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绍明专利>正文

一次性防伪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84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容器体、容器盖、拉环和与容器体连为一体的防伪标志构成。防伪标志离开容器体后不能再复原到容器体上。容器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容器体上,拉环套在容器盖上,其倒钩插入防伪标志的插孔内,而且不能再从插孔内抽出。只有破坏容器体与防伪标志间的连接才能将容器开启。使用时,旋转容器盖,带动拉环上的倒钩将防伪标志向上拉,使其脱离容器体,在容器体上留下空缺,使消费者明显识别出该容器为使用过的包装。(*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防伪容器。一次性容器被非法厂商重复使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合法厂商权益,使消费者产生不信任感。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户可以鉴别,不能再次使用的一次性防伪容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容器由容器体,容器盖,拉环及防伪标志构成,防伪标志与容器体连为一体,防伪标志上有插孔。容器盖通过螺纹与容器体连接。拉环套在容器盖上,拉环上的倒钩插入容器体上防伪标志的插孔内,插入后不能退出。消费者欲取出容器内的物体时,必须取下容器盖,而向上取盖时,套在容器盖上的拉环也随之向上,拉环的倒钩带动防伪标志向上运动,将防伪标志与容器体间的连接丝拉断,使容器体上的防伪标志脱离容器体,而防伪标志不能复原到容器体上。这样容器体上留下空缺,使用者据此可判断该容器已被使用过。若不法厂商重复使用该容器,消费者能直观地发现该容器被重复使用。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 一次性防伪容器颈部装配结构图图2 图1俯视图图3 图1侧视图图4 使用过的一次性防伪容器颈部主视图图5 图4俯视图本实施例的一次性防伪容器为塑料制品,容器体1和防伪标志2一次成形为一整体。防伪标志2与防伪容器体1之间由连接丝5连接,防伪标志2上有插孔6,容器盖3通过螺纹与容器体1连接。拉环4套在容器盖3上,拉环4上有倒钩7可插入防伪标志2的插孔6中,但不能退出。打开容器盖时,旋动容器盖,套在其上的拉环上移,拉环上的倒钩向上拉动防伪标志,将防伪标志与容器体之间的连接丝拉断,使防伪标志脱离容器体。使用后的一次性容器缺少防伪标志,留下空缺,使消费者极易识别是用过的容器,从而防止不法厂商重复使用一次性容器。权利要求1.一次性防伪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二者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有一拉环和与容器体通过连接丝连为一体的防伪标志,该防伪标志上有插孔,拉环上有倒钩,拉环套在容器盖上,倒钩插入防伪标志的插孔内。专利摘要本技术由容器体、容器盖、拉环和与容器体连为一体的防伪标志构成。防伪标志离开容器体后不能再复原到容器体上。容器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容器体上,拉环套在容器盖上,其倒钩插入防伪标志的插孔内,而且不能再从插孔内抽出。只有破坏容器体与防伪标志间的连接才能将容器开启。使用时,旋转容器盖,带动拉环上的倒钩将防伪标志向上拉,使其脱离容器体,在容器体上留下空缺,使消费者明显识别出该容器为使用过的包装。文档编号B65D49/00GK2288933SQ9623317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邓绍明 申请人:邓绍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防伪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二者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有一拉环和与容器体通过连接丝连为一体的防伪标志,该防伪标志上有插孔,拉环上有倒钩,拉环套在容器盖上,倒钩插入防伪标志的插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绍明
申请(专利权)人:邓绍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