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莉专利>正文

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599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属于对“真好斟瓶盖塞”的改进。其要点是盖塞内的出液管和进气管上开有小口子和小孔,出液管底端设有挡盖或进气管上端设有小栓塞,或盖塞内设有管盖,具有可简化生产工序,可调节瓶内液体倾倒时的流量或自行封闭出液管及进气管管口的特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对“真好斟瓶盖塞”----一种作料、酒类等液体包装容器瓶用盖塞的改进。作为技术专利申请的真好斟瓶盖塞(申请号97249978.4)其特征是,盖塞内设有可置入包装容器瓶(以下简称“瓶”)内的出液管道和进气增压管道,这两种管道的长度不等,管内经也不相同。进气增压管道比出液管道要长且细;处于瓶内的两管道的端部需要时可以采用加栓塞、螺纹栓、热融粘合工艺措施进行封闭;处于瓶口处的两管道的开口端,需要时可采用增设可封闭槽;设置转轴阀的结构,加盖栓帽的方法进行封闭,成为盖、塞一体的形式,作为“盖”运用,用来封闭瓶口;对于已有螺纹帽进行封闭的液体包装容器如有些白酒类的包装,真好斟瓶盖塞可以作为“塞”运用。其出液管道和进气管道可以固定的,也可以是活的,可以抽出一定长度,还可以带有可随时封闭的阀的结构。该真好斟瓶盖塞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一是作为“盖”运用的真好斟瓶盖塞不具有可调节瓶内液体倾倒时的流量的功能,在采用加栓塞或螺纹栓,热融粘合工艺措施对盖塞内出液管和进气管底端进行封闭时,生产工序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使用起来也不很方便;其二是作为“塞”运用的真好斟瓶盖塞不具有较理想的可控制瓶内液体倾倒时的流量以及临时自行封闭出液管及进气管的功能。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简化生产工序又能起到防“溢”作用,同时具有调节流量功能,更方便于使用的“盖”,以及具有较理想的可控制瓶内液体倾倒时流量,同时具有临时自行封闭功能的“塞”---即“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控制出液管流通量或进气管进气量来控制流量;通过在出液管和进气管上开“小口子”和“小孔”起到防“溢”效果;通过设置管盖或小球起到临时封闭作用。其一是在出液管底端设置挡盖,挡盖同盖塞内活的栓柱相联结,可受其控制而转动打开,在出液管及进气管上开小口子和小孔;其二是出液管为二层套管结构,在出液管下端设有挡盖,里面一层挡盖可被抽出从而使挡盖逐渐失去作用,在里面一层出液管和进气管上开有小口子和小孔;其三是可设有两副不同进气量的进气管,在大进气量进气管顶端设有小栓塞,打开小栓塞时便可提供较大进气量,在出液管和进气管上开有小口子和小孔;其四是出液管为三层套管结构,进气管为二层套管结构,在出液管下端设有挡盖,当第二层出液管被抽起时,挡盖逐渐失去作用,而在第三层出液管上端设有出液管及进气管的管盖,起到临时封闭出液管及进气管作用;其五是进气管由上下两段组成,出液管为三层套管结构,最里面一层出液管由上下两截组成,分别带有齿棱,通过齿棱错合可调节流通量,在进气管上端带有盖檐,在上段进气管内设置小球,用以临时封闭出液管及进气管;盖塞内的出液管和进气管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弓形,以充分利用盖塞空间。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时,对于作为“盖”运用的真好斟瓶盖塞而言,当瓶内气压因温度、机械震动等因素发生改变时,出液管及进气管底端“进”(进)入的液体不会因受到压力作用而“溢”出盖塞外,因而同样具有较好的防溢效果,同时可以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的消耗降低成本。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不需将瓶内的出液管及进气管端底“打开”;又因其具有调节流量功能,因而能更好地满足烹饪不同数量菜肴的需要;对于作为“塞”运用的真好斟瓶盖塞而言,本技术在使用时具有临时自行封闭功能,令使用者在倒取瓶内液体如斟酒时,变得更加轻松,免去要不时地盖盖的麻烦;同时,本技术具有调节流量的功能,且液流非常平稳,能更好地满足采用不同大小的盛具倒取瓶内液体时的需要,提高时效,让人们更好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本技术实用性较强,由于其采用“内置”式设计,现有的一些采用螺纹帽进行密封的液体包装如一些白酒类包装,无需改变现有包装及设备即可利用本技术,而本技术在运用时也可充分保留螺纹帽密封性能好的特点;本技术造价也较为低廉,易于为消费者所接受。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出液管底端设置挡盖,挡盖同盖塞内栓柱相联结的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盖塞剖视示意图;图2为出液管为两层套管结构,在出液管下端设有挡盖的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剖视示意图;图3为设置两副进气管的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府视示意图;图4为出液管为三层套管结构,出液管下端设有挡盖、第三层出液管上端设有出液管及进气管管盖的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剖视示意图;图5为第二层出液管及里面一层进气管顶端增设同其联结成整体带有口檐的凹槽的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示意图;图6为进气管由上下两截组成,出液管为三层套管结构的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出液管外面管座底端卡有“底管阀”的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示意图。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实例及附图给出。一、出液管底端设置挡盖,挡盖同盖塞内栓柱相联结的本技术结构如下在出液管(1)的底端设有挡盖(2)(如图1所示),挡盖可遮住出液管(1)底端管口,在挡盖一侧设有环套(3)用来套在上段进气管(4)底端使挡盖的一侧固定。挡盖(2)上还设有盖边(5),牵拉此盖边时可以使挡盖转动。在盖塞顶端设有活的栓柱(6),栓柱顶端设有便于抽出栓柱用的小头,栓柱的下段变细,底端通过栓扣(7)同挡盖上的盖边(5)相联结。在抽出栓柱的时候可以使挡盖转动,从而增大流量。在出液管底端开有小口子(8),在下段进气管(9)上靠近环套(3)处开有小孔(10),起到防溢作用。使用时,打开盖塞让出液管处在下方持瓶自然倾倒即可,如需较大流量可将盖塞上的活栓柱(6)抽起一点高度再倾倒,抽到底时流量最大,嗣后将盖塞盖好即可。二、出液管为两层管结构,在出液管下端设有挡盖的本技术结构如下出液管由二层套管组成(如图2所示),里面一层套管(11)比外面一层套管长,其顶端设有便于牵拉用的小头,其底端设有挡盖(12),挡盖的一侧设有环套(13),用来套在上段进气管(14)底端固定住挡盖,挡盖上设有可插入里面一层出液管(11)底端的斜管口(15),在里面一层出液管(11)被抽出时,该挡盖逐渐失去作用,从而可增大流量。在里面一层出液管(11)的下端还设有爪卡(16),爪卡从环套(13)内壁上凹槽内伸出,当里面一层出液管(11)被抽到底时,爪卡(16)可被环套(13)卡住,从而可防止里面一层出液管(11)被抽脱。在里面一层出液管(11)上端外壁及外面一层出液管上端内壁上设有环突(17),以防止在打开瓶盖塞时里面一层出液管(11)被“带出”。在里面一层出液管(11)下端开有小口子(18),在下段进气管(19)上靠近环套(13)处开有小孔(20),起到防溢作用。使用时如需较大流量可将里面一层出液管(11)抽起一点高度,抽到底时流量最大,嗣后盖好盖塞即可。三、设置两副进气管的本技术结构如下可以设置两副进气管(如图3所示),其中一副进气管(21)底端填入限制进气的小栓塞,另一副进气管(22)顶端设有封闭管口用的小栓塞(23),小栓塞(23)可通过和其相连的小条以及小条底端可插在瓶盖塞上的楔(24)同瓶盖塞相联结。小栓塞上设有便于牵拉用的小头(25),当小栓塞(23)被打开时,进气量加大,从而使流量增大。在出液管(26)下端开有小口子,在两副进气管(21、22)上部开有小孔,起到防溢作用。使用时如需较大流量,将小栓塞(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型免封闭真好斟瓶盖塞,盖塞内设有出液管和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其一是在出液管底端设置挡盖(2),挡盖同盖塞内活的栓柱(6)相联结,在出液管及进气管上开小口子(8)和小孔(10);其二是出液管为二层套管结构,在出液管下端设有挡盖(12),在里面一层出液管和进气管上开有小口子(18)和小孔(20);其三是可设有两副不同进气量的进气管(21、22),在大进气量进气管顶端设有小栓塞(23),在出液管和进气管上开有小口子和小孔;其四是出液管为三层套管结构,进气管为二层套管结构,在出液管下端设有挡盖(34),在第三层出液管上端设有出液管及进气管的管盖(31);其五是进气管由上、下两段组成,出液管为三层套管结构,最里面一层出液管由上、下两截(45、46)组成,分别带有齿棱(48、49),在进气管上端带有盖檐(50),在上段进气管内设置小球(52);盖塞内的出液管和进气管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弓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俊
申请(专利权)人:崔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