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靳巨龙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868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瓶盖,包括一个内盖和一个外盖,外盖通过本身的螺纹裙边和轮辋片密封地固定在瓶口上,内盖位于外盖中,内、外盖之间有定位结构,这种瓶盖的一种形式是,内、外盖的端壁上都开有进气孔和排液孔,通过转动内盖来开关瓶疬,另一种形式,内、外盖的侧壁上都开有进气孔和排液孔,通过压缩和放开装在内、外盖端部之间的一个弹簧使内盖上下移动来开、关瓶盖,这种瓶盖可用于盛装任何液体的瓶子,特别是盛装有毒液体例如农药的瓶子,解决人手接触农药所造成的不安全问题,若将瓶子外面贴上有刻度的计量条,采用这种瓶盖可倒出精确的药量。(*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瓶盖,更确切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盛装液体、特别是有毒液体,如液体农药的瓶子所用的瓶盖。现有的农药瓶瓶盖和普通瓶盖一样,一般被拧紧或压紧在瓶口上,使用时,用手将其从瓶口上拧下或从瓶口中拔出,倒出药液后,再用手将其拧在瓶口上或压入瓶口中。在上述过程中,人手往往与药液接触,这对经常使用农药的人来说,是十分不安全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瓶盖,来克服已有瓶盖的缺点。这种组合瓶盖包括一个圆筒形的外盖,它具有与瓶颈孔密封接触的轮辋片和与瓶口外缘螺纹相啮合的螺纹裙边,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个圆筒形内盖,它位于外盖内,它们的圆筒部分密封地可转动地接触,它们的上端都具有向外凸出的相配的定位曲面,它们的下端都具有密封地可转动地接触的端壁,在端壁上都开有一个用于进空气的较小的孔和一个用于排出瓶内液体的较大的孔,内盖的端壁上有一排液管,它与所说的较大的孔相通,还有一根进气管,它与所说的较小的孔相通。这种组合瓶盖包括一个圆筒形的外盖,它具有与瓶颈孔密封接触的轮辋片和与瓶口外缘螺纹相啮合的螺纹裙边,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个圆筒形内盖,它位于外盖内,它们的圆筒部分密封地可滑动地接触,它们的下端具有端壁,它们的圆筒部分的下部的侧壁上都开有一个用于进空气的较小的孔和一个用于排出瓶内液体的较大的孔,一根呈L形的排液管与所说的较大的孔相通,一根进气管与所说的较小的孔相通,在外盖的上端的凸缘上至少有两个用于给内盖定位的凸台,在外盖的环状端壁和内盖的环状端板之间有一个弹簧。本技术的这两种组合瓶盖,在不使用时,内盖上的排液孔和进空气孔和外盖上的对应的排液孔和进空气孔是错开的,因为内、外盖之间是密封地接触的,瓶内的液体即使在瓶处于倒立位置也不会漏出。使用时,使瓶处于倒立或半倒立位置,然后用手转动或向上推动内盖,使内、外盖上的相应的排液孔和进空气孔对齐,瓶内的液体便自动从推液孔排出,外界空气从进空气孔补入,排出须要量的液体后,使内盖恢复原位,将瓶子立正,操作十分方便,且彻底杜绝了手接触药液的可能。如果将一标准计量条贴在瓶体的外面,与本技术的组合瓶盖配合使用,还可计量排出的药液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组合瓶盖的纵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组合瓶盖的纵剖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中相类似的零件和结构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如图1所示,组合瓶盖包括外盖1和内盖2。外盖1具有圆筒体3,在筒体3的上端的外壁上具有若干圈薄壁环状轮辋片4。筒体3的上部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端壁5。从端壁5的外缘轴向向下延伸,形成裙边6。裙边6的内圆柱面上具有阴螺纹7。将外盖1装在瓶口上时,螺纹7与瓶口外缘的阳螺纹啮合,从而将外盖1固定在瓶口上,此时,筒体3伸入瓶颈的孔中,轮辋片4与瓶颈孔的内壁紧贴,起密封作用。从环状端壁5的中部轴向上延伸,形成具有向外凸出的定位曲面8的凸缘9,筒体3的下端具有端壁10,端壁10上开有一个较大的用于排液的孔12和一个较小的用于进空气的孔11。内盖1具有分别与外盖1的筒体3和端壁10密封地可转动地接触的筒体13和端壁14,端壁14上同样开有分别与孔11和孔12相同的孔15和孔16。孔16的壁向上延伸,形成管17,管17上套有具有漏斗形端部的管18,管18与管17密封地可滑动地接触。孔15的壁向上延伸,形成进气管29。筒体13的上端具有与定位曲面8和凸缘9相似形状的曲面19和凸缘20,且曲面19向外嵌入到定位曲面8的凹面内,使内、外盖2和1相互固定位置。凸缘20先是径向向外,接着轴向向下延伸,形成帽21。帽21的下端的圆环面上有一个向下的凸台22,外盖1的环状端壁5上有两个夹角为90°的向上的凸台23,凸台22和两个凸台23配合作用,在内盖2相对外盖1转动时,确定了这种组合瓶盖的开、关位置。图2所示的这种组合瓶盖与图1所示的那种组合瓶盖在构造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对这些相同之处不再重复,下面详细描述它们的不同之处。如图2所示,内、外盖1和2的排液孔16、15和进空气孔15、11分别开在内、外盖的筒体13、3上。外盖1的凸缘9的上端有至少两个径向向内伸出的对称的定位凸台24。另外,在凸缘9的内圆柱面上至少有两个对称的轴向凹槽25。从内盖2的上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端板26。在端板26的外圆周面上至少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齿27。凸齿27与凹槽25配合作用,防止内、外盖1和2相对转动。在环状端板26和环状端壁5之间有一个弹簧28。在不排液的情况下,弹簧28通过环状端板26使内盖2向上移动,以使内、外盖相应的排液孔和进气孔相互错开,而定位凸台24限制内盖1继续上移,防止内外盖相互脱开。这两种瓶盖最好用塑料注塑成型。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瓶盖,包括一个圆筒形外盖(1),它具有与瓶颈孔密封接触的轮辋片(4)和与瓶口外圆螺纹相啮合的螺纹裙边(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圆筒形内盖(2),它位于外盖(1)内,它们的圆筒部分(3、13)密封地可转动地接触,它们的上端都具有向外凸出的相配的定位一曲面(8、19),它们的下端都具有密封地可转动地接触的端壁(10、14),在端壁上都开有一个用于进空气的较小的孔(11、15)和一个用于排出瓶内液体的较大的孔(12、16),内盖的端壁上有一排液管(17)和进气管(29),它们分别与所说的较大的孔(16)和较小的孔(15)相通。2.按权利要求1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内盖(2)具有帽(21),帽(21)的下端具有一个向下的凸台(22),外盖(1)的环状端壁(5)上有两个夹角为90°的向上的凸台(23)。3.按权利要求1或2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在管(17)上套有一个具有一个漏斗形端部的管(18),管(18)与管(17)密封地可滑动地接触。4.一种组合瓶盖,包括一个圆筒形外盖(1),它具有与瓶颈孔密封接触的轮辋片(4)和与瓶口外缘螺纹相配合的螺纹裙边(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内盖(2),它位于外盖(1)内,它的圆筒部分(3、13)密封地可滑动地接触,它的下端都具有端壁(10、14),它的圆筒部分(3、13)的下部的侧壁上都开有一个用于进空气的较小的孔(11、15)和一个用 于排出瓶内液体的较大的孔(12、16),一根呈L形的排液管与所说的较大的孔(16)相通,一根进气管(29)与所说的较小的孔(15)相通,在外盖(1)的上端的凸缘(9)上至少有两个用于给内盖(1)定位的凸台24,在外盖(1)的环状端壁5与内盖(2)的环状端板(26)之间有一个弹簧28。5.按权利要求4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在凸缘(9)的内圆柱面上至少有两个对称的轴向凹槽25,在环状端板(26)的外圆周表面上至少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齿(27)。6.按权利要求4或5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在管(17)上套有一个具有漏斗形端部的管(18),管(18)与管(17)密封地可滑动地接触。专利摘要一种组合瓶盖,包括一个内盖和一个外盖,外盖通过本身的螺纹裙边和轮辋片密封地固定在瓶口上,内盖位于外盖中,内、外盖之间有定位结构,这种瓶盖的一种形式是,内、外盖的端壁上都开有进气孔和排液孔,通过转动内盖来开关瓶疬,另一种形式,内、外盖的侧壁上都开有进气孔和排液孔,通过压缩和放开装在内、外盖端部之间的一个弹簧使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瓶盖,包括一个圆筒形外盖(1),它具有与瓶颈孔密封接触的轮辋片(4)和与瓶口外圆螺纹相啮合的螺纹裙边(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圆筒形内盖(2),它位于外盖(1)内,它们的圆筒部分(3、13)密封地可转动地接触,它们的上端都具有向外凸出的相配的定位一曲面(8、19),它们的下端都具有密封地可转动地接触的端壁(10、14),在端壁上都开有一个用于进空气的较小的孔(11、15)和一个用于排出瓶内液体的较大的孔(12、16),内盖的端壁上有一排液管(17)和进气管(29),它们分别与所说的较大的孔(16)和较小的孔(1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巨龙
申请(专利权)人:靳巨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