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5918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该装置包括多导联体表电极、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按键单元以及显示单元,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产生电刺激信号,并交替输出电脉冲信号至多导联体表电极;多导联体表电极将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产生的电刺激信号施加于人体病变器官对应的穴位;按键单元设定电刺激信号的频率、电流强度以及施加时间;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电刺激信号的波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借助电刺激的方式辅助医生打通患者对应的穴位,实现对慢性病的辅助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理信号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中医虽然博大精深,但是目前的中医诊疗还是采用传统的望闻问切的方式。在慢性病的诊疗过程中,通常采用手工按摩或针灸等方式打通穴位以达到理疗的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按摩打通穴位的治疗方式中需要依靠医生的经验来确定按摩力度,且按摩过程非常耗费体力。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以借助电刺激的方式辅助医生打通患者对应的穴位,实现对慢性病的辅助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通过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产生电刺激信号,经多导联体表电极将电刺激信号施加于慢性病对应的穴位,以借助电刺激的方式辅助医生打通患者对应的穴位,实现对慢性病的辅助治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该装置包括多导联体表电极、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以及显示单元,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和恒流输出模块,其中: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与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的恒流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包括与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连接的输出通道,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恒流输出模块交替输出电刺激信号至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将所述微处理器交替输出的电刺激信号施加于人体病变器官对应的穴位;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的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电刺激信号的波形。优选地,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电极。优选地,所述柔性电极包括柔性基底、绝缘层、微电极单元、导线和引线焊点,所述的微电极单元、导线和引线焊点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微电极单元与所述引线焊点之间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的柔性基底上,所述微电极单元外露于所述绝缘层,所述柔性基底上设有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空心状凸起,所述微电极单元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的空心状凸起上。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在所述引线焊点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引线焊点通过所述绝缘层的开口外露。优选地,所述空心状凸起设置为一个,或设置为多个以组成阵列。优选地,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由两个三极管组成开关电路,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分别串联限流电阻,基极分别由微处理器输出不同的时钟信号控制两个三极管交替导通来输出电刺激信号至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优选地,所述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还包括按键单元,所述按键单元与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的微处理器连接,用于设定所述电刺激信号的频率、电流强度以及施加时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通过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产生电刺激信号,经多导联体表电极将电刺激信号施加于慢性病对应的穴位,同时可通过按键单元设置电刺激信号的频率、电流强度以及施加时间,通过显示单元显示电刺激信号的波形,以借助电刺激的方式辅助医生打通患者对应的穴位,实现对慢性病的辅助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导联体表电极中柔性电极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多导联体表电极中柔性电极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多导联体表电极101、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102、按键单元103以及显示单元104,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102包括微处理器1021和恒流输出模块1022,其中: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101与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102的恒流输出模块1022连接,所述恒流输出模块1022包括与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101连接的输出通道,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102的微处理器1021控制所述恒流输出模块1022交替输出电刺激信号至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101 ;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101将所述微处理器1021交替输出的电刺激信号施加于人体病变器官对应的穴位;所述按键单元103与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102的微处理器1021连接,用于设定所述电刺激信号的频率、电流强度以及施加时间;所述显示单元104与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102的微处理器1021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电刺激信号的波形。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1021可以采用单片机或者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1021需具备基本的输入输出接口以及数模转换接口,恒流输出模块1022与微处理器1021的数模转换接口电连接,恒流输出模块1022的输出通道与多导联体表电极101中柔性电极的个数相对应,因此通过在微处理器1021中设置简单的程序即可控制恒流输出模块1022交替输出电脉冲信号作为电刺激信号施加于人体病变器官对应的穴位。具体地,恒流输出模块1022通常由两个三极管组成开关电路,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分别串联限流电阻,基极分别由微处理器1021输出不同的时钟信号进行控制,控制两个三极管交替导通;两个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集电极分别接在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构成推挽输出电路,使得变压器初级绕组内产生相间而方向相反的脉冲电流,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中产生奇数和偶数信号相反的脉冲,该脉冲通过多导联体表电极101中柔性电极刺激穴位,从而模拟医生采用按摩穴位的方式打通穴位,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按键单元103可以设置复位键、增加键、减少键、脉冲类型键、定时键等,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慢性病辅助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多导联体表电极、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以及显示单元,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和恒流输出模块,其中: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与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的恒流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包括与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连接的输出通道,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恒流输出模块交替输出电刺激信号至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所述多导联体表电极将所述微处理器交替输出的电刺激信号施加于人体病变器官对应的穴位;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单元的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电刺激信号的波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贯京陈兴明葛新科张少鹏方静芳克里斯基捏·普拉纽克艾琳娜·古列莎波达别特·伊万李慧玲张红治王海荣高伟明徐之艳梁昊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