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线结构及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48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屏蔽线结构及触摸屏,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区别于现有的单根屏蔽线的结构,采用了两条屏蔽线内外设置的结构,匹配于单根屏蔽线,不仅银浆用量大大减少,而且还可以具有等效的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触摸屏的保护结构,具体是屏蔽线结构,以及应用该屏蔽线结构的触摸屏。
技术介绍
触摸屏,例如G1F,即GlassSingle Film,也表示为Glass-Film,其中 G表示Glass(玻璃),F表示ITO Film (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膜)。其功能部分往往是所应用电子设备的视窗区域,例如手机的视窗区域,该区域是触控区域。触控区域的功能部分一般是例如透明导电层及所适应的绝缘层所形成的电容结构,用以感应触摸,产生微弱的电信号,该区域一般也称为功能区(sensor)。由于该电信号过于微弱,因此需要屏蔽外部信号的窜扰。如图1所示,公知的,边框线路3将功能片I所产生电信号送到FPC (FlexiblePrinted Circuit board,柔性电路板,又称软板),以进行信号处理,生成触摸点的坐标,因此边框线路3也需要避免外部信号的窜扰。其中边框线路3—般是通过银浆印刷产生,并在印刷边框线路时,其外围印刷给定宽度的屏蔽线2,参见图2,例如宽度胃为1_的屏蔽线2,借以将能产生容值的干扰信号屏蔽掉,给操作区,即视窗区域一个干净的环境。目前屏蔽线普遍采用银浆印刷产生,过宽的屏蔽线会过多的浪费银浆,导致成本升尚O在一些实现中,采用丝网结构的扁平线束用作屏蔽线,然而,触摸屏所使用的屏蔽线厚度非常薄,一般都是采用印刷工艺形成,通过丝网结构的线束粘接在基体上会有比较大的厚度,从而增加了触摸屏的边框厚度,不仅影响触摸屏的外观,而且会增加例如透明导电层的制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线结构,以及使用该屏蔽线结构的触摸屏,以减少银浆的使用,从而节约成本。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屏蔽线结构,应用于触摸屏,包括:内银线,位于触摸屏的边框区域;外银线,围绕在内银线的外围;以及接地部,连接所述内银线和外银线。上述屏蔽线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银线的宽度为75~80 μ m,外银线的宽度75?85 μ mD可选地,所述内银线与内银线的间距为0.8-1.0mm。可选地,在内银线与外银线之间设有用以形成电性连接的连接筋,且连接筋的数量不少于20个。可选地,在内银线延伸方向上,每隔8~20mm设置一条连接筋。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筋至少包括顶角连接筋,用以内银线顶角与外银线相应顶角的连接。可选地,除顶角连接筋外,其余连接筋与内银线垂直。可选地,除顶角连接筋外,其余连接筋与内银线的夹角为45~80度。可选地,所述连接筋的两端为连接头,用于连接筋的两端相应与内银线和外银线连接,其中连接头相应于连接筋两端的两侧构造为平滑过渡部。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触摸屏,具有如技术人一个方面的屏蔽线结构。依据本是技术,区别于现有的单根屏蔽线的结构,采用了两条屏蔽线内外设置的结构,匹配于单根屏蔽线,不仅银浆用量大大减少,而且还可以具有等效的屏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的一种触摸屏屏蔽线印刷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依据本技术的一种触摸屏屏蔽线印刷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连接筋的结构配置示意图。图中:1.功能片,2.屏蔽线,3.边框线路。21.内银线,22.连接筋,23.外银线,24.顶角,25.顶角连接筋,26.过渡弧。H和W表示宽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3,屏蔽线2基本上是一个矩形结构,自然,如图1和图3右部所示,右部所在的区域用于实现与FPC的连接,屏蔽线位于接线区的上下两侧,而没有形成一个封闭框体,在右部所在的区域一般也形成有屏蔽线的接线端子或者其他接线结构。屏蔽线2整体上等效为一个矩形框结构。此外,屏蔽线2在图1和图3所示的右部的部分也与左边的部分不平行,而是根据边框线路3的形状而有一个跟踪结构,或者是根据边框线路3在图中右部的结构有一个梯级变化的结构。为方便描述,图4中所示的等效于矩形顶角的部分称为顶角24,其余部分称为边线。那么如图3所示,应当包含4个顶角24,同时有三个完整的边线和图3右部所示的两个部分边线。参见说明书附图2-5所示的一种屏蔽线结构,应用于触摸屏,基于银浆(即导电银浆)的丝网印刷工艺形成,印刷完毕后,需要烘烤,使所印刷形成的银浆线迹(简称银线)固化。因而,如图3-5所示的屏蔽线结构,其基本结构包括:内银线21,位于触摸屏的边框区域,围绕在待屏蔽部分的外围,并与待屏蔽部分绝缘。外银线23,围绕在内银线21的外围,在边线区域,内银线21与外银线23相互平行,相互平行在边线区域并不绝对,可以参考既有的单根屏蔽线2的结构,内银线21可以相当于既有单根屏蔽线的内边沿部分,而相应地,外银线23可以相当于单根屏蔽线2的外边沿部分,据此设置内银线21和外银线23的位置关系。屏蔽线需要接地,因此需要配置接地部,用以连接所述内银线21和外银线23。在图3右部所示的区域,一般用于与FPC连接,通常屏蔽线的接地部形成端子,位于热压区(也就是与FPC热压连接的区域)的上下两侧的最外的段子,接入到FPC,从而与FPC的接地部分一同接地。经过验证,使用两根银线取代单一的屏蔽线,在两银线宽度之和小于单一屏蔽线2宽度的条件下,仍然获得了等效的屏蔽效果,且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线结构,应用于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银线(21),位于触摸屏的边框区域;外银线(23),围绕在内银线(21)的外围;以及接地部,连接所述内银线(21)和外银线(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国晓沈效龙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芯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