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3660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5:08
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涉及农田机械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起落架的上面连接有座椅药箱,所述座椅药箱的顶端设置一个加压器和加药口,座椅药箱的一个侧面焊接有操作支架,操作面板安装在操作支架的端面,座椅药箱底下连接组合喷药管,座椅药箱的后侧设有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平衡翼、动力马达、推进旋翼、升降马达、主轴,主轴的顶端设有主旋翼,通过操作面板控制本装置的升降和喷施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操作简单,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稻田进行大面积的药液喷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田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指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粒)去壳后称大米、香米、稻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药液自动喷施装置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的工具之一,用其以进行农作物的除虫、除草、防病。现有技术中,农用喷雾器普遍采用背负式,在劳动者背负喷雾器进行喷雾操作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喷雾器在工作中常出现农药漏液或滴液等现象,药液接触到人体后对劳动者造成伤害,安全性较低,并且不适宜进行大面积的稻田喷施。因此,研制开发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是非常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能够对稻田实施大面积喷药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与有效的工作时间。本技术技术方案: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所述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包括主旋翼、加压器、平衡翼、推进旋翼、动力马达、操作支架、组合喷药管、起落架、操作面板、座椅药箱、加药口、轴承座、主轴、升降马达、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主旋翼固定螺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落架的上面通过连接板螺栓紧固连接有座椅药箱,所述座椅药箱的顶端设置一个加压器和加药口,座椅药箱的一个侧面焊接有操作支架,操作面板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所述操作支架的端面,座椅药箱底下连接组合喷药管,座椅药箱的后侧设有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所述平衡翼设置在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的上方,通过螺栓连接座椅药箱上,动力马达通过轴承连接在平衡翼的下面,推进旋翼连接在动力马达的主轴上,升降马达设置在平衡翼的上方,通过螺栓坐装在座椅药箱上,升降马达上面设置有一个主轴,主轴通过轴承座支撑,而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座椅药箱上,主轴的顶端设有主旋翼,主旋翼通过翼固定螺栓将其固定在主轴端部。 所述组合喷药管为多个喷头成一字排列。所述在座椅药箱上安装了安全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对稻田实施整齐的大面积的药液喷施工作,本装置采用电能供电,打破了传统的燃料发动机提供动力,绿色环保,无毒无害,以免传统发动机有害气体影响稻田作物生长发育。操作简单,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稻田药液的喷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正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产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背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2对本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所述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包括主旋翼1、加压器2、平衡翼3、推进旋翼4、动力马达5、操作支架6、组合喷药管7、起落架9、操作面板10、座椅药箱11、加药口 12、轴承座13、主轴14、升降马达15、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16、主旋翼固定螺栓1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落架9的上面通过连接板螺栓紧固连接有座椅药箱11,所述座椅药箱11的顶端设置一个加压器2和加药口 12,座椅药箱11的一个侧面焊接有操作支架6,操作面板10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所述操作支架6的端面,座椅药箱11底下连接组合喷药管7,座椅药箱11的后侧设有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16,可对整个装置以及各部系统的集成控制。所述平衡翼3设置在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16的上方,通过螺栓连接座椅药箱11上,动力马达5通过轴承连接在平衡翼3的下面,推进旋翼4连接在动力马达5的主轴上,动力马达5可绕轴承自由摆动以实现该装置的转向的能力,推进旋翼4提供推进的动力及转向的能力。升降马达15设置在平衡翼3的上方,通过螺栓坐装在座椅药箱11上,升降马达15上面设置有一个主轴14,主轴14通过轴承座13支撑,而轴承座13通过螺栓固定在座椅药箱11上,主轴14的顶端设有主旋翼1,主旋翼I通过翼固定螺栓17将其固定在主轴14端部,升降马达15带动主旋翼I对整个装置提供升降的动力。所述组合喷药管7为多个喷头成一字排列,可对稻田作物实施快速的大面积的喷施。所述在座椅药箱11上安装了安全带8,对人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本装置的上述内容已经参考图1、图2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技术产品的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所述修改也应包含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本技术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主权项】1.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所述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包括主旋翼(1)、加压器(2)、平衡翼(3)、推进旋翼(4)、动力马达(5)、操作支架¢)、组合喷药管(7)、起落架(9)、操作面板(10)、座椅药箱(11)、加药口(12)、轴承座(13)、主轴(14)、升降马达(15)、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16)、主旋翼固定螺栓(17),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起落架(9)的上面通过连接板螺栓紧固连接有座椅药箱(11),所述座椅药箱(11)的顶端设置一个加压器(2)和加药口(12),座椅药箱(11)的一个侧面焊接有操作支架(6),操作面板(10)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所述操作支架¢)的端面,座椅药箱(11)底下连接组合喷药管(7),座椅药箱(11)的后侧设有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16), 所述平衡翼(3)设置在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16)的上方,通过螺栓连接座椅药箱(11)上,动力马达(5)通过轴承连接在平衡翼(3)的下面,推进旋翼(4)连接在动力马达(5)的主轴上, 升降马达(15)设置在平衡翼(3)的上方,通过螺栓坐装在座椅药箱(11)上,升降马达(15)上面设置有一个主轴(14),主轴(14)通过轴承座(13)支撑,而轴承座(13)通过螺栓固定在座椅药箱(11)上,主轴(14)的顶端设有主旋翼(1),主旋翼(I)通过翼固定螺栓(17)将其固定在主轴(14)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所述在座椅药箱(11)上安装了安全带⑶。【专利摘要】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涉及农田机械设备领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起落架的上面连接有座椅药箱,所述座椅药箱的顶端设置一个加压器和加药口,座椅药箱的一个侧面焊接有操作支架,操作面板安装在操作支架的端面,座椅药箱底下连接组合喷药管,座椅药箱的后侧设有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平衡翼、动力马达、推进旋翼、升降马达、主轴,主轴的顶端设有主旋翼,通过操作面板控制本装置的升降和喷施过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操作简单,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稻田进行大面积的药液喷施。【IPC分类】A01M7/00【公开号】CN204860737【申请号】CN201520597735【专利技术人】郭俊祥 【申请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8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所述稻田药液自动喷施装置包括主旋翼(1)、加压器(2)、平衡翼(3)、推进旋翼(4)、动力马达(5)、操作支架(6)、组合喷药管(7)、起落架(9)、操作面板(10)、座椅药箱(11)、加药口(12)、轴承座(13)、主轴(14)、升降马达(15)、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16)、主旋翼固定螺栓(1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落架(9)的上面通过连接板螺栓紧固连接有座椅药箱(11),所述座椅药箱(11)的顶端设置一个加压器(2)和加药口(12),座椅药箱(11)的一个侧面焊接有操作支架(6),操作面板(10)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所述操作支架(6)的端面,座椅药箱(11)底下连接组合喷药管(7),座椅药箱(11)的后侧设有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16),所述平衡翼(3)设置在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源(16)的上方,通过螺栓连接座椅药箱(11)上,动力马达(5)通过轴承连接在平衡翼(3)的下面,推进旋翼(4)连接在动力马达(5)的主轴上,升降马达(15)设置在平衡翼(3)的上方,通过螺栓坐装在座椅药箱(11)上,升降马达(15)上面设置有一个主轴(14),主轴(14)通过轴承座(13)支撑,而轴承座(13)通过螺栓固定在座椅药箱(11)上,主轴(14)的顶端设有主旋翼(1),主旋翼(1)通过翼固定螺栓(17)将其固定在主轴(14)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祥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