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151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光灯,为了克服补光灯在白天不便安装的缺陷。该补光灯包括:设置有安装孔的灯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发光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灯座设置所述安装孔一侧的激光器,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照射出的光斑中心与所述激光器照射出的光斑中心相一致。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根据激光光斑所在位置、激光光斑与补光灯之间的距离以及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的发散度来判断发光元件的照射区域。这样,即便在白天,也能够很容易第判断补光灯的照射区域,方便了补光灯的安装。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应用时,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光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尤其涉及一种补光灯
技术介绍
技术人员在白天安装补光灯时,由于阳光的影响,技术人员很难找到补光灯照射在地面上而形成的光斑。这样就导致技术人员难确定补光灯所照射的区域。通常只能在晚上完成补光灯照射方向的调试。由此,导致安装补光灯费时费力。尤其是,该补光灯用于为交通监控摄像头补光时,补光灯安装在道路的正上方,技术人员在晚上调试补光灯还会给自身和来往的车辆带来人身危害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补光灯在白天不便安装调试的缺陷。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补光灯,其包括:设置有安装孔的灯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发光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灯座设置所述安装孔一侧的激光器,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照射出的光斑中心与所述激光器照射出的光斑中心相一致。优选地,所述激光器照射出的光束的横截面为对称图形。优选地,所述激光器照射出的光束的横截面为轴对称图形。优选地,所述激光器为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发光元件为采用杯形透镜封装的发光二极管。优选地,所述灯座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孔,该些安装孔分布在所述激光器周围,各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所述发光元件。优选地,该些安装孔中间稀疏分布而周围密集分布。优选地,所述补光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处的透镜。 优选地,所述透镜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内的镜片,所述镜片的水平截面为矩形,竖直截面为弧形,所述镜片的外镜面的表面对角线为单拱形脊线,两条单拱形脊线将所述镜片的外镜面分割成四个相同的配光面。优选地,所述补光灯还包括与所述发光元件相连的频闪接口和/或爆闪接口,所述频闪接口用于连接驱动所述发光元件频闪的频闪驱动电路,所述爆闪接口用于连接驱动所述发光元件爆闪的爆闪驱动电路。优选地,所述补光灯还包括与所述发光元件相连的常亮接口,所述常亮接口用于连接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常亮的功率无极调节的驱动电路。利用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根据激光光斑所在位置、激光光斑与补光灯之间的距离以及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的发散度来判断发光元件的照射区域。这样,即便在白天,也能够很容易第判断补光灯的照射区域,方便了补光灯的安装。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在应用时,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光污染。【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透镜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了图2中透镜的左视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补光灯I的结构。该补光灯I包括:灯座2、安装在灯座2上的发光元件(未示出)以及安装在灯座2上的激光器4。在本实施例中,灯座2为补光灯I的主体结构。灯座2构造成大致的板状结构。灯座2可以由塑料制成。灯座2的一个板面上设置有安装孔3。安装孔3由灯座2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安装孔3优选为其延伸方向垂直于灯座2的板面。安装孔3通常设置有两个触点。这两个触点分别与两根电源线相连。发光元件设置在安装孔3内。发光元件优选为设置在安装孔3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发光元件的两个引脚通常分别与安装孔3内的两个触点相连。发光元件优选为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仅能从安装孔3的开口射出,这样,发光元件的照射方向被安装孔3所约束。通常,发光元件的照射方向平行于安装孔3的延伸方向。激光器4设置在灯座2上。激光器4优选设置在灯座2设置有安装孔3的一侧。激光器4的照射方向与发光元件的照射方向相同。发光元件照射出的光斑中心与激光器4照射出的光斑中心相一致,这样方便了利用激光器所照射出的光斑来调整发光元件所照射出的光斑。激光器4优选为可见光激光器。由于激光器4发出的激光光束的发散度极小,在照射地面时,会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很亮的激光光斑,激光光斑即便在阳光下也很容易辨识出来。又由于激光器4的照射方向与发光元件的照射方向相同,激光光斑与发光元件照射地面所形成的光斑相一致,并且激光光斑接近该光斑的中心位置。这样,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激光光斑所在位置、激光光斑与补光灯I之间的距离以及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的发散度来判断发光元件的照射区域。这样,即便在白天,技术人员也很容易判断补光灯I的照射区域。优选地,激光器4为红光激光器4、绿光激光器4或蓝光激光器4。红光激光器4、绿光激光器4或蓝光激光器4发出的激光在地面上分别形成红色光斑、绿色光斑以及蓝色光斑。这些有色光斑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大,更容易被技术人员识别出来。激光器4照射出的光束的横截面为对称图形,便于技术人员能够准确观察激光器所照射出的光斑,并据此来调整发光元件的安装位置。典型地,激光器4照射出的光束的横截面为轴对称图形。比如,激光器4发出横截面为“ + ”形的光束。这样,能在地面上形成“ + ”形激光光斑。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观察“ + ”形激光光斑偏转来判断补光灯I是否偏斜。优选地,激光器4为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器。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器4体积小、重量轻,这样就不会影响发光元件在灯座2上的布置。另外,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器还有制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寿命长等优点。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灯座2的一个板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3,每个安装孔3内均设置有发光元件。多个安装孔3分布在一个矩形区域5内。多个安装孔3相互平行。这些安装孔3分布在激光器4的周围,典型地,激光器4设置在该矩形区域5的中心。这样,由补光灯I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同时照射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会接近于矩形。同时,激光器4形成的激光光斑会与该光斑同心。这样技术人员能更准确地判断补光灯I的照射区域。尤其是,该补光灯I用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安装孔的灯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发光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灯座设置所述安装孔一侧的激光器,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照射出的光斑中心与所述激光器照射出的光斑中心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模陆爱明朱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