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产生液体雾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797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产生液体雾的装置,该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在喷嘴座处的射流喷嘴,射流喷嘴适应成产生成束的液体射流并且彼此成角度地定向成使得液体射流在冲击点内彼此相遇,喷嘴入口彼此之间的距离以及液体射流之间的倾角彼此协调成使得冲击点远离喷嘴入口,以使得喷嘴入口保持没有在液体射流彼此相遇时产生的液体雾。通过该装置,可排除回流以及由此对喷嘴入口的污染。同时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液体来调节喷射雾中的混合比例和混合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产生具有预定的运动分量的液体雾的装置,其中,使至少两个彼此成角度地定向的经尖锐成束的液体射流S1、S2彼此相遇在冲击点P内,该冲击点在空间上与射流喷嘴Dl、D2远离。
技术介绍
液体雾N通常用于对基底进行润湿或涂层。特别较佳地,在与其它液体、气体、较少粘度的液体或类似物的情况下,在冲击点或在液体雾内混合不同种类的液体。由DE 102012 204 426 Al已知一种方法。在该文献中描述的用于用热粘合剂来喷涂物体的方法教导了通过第一和第二喷嘴来射出熔融的热粘合剂,以使得从第一喷嘴喷出的第一熔融射流和从第二喷嘴喷出的第二熔融射流以锐角相遇,从而形成喷射扇状物,其中,使喷嘴保持在预定的额定温度上。通过保持额定温度,应实现热粘合剂的期望粘度,以由此保持喷射扇状物的期望的微滴尺寸。熔融射流的倾斜角度应总是为10度到80度之间的锐角。关于熔融射流的各喷嘴入口之间的距离在前述文献中并未给出说明。现在已证明在实施时存在危险,特别是当喷雾不连续地、即带有间断地进行时,通过不受控的回流、由产生的液体雾来润湿喷嘴入口,并且由此存在污染或阻塞喷嘴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将此类装置改善成排除这种回流以及由此对喷嘴入口的污染。同时,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液体来调节喷射雾中的混合比例和混合程度。如果al、a2是射流喷嘴Dl、D2的喷嘴入口 DM相对于从冲击点P到射流喷嘴Dl、D2的喷嘴入口 DM的连线V的铅垂线的距离,b是冲击点P到喷嘴入口 DM的连线V的距离,以及β P β 2是液体射流S1、S2相对于从冲击点P到射流喷嘴Dl、D2的喷嘴入口 DM的连线V的铅垂线的倾角,则根据本技术如此来解决所提出的任务,即,将距离al、a2、倾角βη β 2和距离b彼此协调成使喷嘴入口 DM没有产生的液体雾。尺寸an、β ?和b的协调可通过试验、根据经验进行。较佳地并且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了由两个液体射流SI和S2产生液体雾N,可根据公式a =b*(tanP i+tanP 2)来调节喷嘴入口 DM的距离a,其中,a = al+a2且β =在如此协调尺寸a、β和b时,如果根据本技术距离b大于10mm,并且更确切地说如果各液体射流之间的倾角β = 80度,则可以可靠地避免通过所产生的液体雾润湿喷嘴。对于液体射流的特别强的雾化,大于80度的倾角β、特别是钝角也是期望的。在本技术的其它构造中因此建议,液体射流S1、S2的倾角β在30度到120度之间。特别是涉及雾化的、80度到120度之间的较大倾角的区域在液体可实现的较小微滴尺寸方面带来特别好的结果。根据待雾化的液体的粘度,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喷嘴中的液体压力和喷嘴入口横截面彼此协调成使得喷嘴入口处的射流速度V为15-150米/秒。在此,较佳地从较低值和待雾化的液体的较小粘度起调节射流速度,该较小粘度与已雾化的液体粘度成比例。当在400mPa*s (毫帕*秒)的液体粘度情况下将出口速度调节为150米/秒时,实现特别有利的结果。为了产生在冲击点P内彼此相遇的定向的液体雾N,液体射流的数目可以如上所述通过表述“至少两个”已经暗示的那样为多于两个。在本技术的有利实施方式中(其中能使至少两个、较佳为三个流体射流在冲击点P内彼此相遇),可关于方向和/或射流速度来控制液体射流中的至少一个。由此,既可调节所产生的喷射扇状物或液体雾N的形状,也可调节其运动方向。在不同液体的情况下,由此还可控制或调节混合样式和/或混合比例。在根据本技术的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可规定,除了液体射流Sl-Sn以外,可将气体射流GS转向到冲击点P上。根据所采用的液体,特别是根据所采用的液体的粘度,可以通过采用附加的气体射流GS来改善雾化。此外,通过使用附加的气体射流GS可提供这样的可能性:使得与气体射流GS混合的、例如用于胶水的硬化剂之类的材料成分精细地分布到液体雾N中,这根据液体雾N的使用或环境可带来优点。最后,在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可规定,液体射流Sl-Sn由不同的液体构成。在此情况下,不仅实现由一种液体形成液体雾N,而且还实现所使用的各种液体的强混合。该装置由此基本上具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布置在喷嘴座DT处的射流喷嘴DU D2,这些射流喷嘴被适配成产生成束的液体射流S1、S2,并且由此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定向,从而使得液体射流S1、S2在冲击点P中彼此相遇。这种装置又由前面提及的文献DE10 2012 204 426 Al和所属说明书已知。如前已述,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改善这种装置,以使得一方面所采用的液体进行高度雾化,另一方面可靠地避免对喷嘴入口的润湿或雾化。根据本技术,射流喷嘴Dl、D2的喷嘴入口 DM相对于从冲击点P到射流喷嘴Dl、D2的喷嘴入口 DM的连线V的铅垂线的距离al、a2、以及液体射流S1、S2相对于从冲击点P到射流喷嘴Dl、D2的喷嘴入口 DM的连线V的铅垂线的倾角β P β 2彼此协调成使得冲击点P如此远离喷嘴入口,以使得喷嘴入口保持没有在液体射流S1、S2彼此相遇时产生的液体雾N。根据该教导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例如为了由两个液体射流SI和S2产生液体雾N,喷嘴入口 DM之间的距离为a = b* (tan β丨+tan β 2),其中,a = al+a2且β =而b是冲击点P到喷嘴入口 DM的连线V的距离,以及β P β 2是液体射流S1、S2相对于从冲击点P到射流喷嘴D1、D2的喷嘴入口 DM的连线V的铅垂线的倾角。已表明,在保持尺寸a、β和b之间的相关性时,产生的雾化效果可在同时避免对喷嘴入口的润湿的情况下达成。根据本技术的装置通过如下方式来教导另一种实施方式,S卩,多个射流喷嘴Dl-Dn较佳为规则地和/或环状分布在喷嘴座DT处,以使得所有流出的液体射流位于圆锥体的外层上,该圆锥体的尖头为冲击点P。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液体射流Sl-Sn的相对于从冲击点P到由喷嘴入口 DM所夹的喷嘴平面的铅垂线的倾角β「β η较佳为15度到60度之间。在布置产生具有相同倾角P1= β 2 =…=β η的液体射流Sn的多个射流喷嘴Dn时,圆锥体的开度角等于2X β i,并且应较佳在30度到120度之间。具有多个射流喷嘴的这种布置的优点在于:可雾化较大的液体量并且保持均匀的、较佳为圆形的和/或圆锥形的喷射扇状物。在根据本技术的装置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喷嘴座DT处的射流喷嘴Dl-Dn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和/或其定向被可变化地设置。通过这种构造,可根据可变化的喷嘴DV的调节来选择所产生的液体雾N的定向或还有其形状。此外,在单个或所有射流喷嘴DV中可以不连续地形成液体射流并且由此与时间有关地获得不同地构造的液体雾N。特别是,采用脉动的喷嘴是有利的,其中,它又涉及到待喷涂的基底。在根据本技术的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建议,除了用于液体的射流喷嘴Dl-Dn外还设有针对气体状流体适配的气体喷嘴DG。这种构造可根据所采用的液体有利于更有效地进行雾化以及使得微滴尺寸更细小。用于气体状流体的气体喷嘴DG的布置在此较佳地选择成关于用于液体的所布置的射流喷嘴Dl-Dn在中心处。在此情况下,气体喷嘴DG具有相对于冲击点P的最短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产生液体雾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在喷嘴座(DT)处的射流喷嘴,所述射流喷嘴适配成产生成束的液体射流并且彼此成角度地定向成以使得所述液体射流在冲击点(P)内彼此相遇,其特征在于,喷嘴入口(DM)相对于从所述冲击点到所述射流喷嘴的所述喷嘴入口的连线的铅垂线的距离a以及所述液体射流相对于从所述冲击点到所述射流喷嘴的所述喷嘴入口的连线的铅垂线的倾角β彼此协调成使得所述冲击点(P)远离所述喷嘴入口(DM),以使得所述喷嘴入口保持没有在液体射流彼此相遇时产生的液体雾(N)。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鲍瑟J·斯科里贝M·索林格
申请(专利权)人:迪芬巴赫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