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明亮专利>正文

多用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92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用杯,由杯体和杯盖构成,其特征是设置三层杯盖,包括外盖(1)、内盖(2)和小口盖(3),其中,外盖(1)与杯颈外部螺纹配合,内盖(2)与杯颈内部紧配合,在所述内盖(2)上,开设有出液口(4),小口盖(3)与此出液口(4)紧配合。(*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容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盛放酒类等饮品的容器。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盛酒的容器多为“瓶”形,具有瓶口。其原因是为斟酒方便。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酒瓶没有再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盛酒容器——多用杯。该多用杯既保持了“瓶”形酒容器方便斟酒的优势,又能作为普通的茶杯,具有再利用价值。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由杯体和杯盖构成。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设置三层杯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小口盖,其中,外盖与杯颈外部螺纹配合,内盖与杯颈内部紧配合,在所述内盖上,开设有出液口,小口盖与此出液口紧配合。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作为酒容器时,只需开启小口盖,保持内盖与杯颈之间的紧配合。因而,从形状上来说,保持了“瓶”的特点。斟酒方便,不滴漏。2、本技术在去除内盖之后,外盖与杯体之间的配合,即是饮水杯。使酒容器具有了再利用价值。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小口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陶瓷杯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杯颈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设置三层杯盖,包括外盖1、内盖2和小口盖3。其中,外盖1与杯颈外部螺纹配合,外盖内设有密封圈14,内盖2与杯颈内部紧配合。在内盖2上,开设有出液口4,小口盖3与此出液口4紧配合。具体实施中,采用如图5所示的陶瓷杯体5。为了便于实施,在陶瓷杯体5的颈部,设置如图6所示的具有外螺纹的塑料颈套6。塑料颈套6以其内侧的卡圈7卡固在陶瓷杯体5颈部的相应处的环形卡槽8内。与塑料颈套6螺纹配合的外盖1亦为塑料件。同样,图4所示的小口盖3和图3所示的内盖2均可采用塑料件,相互间的紧配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图2所示,在外盖1的底部连接有防伪圈9,防伪圈9的内侧有挂齿10,挂齿10嵌入在塑料颈套6外部对应位置上的勾槽11中。为了更为美观,具体实施中,可以在外盖1及杯体5的外部,分别设置铝外套12、13,采用高强铝制成,外表氧化上色处理。开启过程及使用状况为1、转动外盖将其拧下,防伪圈与外盖分离,并保留在杯体的颈部。2、保持内盖与杯颈之间的紧配合,开启小口盖即可斟酒。3、取出内盖,卸下防伪圈,外盖与杯体之间的配合即为饮水杯。权利要求1.多用杯,由杯体和杯盖构成,其特征是设置三层杯盖,包括外盖(1)、内盖(2)和小口盖(3),其中,外盖(1)与杯颈外部螺纹配合,内盖(2)与杯颈内部紧配合,在所述内盖(2)上,开设有出液口(4),小口盖(3)与此出液口(4)紧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杯,其特征是在所述外盖(1)的底部连接有防伪圈(9),防伪圈(9)内侧有挂齿(10),挂齿(10)嵌入在杯颈外部对应位置上的勾槽(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杯,其特征是采用陶瓷杯体(5),在陶瓷杯体(5)的颈部,设置具有外螺纹的塑料颈套(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杯,其特征是在所述外盖(1)与杯体(5)的外表分别设置铝外套(12、13)。专利摘要多用杯,由杯体和杯盖构成,其特征是设置三层杯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小口盖,其中,外盖与杯颈外部螺纹配合,内盖与杯颈内部紧配合,在所述内盖上,开设有出液口,小口盖与此出液口紧配合。以本技术作为酒容器,保持了“瓶”的特点。斟酒方便,不滴漏。在去除内盖之后,外盖与杯体之间的配合,即是饮水杯。使酒容器具有了再利用价值。文档编号B65D81/36GK2501360SQ0126647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吴明亮, 侍拂晓 申请人:吴明亮, 侍拂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亮侍拂晓
申请(专利权)人:吴明亮侍拂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