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巍腾专利>正文

拉压式易开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26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需取下瓶盖即可饮用的拉压式易开瓶盖。该瓶盖有一个固定式主盖1和一个连接于主盖1出口并可沿使该出口上下运动而使其打开或关闭的活动式副盖2。主盖1和副盖2通过外罩式或内扣式结构进行连接,且主盖1和副盖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防脱和封水结构。当将副盖2拉起时,打开出水孔22和25,此时可饮水。压下副盖可关闭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瓶盖为一种饮用装置,而无须将其拧下即可饮水,这不但大大方便了使用者,而且可彻底改变瓶装水的饮用方式。(*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通过拉、压即可打开或关闭瓶盖出水口,而无需取下瓶盖即可饮用的拉压式易开瓶盖。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的饮料瓶瓶盖(包括塑料的或金属的)皆为简单的螺旋式瓶盖,这种瓶盖式样简单,功能单一,在使用上也有诸多不便,主要表现在一、经常发生瓶盖不易拧开的情况;二、必须使瓶盖与瓶口分离才能饮用瓶中的水,这就要求使用者用双手操作才能拧下瓶盖,在用户手持物品情况下很难实现。另外,拧下的瓶盖容易丢失,不仅给使用者带来麻烦,也污染了环境;三、普通瓶盖的密封性不好,如果没有用力拧紧瓶盖,则容易发生漏水现象;四、普通饮料瓶的瓶口口径都比较大,人们喝水时容易发生呛水现象,尤其在乘坐汽车或在行走等移动状态下更是如此。本技术就是针对普通瓶盖的不足进行了改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瓶盖变成饮用装置,无需将瓶盖取下即可饮用,且瓶盖出水口开关自如,操作方便,密封性能好,造型新颖的拉压式易开瓶盖。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本技术有一个固定式主盖1和一个连接于主盖1出口并可沿使该出口上下运动而使其打开或关闭的活动式副盖2。主盖1和副盖2通过外罩式或内扣式结构进行连接,主盖1和副盖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防脱和封水结构。所述的外罩式结构包括主盖1和活动地套在主盖1管状出口12外部的副盖2。所述的内扣式结构包括主盖1和活动地置于主盖1管状出口12内的副盖2。在所述的外罩式连接结构中,主盖1包括与瓶口固定的管状盖体11和在盖体1上部并与之一体的管状出口12,盖体11内具有内螺纹111,所述的防脱结构是在主盖1的出口端端部外侧设有一脊形环状凸起122,并在副盖2内壁上设有与上述环状凸起相应的环状凸起21;所述的封水结构是在主盖1的管状出口12外壁上设有一锥形台阶121,出口12的顶面上通过连接筋123连接有封水塞124,封水塞与管壁间有一环形出水孔125,副盖2顶面上具有与封水塞124形状大小相同并紧密配合的出水孔22。在所述的内扣式连接结构中,主盖1包括与瓶口固定的管状盖体11和在盖体11上部并与之一体的管状出口12,盖体11内具有内螺纹111,副盖2呈管状中空体,所述的防脱结构是在副盖2下端部有两个条状凸起23,该凸起伸入盖体11内,其端部各有一个卡脚24;所述的封水结构是在盖体11中心设有一个小圆柱体112,副盖2套在小圆柱体外部,且在副盖2顶面上具有与小圆柱体112直径相同并紧密配合的出水孔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外罩式和内扣式两种连接方式都是利用副盖的上下运动来打开或关闭出水口。如图1所示,将外罩式瓶盖的主盖1通过其内螺纹111拧紧在瓶口上,当需要喝水时,用手捏住副盖2将其向上拉起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使副盖上的出水孔22与主盖上的封水塞124相分离,出水孔22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即可喝水,瓶中的水沿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经主盖1上端部的环形出水孔125及副盖上的出水孔22流出。喝水时用嘴对着副盖的出水孔即可。主副盖上的防脱结构可防止副盖脱出。喝完后,如瓶中还有水,可将副盖向下压,使出水孔22紧密地套在封水塞124上将出水孔密封。内扣式瓶盖的工作原理与外罩式相似。如图2所示,将主盖1通过其内螺纹111拧在瓶口上,喝水时,将副盖2向上拉,使副盖上的水孔25与主盖上的小圆柱体112相分离,出水孔25处于打开状态,即可喝水。瓶中的水沿图2中箭头所示经主盖及副盖上的出水孔流出。副盖下端部的卡脚向上到达主盖顶部,可阻止其脱出。喝完水后将副盖压回,使出水口25紧密地套在小圆柱体112上将出水口密封。由本技术结构及工作原理可知,本技术通过简单的拉压动作即可实现瓶盖的打开和关闭,使瓶盖成为一种饮用装置,而无须将其拧下即可饮水,这不但大大方便了使用者,而且可彻底改变瓶装水的饮用方式,适应现代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节奏。同时,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密封结构,瓶盖关闭时无任何渗漏现象,因此方便携带。本技术的瓶盖用一只手即可操作,因此方便实用,可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技术还具有造型新颖等特点。图1是本技术的外罩式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扣式连接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由一个固定式主盖1和一个活动式副盖2构成。主盖1和副盖2通过如图1所示的外罩式或如图2所示的内扣式结构进行连接,主盖1和副盖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防脱和封水结构。所述的外罩式结构包括主盖1和活动地套在主盖1管状出口12外部的副盖2。主盖1由塑料制成,它包括与瓶口固定的管状盖体11和在盖体1上部并与之一体的直径较小的管状出口12,盖体11内具有内螺纹111。所述副盖2也由塑料制成,它呈管状,其顶面中心设有出水孔22,副盖2可在主盖1管状出口外部上下移动。所述的防脱结构是在主盖1的出口端端部外侧设有一脊形环状凸起122,并在副盖2内壁上设有与上述环状凸起相应的环状凸起21,主盖1和副盖2在装配时将主盖1强制压入副盖2内,副盖2上的凸起21便能阻止主盖脱出;所述的封水结构是在主盖1的管状出口12外壁上设有一锥形台阶121,出口12的顶面上通过连接筋123连接有封水塞124,封水塞与管壁间有一环形出水孔125,副盖2顶面上具有与封水塞124形状大小相同并紧密配合的出水孔22。所述的内扣式结构包括主盖1和活动地置于主盖1管状出口12内的副盖2。主盖1由塑料制成,它包括与瓶口固定的管状盖体11和在盖体11上部并与之一体的直径较小的管状出口12,盖体11内具有内螺纹111。副盖2由塑胶制成,它呈管状中空体,其顶面中心设有水孔25。所述的防脱结构是在副盖2下端部有两个条状凸起23,该凸起伸入盖体11内,其端部各有一个卡脚24;所述的封水结构是在盖体11中心设有一个小圆柱体112,副盖2套在小圆柱体外部,且在副盖2顶面上具有与小圆柱体112直径相同并紧密配合的出水孔25,副盖2可在主盖1管状出口12内上下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拉压式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固定式主盖(1)和一个连接于主盖(1)出口并可沿使该出口上下运动而使其打开或关闭的活动式副盖(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式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主盖(1)和副盖(2)通过外罩式或内扣式结构进行连接,主盖(1)和副盖(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防脱和封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压式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式结构包括主盖(1)和活动地套在主盖(1)管状出口(12)外部的副盖(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压式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扣式结构包括主盖(1)和活动地置于主盖(1)管状出口(12)内的副盖(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压式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盖(1)包括与瓶口固定的管状盖体(11)和在盖体(1)上部并与之一体的管状出口(12),盖体(11)内具有内螺纹(111),所述的防脱结构是在主盖(1)的出口端端部外侧设有一脊形环状凸起(122),并在副盖(2)内壁上设有与上述环状凸起相应的环状凸起(21);所述的封水结构是在主盖(1)的管状出口(12)外壁上设有一锥形台阶(121),出口(12)的顶面上通过连接筋(123)连接有封水塞(124),封水塞与管壁间有一环形出水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压式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固定式主盖(1)和一个连接于主盖(1)出口并可沿使该出口上下运动而使其打开或关闭的活动式副盖(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腾
申请(专利权)人:张巍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