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粘州津专利>正文

可快速组装的墙角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61344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16:31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墙角置物架包含一个架体、一个掣动件、两个枢接件,及两个黏贴长板。该架体包括一个墙角部、一个相反于该墙角部的手持部、一个连接该墙角部与该手持部间的左斜边侧部,及一个连接该墙角部与该手持部间的右斜边侧部。该掣动件能沿一个由该墙角部朝该手持部延伸的第一直线往复移动地设置于该架体底侧。所述枢接件分别枢设于该掣动件的左右两侧部,所述黏贴长板具有可挠性,且所述黏贴长板其中一端部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而所述黏贴长板另一端部分别枢设于该左斜边侧部及该右斜边侧部邻近该手持部处。通过该掣动件、所述枢接件及所述黏贴长板于该架体上的连接设置关系,就可以达到快速组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墙角置物架。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适用于安装于墙壁的一个墙角处的墙角置物架,如中国台湾证书字号第D132233号所公开的三角置物架,大致上包含一个概呈三角形的架体、两个分别凸设于该架体的两个平直侧面的扣接组件,及两个分别能供所述扣接组件扣接的纵向长形支撑座。各纵向长形支撑座包括分别设置于前后两侧的一个供相对应扣接组件扣接的插槽及一个供双面胶条黏设的固定片。在将上述墙角置物架安装设置于该墙角处时,先手持该架体水平且悬空地贴靠于该墙角处,接着于该墙角处的两侧壁面分别对应所述扣接组件处,分别标示出供所述纵向长形支撑座设置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后,将该架体移离该墙角处,接着再将所述纵向长形支撑座通过双面胶条分别黏设固定于该第一、第二位置上,最后将该架体的所述扣接组件同时由向而下地分别扣接于所述纵向长形支撑座的凹槽,从而将该架体架高地设置于该墙角处,即完成安装作业。虽然上述墙角置物架能通过所述扣接组件及所述纵向长形支撑座的组接关系,从而将该架体悬空地设置于该墙角处,但上述墙角置物架还是具有以下缺点:—、所述纵向长形支撑座于该墙角处的两侧壁面的设置位置需水平及高度皆需精准对位,才能使得通过所述扣接组件分别扣接于所述纵向长形支撑座的架体能保持水平悬空设置。再者,所述纵向长形支撑座也需保持相对不歪斜地设置于壁面上,如此所述扣接组件才能同时由上而下地扣接于所述滑槽内。因此,要将上述墙角置物架水平且牢固地设置于该墙角处的手续步骤是相当繁琐。二、由于所述扣接组件皆固设于所述平直侧面,不能随着该墙角处的张角角度变化进行设置位置调整,来保持与所述纵向长形支撑座稳固的扣接关系,因此该墙角置物架只适用设置于具有一个固定张角角度的墙角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墙角置物架。本技术可快速组装的墙角置物架,适用设置于墙壁的一个墙角处,包含一个架体、一个掣动件、两个枢接件,及两个黏贴长板。该架体包括一个对应该墙角的墙角部、一个相反于该墙角部的手持部、一个连接该墙角部与该手持部间的左斜边侧部,及一个连接该墙角部与该手持部间的右斜边侧部。该掣动件能沿一个由该墙角部朝该手持部延伸的第一直线往复移动地设置于该架体底侧。所述枢接件分别枢设于该掣动件的左右两侧部,且分别包括一个枢接于该掣动件的第一枢接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枢接端部的第二枢接端部。所述黏贴长板具有可挠性,且所述黏贴长板其中一端部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的第二枢接端部,而所述黏贴长板另一端部分别枢设于该左斜边侧部及该右斜边侧部邻近该手持部处。其中,当该墙角置物架设置于该墙角处且掣动该掣动件朝该墙角部移动时,该掣动件通过所述枢接件连动所述黏贴长板,使得所述黏贴长板分别由邻近该手持部的枢接端部逐渐向外迫紧黏固于该墙角处的两侧壁面,相反地,当掣动该掣动件朝该手持部移动时,所述黏贴长板则反方向地向内相向移动而远离不接触该墙角处的两侧壁面。较佳地,该第一直线是垂直一个连接所述黏贴长板分别枢设于该左斜边侧部及该右斜边侧部的一端部间的第二直线。较佳地,该第一直线穿过该第二直线的中点。较佳地,该架体还包括一个凹陷形成于底面且位于该左斜边侧部及该右斜边侧部间的嵌设滑槽,该嵌设滑槽沿该第一直线延伸,该掣动件包括一个能滑动地嵌设于该嵌设滑槽的嵌设部。较佳地,该架体还包括一个设置于底侧且位于该左斜边侧部及该右斜边侧部间的滑杆组,该滑杆组沿该第一直线延伸,该掣动件包括一个能滑动地设置于该滑杆组的滑设部。本技术的功效在于:通过该掣动件、所述枢接件及所述黏贴长板于该架体上的连接设置关系,来达到快速的组装作业,也就是只需一手握持该架体的手持部将该架体悬空且水平地设置于该墙角处后,另一手即能掣动该掣动件移动,并通过所述枢接件分别同时连动所述黏贴长板,使得所述黏贴长板向外迫紧黏固于该墙角处的两侧壁面,即完成组装作业,然而只需相反上述动作即能将本技术卸除安装。【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本技术可快速组装的墙角置物架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一个仰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是抵靠于墙壁的一个墙角处的两侧壁面,且两个黏贴长板是不接触所述壁面;图3是一个仰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是抵靠所述壁面,且所述黏贴长板迫紧黏固于所述壁面;图4是由图3中的直线IV -1V所取得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可快速组装的墙角置物架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一个仰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是抵靠于墙壁的一个墙角处的两侧壁面,且两个黏贴长板是不接触所述壁面;图7是一个仰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是抵靠所述壁面,且所述黏贴长板迫紧黏固于所述壁面;图8是一个立体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架体的另一个结构态样。【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可快速组装的墙角置物架的一个第一实施例,适用设置于墙壁9的一个墙角91处,该墙角置物架包含一个架体1、一个掣动件2、两个枢接件3,及两个黏贴长板4。该架体I概呈扇形,且包括一个对应该墙角91的墙角部11、一个相反于该墙角部的手持部12、一个连接该墙角部11与该手持部12间的左斜边侧部13、一个连接该墙角部11与该手持部12间的右斜边侧部14,及一个凹陷形成于底面且位于该左斜边侧部13及该右斜边侧部14间的嵌设滑槽15。定义一个由该墙角部11朝该手持部12延伸的第一直线LI。该嵌设滑槽15沿该第一直线LI延伸。该掣动件2包括一个能滑动地嵌设于该嵌设滑槽15的嵌设部21 (见图4),从而能沿该第一直线LI往复移动地设置于该架体I底侧。所述枢接件3分别枢设于该掣动件2的左右两侧部,且分别包括一个枢接于该掣动件2的第一枢接端部3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枢接端部31的第二枢接端部32。所述黏贴长板4具有可挠性,且所述黏贴长板4其中一端部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3的第二枢接端部32,而所述黏贴长板4另一端部分别枢设于该左斜边侧部13及该右斜边侧部14邻近该手持部12处。在本实施例中,各黏贴长板4在位于外侧的一个长板面上形成有一个黏胶层41。值得一提的是,该黏胶层41能为一个双面胶带、一个双面泡棉胶带或其他黏着件。其中,该第一直线LI是垂直一个连接所述黏贴长板4分别枢设于该左斜边侧部13及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墙角置物架,适用设置于墙壁的一个墙角处,其特征在于:该墙角置物架包含:一个架体,包括一个对应该墙角的墙角部、一个相反于该墙角部的手持部、一个连接该墙角部与该手持部间的左斜边侧部,及一个连接该墙角部与该手持部间的右斜边侧部;一个掣动件,能沿一个由该墙角部朝该手持部延伸的第一直线往复移动地设置于该架体底侧;两个枢接件,分别枢设于该掣动件的左右两侧部,且分别包括一个枢接于该掣动件的第一枢接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枢接端部的第二枢接端部;及两个黏贴长板,具有可挠性,且所述黏贴长板其中一端部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的第二枢接端部,而所述黏贴长板另一端部分别枢设于该左斜边侧部及该右斜边侧部邻近该手持部处;其中,当该墙角置物架设置于该墙角处且掣动该掣动件朝该墙角部移动时,该掣动件通过所述枢接件连动所述黏贴长板,使得所述黏贴长板分别由邻近该手持部的枢接端部逐渐向外迫紧黏固于该墙角处的两侧壁面,相反地,当掣动该掣动件朝该手持部移动时,所述黏贴长板则反方向地向内相向移动而远离不接触该墙角处的两侧壁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粘州津
申请(专利权)人:粘州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