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矸石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360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矿井掘进迎头排矸运输用的移动矸石仓,由车箱(1)、底盘(2)、矿车轮对(3)、卸载油缸(4)、推拉闸门(5)、挂鼻(6)、闸门复位弹簧(7)组成。车箱(1)的长、宽、高、容量均比矿车加大,矿车轮对(3)数量增多,与底盘之间加转动机构。仓底推拉闸门(5)与推开闸门的卸载油缸(4)及关闭闸门的复位弹簧(7)联接。卸载油缸(4)上有注液三用阀(8)。移动矸石仓仓体的容量大、有储矸能力,能将掘进工作面一个循环的矸石一次性排净,减少掘进工作面排矸倒车次数,加快排矸速度,缓解矿井排矸矿车供应紧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井掘进工作面排矸设备,特别是一种适于掘进巷道转运矸石用的移动矸石仓,或者称大巷集装箱。
技术介绍
巷道掘进主要生产环节包括打眼、放炮、扒装、支护、运输。扒装工序占掘进总时间的40%~50%,对于大断面全岩巷道占50%以上。掘进迎头排矸时间长成为制约掘进速度的瓶颈。现在,大断面岩巷排矸主要有扒装机扒装矿车、电瓶车运输和无轨胶轮车运输及胶带输送机接矿车三种方式,扒装机扒装矿车、电瓶车运输方式排矸速度慢;无轨胶轮车运输排矸速度虽然较快,但投资较大,必须有大量配套设施和工程;胶带输送机接矿车排矸虽然较快,但受矿车供应数量的限制,无储矸能力;矿车供应不上迎头照常积矸。有一种三吨大开门底卸式矿车,其卸载方式是,进入卸载站时,车架支承在卸载坑两侧的支承轮上向前移动,矿车底盘后端的卸载轮则沿卸载曲轨的倾斜直线移动,车底门逐渐张开,并开始卸载。当卸载轮移过曲轨拐点时,煤已卸净,底盘开始向上闭合,直至复位。该底卸式矿车适用于整列车连续通过卸载坑将煤全部卸净,对于掘进迎头排矸运输转载不相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掘进工作面用矿车排矸倒车次数、排矸速度慢、无储矸能力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矸石仓,它仓体容量大,有储矸能力,能将掘进工作面一个循环的矸石一次性排净,减少掘进工作面排矸倒车次数,加快排矸速度,缓解矿井排矸矿车供应紧张的局面。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矸石仓由车箱、底盘、矿车轮对、推拉闸门等构成。其车箱的长、宽、高、容量加大,均大于矿车;矿车轮对的数量增加、多于两对,与底盘之间加转动机构。移动矸石仓采用底卸方式,其推拉闸门位于车箱底部。推拉闸门的打开与关闭,分别由与其联接的卸载油缸、闸门复位弹簧来实现。卸载油缸上带有注液三用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移动矸石仓的推拉闸门采用三个,纵向的两个、位于仓底两端,横向的一个、位于仓底中央。矿车轮对为四对,分前、后两组,各两对;每组矿车轮对与底盘之间有转动机构。车箱上沿有起吊用的挂鼻。卸载油缸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移动矸石仓容量大、能移动,可大大地减少掘进工作面排矸倒车次数,大幅度加快排矸速度,可以将掘进工作面一个循环的矸石一次性排净。由于其储矸功能,置于大巷卸载点处,可以避开矿井排矸矿车的供应高峰期,大大缓解矿井排矸矿车供应紧张的局面。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移动矸石仓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本技术移动矸石仓的结构示意图底视图图3本技术移动矸石仓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图4移动矸石仓用底卸方式卸载至矿车时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车箱、2-底盘、3-矿车轮对、4-卸载油缸、5-推拉闸门、6-挂鼻、7-闸门复位弹簧、8-注液三用阀、9-起吊装置、10-承载工字钢、11-提升链环或钢丝绳、12-排矸矿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在图1、2中示出本技术移动矸石仓的结构,主要由车箱(1)、底盘(2)、矿车轮对(3)、卸载油缸(4)、推拉闸门(5)、闸门复位弹簧(7)构成。移动矸石仓的车箱(1)外形基本为一立方体,由工字钢及钢板加工而成。与煤矿用三吨底卸式矿车相比,其车箱(1)的长、宽、高均要加大。在容量加大的同时,承载的矿车轮对(3)的数量也要增加,增加到四对,且分前、后两组,每组两对。每组矿车轮对(3)与底盘之间加转动机构,以防止轮距过大过弯道时掉道或推拉不动。移动矸石仓的卸载方式为底卸式。车箱(1)仓底设三个卸矸用的推拉闸门(5),纵向的两个、位于仓底两端,横向的一个、位于仓底中央。推拉闸门(5)为移动可推拉式、倒梯形结构,用三块厚钢板制成,并列压茬布置。推拉闸门(5)由卸载油缸(4)推动打开,利用闸门复位弹簧(7)关闭,沿工字钢的槽作滑道来回推拉。卸载油缸(4)上有注液三用阀(8),供使用注液枪进行注液、泄压和截止之用。移动矸石仓的底沿及上沿用工字钢或槽钢加固,上沿焊有挂鼻(6),主要为移动矸石仓提升之用。卸载油缸(4)可采用单体液压支柱。使用方法1.在大巷内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矸石仓,且设立卸载点,卸载的空移动矸石仓置于此处,需要时由蓄电池电机车从此处牵引至掘进工作面。2.使用移动矸石仓,要加高扒装机卸料槽高度。掘进工作面排矸时,用蓄电池机车将移动矸石仓顶入扒装机卸料糟下方接矸,接完后,由蓄电池电机车牵引至大巷卸载点。移动矸石仓可将掘进迎头一个循环的矸石一次排净。3.在运输大巷卸载点,移动矸石仓采用底卸方式卸载。需先将移动矸石仓升起,升起高度达到排矸矿车(12)能在其底部通行和装载。然后用电机车牵引排矸矿车(12)至移动矸石仓下方。移动矸石仓升起方式有以下三种①采用起吊装置(9)。起吊装置(9)可以用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由巷道顶板锚杆固定或工字钢(10)承载,用提升链条或钢丝绳(11)与移动矸石仓的挂鼻(6)连接,将其吊起,为稳定吊起的移动矸石仓,可以在与移动矸石仓四个角对应的位置上,安装四根垂直的固定工字钢于巷道顶底板之间。这种方式较简单,为主要卸载方式。②利用4~8根液压支柱将移动矸石仓顶起。动力取自液压泵。如果防尘水管的水压满足要求,也可以利用防尘水。各液压支柱的供液管并联,利用同一个控制阀控制。③在卸载点搭设工字钢平台,平台与巷道底板采用轨道斜坡联络,将移动矸石仓用绞车或推车器升至平台上卸载。4.移动矸石仓升起后,利用防尘水源或液压泵站的压力液作卸载动力,打开推拉闸门(5),将矸石卸至排矸矿车(12)转载。卸载时,将注液枪插入注液三用阀(8)并联接,为卸载油缸(4)注液,油缸(4)活塞杆伸出推开推拉闸门(5)。卸矸完毕,转动注液三用阀(8)使卸载油缸(4)卸压,推拉闸门(5)在复位弹簧(7)作用下关闭。装满矸石的排矸矿车(12),由电机车牵引拉走,进入矿井排矸系统。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矸石仓,包括车箱、底盘、矿车轮对、车底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箱(1)的长、宽、高、容量,均大于矿车,矿车轮对(3)的数量多于两对,矿车轮对(3)与底盘之间有转动机构;车底门为推拉闸门(5),推拉闸门(5)与推开闸门的卸载油缸(4)及关闭闸门的复位弹簧(7)相联接,卸载油缸(4)上有注液三用阀(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矸石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推拉闸门(5)有三个,纵向的两个、位于仓底两端,横向的一个、位于仓底中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矸石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矿车轮对(3)的数量为四对,分前、后两组,每组两对;每组矿车轮对(3)与底盘之间有一转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矸石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箱(1)的上沿有起吊用的挂鼻(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矸石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卸载油缸(4)为单体液压支柱。专利摘要一种矿井掘进迎头排矸运输用的移动矸石仓,由车箱(1)、底盘(2)、矿车轮对(3)、卸载油缸(4)、推拉闸门(5)、挂鼻(6)、闸门复位弹簧(7)组成。车箱(1)的长、宽、高、容量均比矿车加大,矿车轮对(3)数量增多,与底盘之间加转动机构。仓底推拉闸门(5)与推开闸门的卸载油缸(4)及关闭闸门的复位弹簧(7)联接。卸载油缸(4)上有注液三用阀(8)。移动矸石仓仓体的容量大、有储矸能力,能将掘进工作面一个循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矸石仓,包括车箱、底盘、矿车轮对、车底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箱(1)的长、宽、高、容量,均大于矿车,矿车轮对(3)的数量多于两对,矿车轮对(3)与底盘之间有转动机构;车底门为推拉闸门(5),推拉闸门(5)与推开闸门的卸载油缸(4)及关闭闸门的复位弹簧(7)相联接,卸载油缸(4)上有注液三用阀(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圣国何希林董承洪张磊鑫秦立伦李长录
申请(专利权)人:新汶矿业集团汶南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