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962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仰卧板,包括腰背板、用于固定所述腰背板的前支杆、与所述前支杆连接的后支杆,所述后支杆包括相互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上均对应开多个定位孔,所述外套管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内套管定位孔的孔径,所述外套管定位孔为方形孔,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定位销结合锁紧螺母进行定位固定,所述定位销远离锁紧螺母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套管定位孔对应的方形卡块。该仰卧板结构简单合理、连接更牢固不转动不晃动、稳定牢固能消除使用者的安全顾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锻炼用的仰卧板
技术介绍
仰卧板就是一种家庭和健身场所普遍使用的健身器材,通过仰卧起坐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腹部力量,而且可以锻炼心肺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特别是针对长时间的电脑或办公室工作者,这种影响是日积月累,日趋严重的,不注意和放任的态度都将导致日后身体机能的恶变。仰卧板是人们日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主要运动器材之一,因其占地面积小,且又能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因此很受健身者的欢迎。但目前的仰卧板有以下缺陷:弧形支杆与后支杆的结合处设计是插销固定,运动的时候不稳定,容易晃动;在相互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上的调节孔用于定位销穿过,结合螺母拧紧后其前端面顶紧在内套管外表面,但在使用者多次锻炼后,还是出现晃动,会让使用者产生不安全感;同时现有腰背板较多采用的铁片加钢管的固定形式,使得仰卧板的稳固性和承重性不够,无法承重较大体积的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连接更牢固不转动不晃动、稳定牢固消除使用者的安全顾虑的仰卧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种仰卧板,包括腰背板、用于固定所述腰背板的前支杆、与所述前支杆连接的后支杆,所述后支杆包括相互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上均对应开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外套管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内套管定位孔的孔径,所述外套管定位孔为方形孔,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定位销结合锁紧螺母进行定位固定,所述定位销远离锁紧螺母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套管定位孔对应的方形卡块。进一步地,位于腰背板下方在前支板上焊接有多组钢管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外设置有一对带有通孔的固定板,在所述外套管位于固定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片,所述前支杆一端置于此对固定板内,并通过紧固螺母和插销结合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方形孔或圆孔。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母锁紧后其一端面顶紧在所述内套管外表面。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支撑臂。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支撑臂为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后支杆上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或第二支撑臂与定位销固定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方形卡块设置在第一支撑臂和/或第二支撑臂与定位销连接处。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定位孔为圆形或方形定位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调节支撑臂高度后定位销穿过方形定位孔并结合锁紧螺母顶紧在内套管上,以定位锁紧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方形定位孔和方形卡块结合固定,使得定位更牢靠不会转动而产生晃动问题;该仰卧板的腰背板采用的是钢管与钢管焊接的形式来固定和加大承重能力,从而使产品稳定牢固,无晃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称重能力,消除了使用者顾虑;对前支杆和后支杆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使得在运动时不会有晃动和松动而引起的摩擦声和稳固承重问题;解决了采用的铁片加钢管的固定形式,使得仰卧板的稳固性和承重性不够。该仰卧板主要解决现有仰卧板的一个稳固问题和承重能力问题,消除使用者的安全顾虑,能够适合更多的消费人群,让体积较重的人群也能参与使用这款新型的仰卧板,可广泛用于家庭、学校、机关、健身房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仰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卧板后支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仰卧板前支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6所示,一种仰卧板,其包括腰背板1、用于固定支撑所述腰背板I的前支杆2及与所述前支杆2连接的后支杆3。所述前支杆2和后支杆3优选为方形钢管。所述后支杆3优选为直杆,其包括相互套接的内套管31和外套管32,所述内套管31和外套管32上均对应开多个定位孔,所述外套管定位孔321为方形定位孔,所述内套管定位孔311为方形或圆形定位孔,所述外套管定位孔321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内套管定位孔311的孔径,所述内套管31和外套管32通过定位销4穿过方形定位孔结合锁紧螺母5进行定位固定。所示定位销4横截面可以是方形或圆形,且其靠近锁紧螺母的一端设置有与锁紧螺母5匹配的螺纹41,所述定位销远离锁紧螺母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套管定位孔对应的方形卡块42。具体实现时,当所述外套管定位孔321和内套管定位孔311均为方形定位孔时,所述外套管定位孔321的孔径大于内套管定位孔311的孔径,定位销4和锁紧螺母结合锁紧后,方形卡块42卡紧在所述外套管定位孔321内,且其一端面顶紧在所述内套管31外表面,使得定位后更牢靠不会转动、松动;当所述外套管定位孔321为方形定位孔,而内套管定位孔311为圆形定位孔时,所述外套管定位孔321的孔径优选等于内套管定位孔311的孔径,定位销4和锁紧螺母结合锁紧后,方形卡块42卡紧在所述外套管定位孔321内,且其一端面顶紧在所述内套管31外表面,使得定位后更牢靠不会转动、松动。优选地,所述锁紧螺母5锁紧后其一端面顶紧在所述内套管31外表面。所示仰卧板还包括若干支撑臂。优选地,所述若干支撑臂为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后支杆3上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62,其中,第一支撑臂位于后支杆3上端;第二支撑臂62位于后支杆3下端,并与所示定位销4固定为一体。所示第一支撑臂也优选与定位销4固定为一体,如图2所示。所述方形卡块42优选设置在所示支撑臂与定位销4连接处,如图3所示。优选但不限定地,如图4、5所示,位于腰背板I下方在前支板上焊接有多组钢管支撑板21,以固定和加大承重能力,从而使仰卧板稳定牢固,无晃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称重能力,消除了使用者顾虑。优选但不限定地,如图6所示,所述前支杆2和后支杆3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连接:所述外套管32外设置有一对固定板7,所述前支杆2 —端置于此对固定板7内,所述前支杆2和固定板7上均开设有对应的通孔,在所述外套管32位于固定板7上下或左右两侧还分别焊接有限位片8,并通过紧固螺母9和插销结合进行固定连接。优选但不限定地,所述通孔为方形孔或圆孔。优选但不限定地,所述的前支杆2上固定有俯卧撑杆1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仰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腰背板、用于固定所述腰背板的前支杆、与所述前支杆连接的后支杆,所述后支杆包括相互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上均对应开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外套管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内套管定位孔的孔径,所述外套管定位孔为方形孔,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定位销结合锁紧螺母进行定位固定,所述定位销远离锁紧螺母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套管定位孔对应的方形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腰背板下方在前支板上焊接有多组钢管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外设置有一对带有通孔的固定板,在所述外套管位于固定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片,所述前支杆一端置于此对固定板内,并通过紧固螺母和插销结合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仰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方形孔或圆孔。5.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仰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腰背板、用于固定所述腰背板的前支杆、与所述前支杆连接的后支杆,所述后支杆包括相互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上均对应开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外套管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内套管定位孔的孔径,所述外套管定位孔为方形孔,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定位销结合锁紧螺母进行定位固定,所述定位销远离锁紧螺母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套管定位孔对应的方形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理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蓝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