重,则可配合一脚架3使本技术作容易倒置;(如图4所示)该脚架3是具有管体所弯折而成的一底座31,选定其两侧乃分别设有圆管所折成的三角架32,并于三角架32端部设一枢接座33,于两枢接座33中间设一环框34,并由两枢接座33外部一快卸螺栓35将环框34两侧螺合(如图3所示),环框34恰设于两枢接座33中间;藉此即可将环框34固设于桶罐1外围中间部。若此,当使用者后续在桶罐1内添加新物后(如图6所示),即可松开快卸螺栓35将桶罐1施予翻转倒置,使先前剩在底部的物品又恰于上层提供撷取(如图7所示),达成方便更换及防止物品储存过久的效果。且,藉该脚架3的设计,亦凸调整桶罐1呈任意倾斜角度(如图8所示),以利于勺取。图9显示本技术桶罐1与另一种可调整脚架30的组合状态实施例,该脚架30设有两侧着地件301,于此着地件301上设有弧形片302,而可于弧形片302组装一高度调整件303。一可绑系于桶罐外周的调整带304分别连接高度调整件303。另外,在着地件301的前后端则可分别设置宽度调整件305,使被定位于脚架30中的桶罐1可作垂直向高度或水平向宽度的调整。图10、11所示的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在封盖20表面可进一步组装一日期显示装置200,该装置能以一中央轴201的一端202接合于封盖20,另端则固定一小直径面板203。而在该面板203与封盖20之间则可分层设活动的年轮204,月轮205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利于撷取桶底存品的桶罐,是包括一桶罐及两封盖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桶罐为一中空筒形状,桶罐两端均具有开口结构,桶罐呈相通状态,并于桶罐各开口的边缘处设有闭合结构,桶罐各开口分别配合封盖上的密合结构,桶罐各端开口均设有一封盖;一端封盖为桶罐的顶端,另一封盖为可翻转倒置桶罐而撷取桶底的物品的桶罐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权
申请(专利权)人:刘福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