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中温集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8361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管中温太阳能集热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中温集热管由真空管外管、真空管内管、铝氮铝涂层、真空层、金属支架、耐高温导热胶、曲面金属流道、导热介质、保温层、连接管接头等组成,其特征是:真空管外管套在真空管内管外,真空管内管外壁镀铝氮铝涂层,曲面金属流道位于真空管内管腔内,耐高温导热胶位于真空管内管内壁与曲面金属流道之间,耐高温导热介质在曲面金属流道内,保温材料在真空管内管空腔内,太阳辐射的热量由真空管内管外壁铝氮铝吸收,将吸收的热量通过耐高温导热胶传递给曲面金属流道,曲面金属流道内的耐高温介质加热达到120℃以上时导出,从而达到中温太阳能集热管提供中温热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中温集热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中温集热管,利用太阳能真空管作为吸热元件在真空管内安装曲面金属流道,真空管与金属流道之间用高效导热胶粘接,金属流道内加注耐高、低温导热介质,当真空管吸收太阳热量后迅速导入金属流道加热金属流道内的介质,金属流道内的介质温度达到120℃以上时导出得到中温热源,属于太阳能光热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提高,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已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现有的真空管集热管只能提供70℃左右的热水,大大的降低了太阳能热利用的范围,而目前提供中温热源的槽式集热方式,造价高、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不能投入商业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温集热管用普通的真空管为集热元件,在真空管内管内周长三分之一范围内安装曲面金属流道,在真空管内管与曲面金属流道之间用高效导热胶将二者粘接,真空管内部其余空间用耐高温保温材料填注,使用时曲面金属流道面面向阳光吸收阳光的热量,真空管吸收的热量只能从金属流道导出,散失热量只有通过曲面金属流道面向外辐射,比普通真空管减少了60%的辐射面积,提高了真空管的集热效率,曲面金属流道内采用耐低温、抗高温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太阳能中温集热管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中温集热管由真空管外管、真空管内管、铝氮铝涂层、真空层、金属支架、耐高温导热胶、曲面金属流道、导热介质、保温层、连接管接头等组成,其特征是:真空管外管套在真空管内管外,真空管内管外壁镀铝氮铝吸收涂层,曲面金属流道位于真空管内管腔内,耐高温导热胶位于真空管内管内壁与曲面金属流道之间,耐高温导热介质在曲面金属流道内,保温材料紧贴曲面金属流道填满真空管内管管腔,太阳辐射的热量由真空管内管外壁铝氮铝吸收并及时将吸收的热量通过耐高温导热胶传递给曲面金属流道,将曲面金属流道内的耐高温介质加热达到120℃以上时导出,从而达到中温太阳能集热管提供中温热源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中温集热管,太阳能中温集热管由真空管外管(1)、真空管内管(2)、铝氮铝涂层(3)、真空层(4)、金属支架(5)、耐高温导热胶(6)、曲面金属流道(7)、导热介质(8)、保温层(9)、连接管接头(10)组成,所述金属支架(5)放入真空管外管(1)内端点,真空管外管(1)套在真空管内管(2)外,真空管外管(1)和真空管内管(2)之间为真空层(4);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接头(10)下端一侧的长面为凸曲面(10-2),另一侧的长面为凹曲面(10-3),凸曲面和凹曲面的两侧短面为斜面(10-4),在连接管接头(10)下端底面上设有凹槽(10-5),在连接管接头(10)上端的凸起面上设有两个流道口(10-1);所述曲面金属流道(7)内设有一段分隔部(7-1),分隔部(7-1)将曲面金属流道(7)内分成两个容腔,所述曲面金属流道(7)上端插入连接管接头(10)的凹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日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