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德龙专利>正文

一次性的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69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一种一次性的防伪瓶盖。其由外壳和衬套组成。外壳是由上下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筒构成一体。下圆筒突出,与上圆筒形成梯台。上圆筒的外表面有棱筋,其内表面的棱筋与衬套外表面的棱筋嵌套相配合。下圆筒内表面布有“凹”槽。衬套呈半圆状,其内表面有“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简单,造价成本低,装配容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根本上杜绝不法分子的图谋,解决消费者判识真伪的疑虑。(*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次性的防伪瓶盖。我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传统的酒文化渊源流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酿造业兴旺发达,久经不衰。尤其是一些名酒,其醇香宜人,甘美爽口,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中外消费者的喜爱。可是在我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假冒伪劣商品时有发生。这些假冒伪劣商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混淆商品判识,致使消费者对商品的产出制造和加工发生误认,严重地损害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破坏和扰乱市场经营秩序。从发生的大案例可以看出大多数假酒是利用回收的酒瓶作案,粘贴假商标,兜售市场,继续坑害消费者。为此,一方面国家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加强对商品的检测和监督,另一方面,国内外竞相对瓶和瓶盖形状构造进行改造,增设防伪措施,帮助消费者判识真伪。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的防伪瓶盖。即利用本技术外壳内表面的棱筋与衬套外表面的棱筋嵌套相配合,衬套“凸”台与瓶颈“凹”部相配合的结构特征,来解决防伪问题。本技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一次性的防伪瓶盖,是由外壳和衬套组成。外壳整体又是由上下两个直径不同的园筒构成。下园简突出,与上园筒间形成梯台。上园筒的外表面有棱筋。其内表面的棱筋与衬套外表面的棱筋嵌套相配合。下园筒内表面有“凹”槽。衬套呈半园状,其内表面有“凸”台。本技术的优点和产生的积极效果1、本技术主要是利用衬套内表面的“凸”台和特殊设计的瓶颈“凹”部相配合,上园筒的内表面与衬套外表面棱筋间的相配合;下园筒内表面的“凹”槽与瓶颈的“凸”棱相配合。用手旋扭瓶盖,瓶口在力的作用下被断裂。断裂的瓶口随外壳一起拿掉,露出瓶塞,因此,本技术利用瓶盖和瓶颈的结构特征,使酒瓶一次性的报废,从根本上杜绝不法分子的图谋。2、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安全可靠本技术的外壳和衬套均采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与酒瓶装配,即可推销。附图附图说明图1,一次性防伪瓶盖剖视图图2,一次性防伪瓶盖A-A面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一次性的防伪瓶盖是由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外壳1和衬套2、2′组成。外壳1是由上下两个直径不同的园筒构成一体。下园筒突出,与上园筒形成梯台。上园筒的外表面有棱筋3,其内表面的棱筋4与衬套2、2′外表面的棱筋5嵌套相配合。下园筒内表面布有“凹”槽6。衬套2、2′呈半园状,其内表面有“凸”台7、7′。装配时,先将衬套2、2′的“凸”台嵌入瓶颈的“凹”部,然后将外壳1套入衬套2、2′内,并使衬套2、2′外表面的棱筋5与外壳1上园筒内表面棱筋4配合,下园筋的“凹”槽6同时也嵌入瓶颈的凸棱里。使用时,用手旋扭瓶盖,衬套2、2′的“凸”台沿着瓶颈斜面“凹”部位移。由于瓶颈“凹”部壁薄,瓶颈径向、横向同时受力。在力的作用下,瓶颈断裂,同时,外壳的上园筒与下园筒边分离,拿掉残留在衬套2、2′间瓶口的外壳1,使露出瓶塞。打开瓶塞盖,倒入杯中,便可饮用。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的防伪瓶盖,是由外壳(1)和衬套(2)(2′)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1)是由上下两个直径不同的园筒构成一体,下园筒突出,与上园筒形成梯台;上园筒的外表面有棱筋(3),其内表面的棱筋(4)与衬套(2)外表面的棱筋(5)嵌套相配合;下园筒内表面布有“凹”槽(6);衬套(2)(2′)呈半园状,其内表面有“凸”台(7)(7′)。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一种一次性的防伪瓶盖。其由外壳和衬套组成。外壳是由上下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筒构成一体。下圆筒突出,与上圆筒形成梯台。上圆筒的外表面有棱筋,其内表面的棱筋与衬套外表面的棱筋嵌套相配合。下圆筒内表面布有“凹”槽。衬套呈半圆状,其内表面有“凸”台。本技术结构新颖简单,造价成本低,装配容易。采用本技术,从根本上杜绝不法分子的图谋,解决消费者判识真伪的疑虑。文档编号B65D41/00GK2278654SQ9624552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周德龙 申请人:周德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的防伪瓶盖,是由外壳(1)和衬套(2)(2′)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1)是由上下两个直径不同的园筒构成一体,下园筒突出,与上园筒形成梯台;上园筒的外表面有棱筋(3),其内表面的棱筋(4)与衬套(2)外表面的棱筋(5)嵌套相配合;下园筒内表面布有“凹”槽(6);衬套(2)(2′)呈半园状,其内表面有“凸”台(7)(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周德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