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6922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包括连接杆二、三角片、活动耳片、支撑杆和下扶手连杆,所述连接杆二与三角片通过轴线一铰接,三角片与活动耳片通过轴线二铰接,活动耳片与支撑杆通过轴线四铰接,所述支撑杆与下扶手连杆通过轴线三铰接,所述下扶手连杆与三角片通过轴线五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形式简单,折叠与展开的动作顺畅可靠,操作方便;舷梯门收起后,各杆件处于紧密折叠状态,占用空间非常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或直升机舷梯门辅助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舷梯门是飞机或直升机上供人员上下的通道。舷梯门一般自带扶手,舷梯门收起和放下时,扶手可以随之折叠和展开。在设计扶手时,要求折叠时占用空间小,不能超出门框结构。目前,折叠连杆机构多采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局部只能实现两根铰接连杆折叠。对于如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这种复杂的平面连杆机构,局部涉及到三根连杆的折叠与展开,实现难度较大,且容易导致折叠后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可靠性高,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包括连接杆二、三角片、活动耳片、支撑杆和下扶手连杆,所述连接杆二与三角片通过轴线一铰接,三角片与活动耳片通过轴线二铰接,活动耳片与支撑杆通过轴线四铰接,所述支撑杆与下扶手连杆通过轴线三铰接,所述下扶手连杆与三角片通过轴线五铰接,三角片、活动耳片、支撑杆、下扶手连杆共同形成一个可折叠的机构。所述三角片上有三个铰接点,所述支撑杆上有两个铰接点,所述下扶手连杆上有两个铰接点。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形式简单,折叠与展开的动作顺畅可靠,操作方便;舷梯门收起后,各杆件处于紧密折叠状态,占用空间非常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支撑杆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展开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叠状态图。图中标记:10支撑杆,22为连接杆二,50为三角片,60为活动耳片,71为下扶手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最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连接杆二22、三角片50、活动耳片60、支撑杆10和下扶手连杆71,所述连接杆二22与三角片50通过轴线一a铰接,三角片50与活动耳片60通过轴线二b铰接,活动耳片60与支撑杆10通过轴线四d铰接,所述支撑杆10与下扶手连杆71通过轴线三c铰接,所述下扶手连杆71与三角片50通过轴线五e铰接,三角片50、活动耳片60、支撑杆10、下扶手连杆71共同形成一个可折叠的机构。其中,支撑杆10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三角片50上有三个铰接点,所述支撑杆10上有两个铰接点,所述下扶手连杆71上有两个铰接点。所述三角片50有两片,以连接杆二22轴线为参考竖直镜像对称布置。本技术的展开状态如图3所示。舷梯门收起时,收折动力机构驱动支撑杆10绕其与下扶手连杆71的铰接点逆时针转动,并推动活动耳片60,从而带动三角片50绕其与下扶手连杆71的铰接点顺时针转动。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实现支撑杆10向下扶手连杆71靠拢折叠,使三角片50绕其与下扶手连杆71的铰接点顺时针转动。然后,再驱动连接杆二22绕其与三角片50的铰接点顺时针转动,即可实现连接杆二22向下扶手连杆71靠拢折叠,从而完成支撑杆10、下扶手连杆71、连接杆二22的折叠。收折完成之后的状态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二(22)、三角片(50)、活动耳片(60)、支撑杆(10)和下扶手连杆(71),所述连接杆二(22)与三角片(50)通过轴线一(a)铰接,三角片(50)与活动耳片(60)通过轴线二(b)铰接,活动耳片(60)与支撑杆(10)通过轴线四(d)铰接,所述支撑杆(10)与下扶手连杆(71)通过轴线三(c)铰接,所述下扶手连杆(71)与三角片(50)通过轴线五(e)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二(22)、三角片(50)、活动耳片(60)、支撑杆(10)和下扶手连杆(71),所述连接杆二(22)与三角片(50)通过轴线一(a)铰接,三角片(50)与活动耳片(60)通过轴线二(b)铰接,活动耳片(60)与支撑杆(10)通过轴线四(d)铰接,所述支撑杆(10)与下扶手连杆(71)通过轴线三(c)铰接,所述下扶手连杆(71)与三角片(50)通过轴线五(e)铰接,三角片(50)、活动耳片(60)、支撑杆(10)、下扶手连杆(71)共同形成一个可折叠的机构;舷梯门收起时,收折动力机构驱动支撑杆(10)绕其与下扶手连杆(71)的铰接点逆时针转动,并推动活动耳片(60),从而带动三角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富力威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