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533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推车,包括车底板、车轮与车斗,所述车斗安装在车底板上,所述车轮之间的车轴位于U型导向架内,所述U型导向架上端设有第一减震弹簧,下端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车斗的侧壁上设有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U型导向架、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这样车体在运输过程中车轮的车轴在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实现上下方向的移动,有效的吸收了震动,避免了车斗内物料溅出,减小了物料的损失;通过设置耐磨层,这样耐磨层能够有效的减小车斗内壁的磨损,延长车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推车
技术介绍
设备,指可供人们在生产中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总称。设备通常是一群中大型的机具器材集合体,皆无法拿在手上操作而必须有固定的台座,使用电源之类动力运作而非人力。设备一般而言都放置在专属的房间例如机房、车间、厂房,因为运作时会产生噪音或废气,除了资讯设备是输入输出都是无形的信息之外,许多设备要输入输出有形的物料,所以更需要专门设计的场所才能顺畅运作。设备备件的种类很多,为了便于管理和供应,一般按下列方法分类。1.零件类别分;2.零件来源分;3.零件使用特性分;常备件:指经常使用的、设备停工损失大和单自动包装机价较低的、需经常保持一定储备量的零件;4.备件精度和制造复杂程度分;关键件:指精度高、制造难度大、在设备中起关键作用的零件。一般件:指除关键件以外的其它机械备件。现有技术中建筑材料需要采用工程车进行运输,现有的工程车在运输过程中震动大,这样容易造成车斗内物料的溅出,造成物料损失,同时工程车车斗内侧表面容易发生磨损,影响车斗的使用寿命。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推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建筑工程推车,包括车底板、车轮与车斗,所述车斗安装在车底板上,所述车轮之间的车轴位于U型导向架内,所述U型导向架上端设有第一减震弹簧,下端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车斗的侧壁上设有耐磨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导向架与车底板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两端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粘贴在车斗内壁上,且厚度至少为3mm 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通过设置U型导向架、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这样车体在运输过程中车轮的车轴在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实现上下方向的移动,有效的吸收了震动,避免了车斗内物料溅出,减小了物料的损失;通过设置耐磨层,这样耐磨层能够有效的减小车斗内壁的磨损,延长车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底板;2.车轮;3.车轴;4.U型导向架;5.第一减震弹簧;6.第二减震弹簧;7.车斗;8.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建筑工程推车,包括车底板1、车轮2与车斗7,所述车斗7安装在车底板I上,所述车轮2之间的车轴3位于U型导向架4内,其中所述U型导向架4与车底板I之间固定连接,这样便于U型导向架4的固定。所述U型导向架4上端设有第一减震弹簧5,下端设有第二减震弹簧6,其中所述第一减震弹簧5、第二减震弹簧6两端为固定连接,这样车体在运输过程中车轮的车轴在第一减震弹簧5与第二减震弹簧6的作用下实现上下方向的移动,有效的吸收了震动,避免了车斗7内物料溅出,减小了物料的损失。所述车斗7的侧壁上设有耐磨层8,其中所述耐磨层8粘贴在车斗7内壁上,且厚度至少为3mm,这样耐磨层8能够有效的减小车斗7内壁的磨损,延长车斗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建筑工程推车,包括车底板(I)、车轮(2)与车斗(7),所述车斗(7)安装在车底板(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之间的车轴(3)位于U型导向架(4)内,所述U型导向架(4 )上端设有第一减震弹簧(5 ),下端设有第二减震弹簧(6 ),所述车斗(7 )的侧壁上设有耐磨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导向架(4)与车底板(I)之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弹簧(5)、第一.减震弹貪(6)两端为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8)粘贴在车斗(7)内壁上,且厚度至少为3_。【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推车,包括车底板、车轮与车斗,所述车斗安装在车底板上,所述车轮之间的车轴位于U型导向架内,所述U型导向架上端设有第一减震弹簧,下端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车斗的侧壁上设有耐磨层。本技术通过设置U型导向架、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这样车体在运输过程中车轮的车轴在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实现上下方向的移动,有效的吸收了震动,避免了车斗内物料溅出,减小了物料的损失;通过设置耐磨层,这样耐磨层能够有效的减小车斗内壁的磨损,延长车斗的使用寿命。【IPC分类】B62B3/00, B62B5/00【公开号】CN204871082【申请号】CN201520470519【专利技术人】郑伟英 【申请人】南通滨五实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7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推车,包括车底板(1)、车轮(2)与车斗(7),所述车斗(7)安装在车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之间的车轴(3)位于U型导向架(4)内,所述U型导向架(4)上端设有第一减震弹簧(5),下端设有第二减震弹簧(6),所述车斗(7)的侧壁上设有耐磨层(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滨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