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2602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8-18份、桑叶10-20份、葛根8-16份、蒲公英4-8份、苦参4-8份、黄连2-6份、生地6-14份、川乌4-8份、连翘6-14份、薄荷2-6份、菊花6-12份、白蒺藜8-12份、木通2-6份、白芷4-8份、决明子10-15份和甘草8-16份。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治疗效果好、标本兼治、调理与治疗结合、不易复发等显著的治疗优势,并且还具有制备工艺简便、药效稳定、普适性强、易于推广应用等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尤其设及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技术介绍
过敏性眼病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其中过敏性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据统 计,世界上约有5%W上的人因过敏性眼病就诊,而其中过敏性结膜炎的比例超过50%,近年 来,由于眼部化妆品使用、配戴隐形眼镜、空气污染加重等因素,其发病率进一步上升。因 此,正确认识过敏性结膜炎并合理用药意义重大。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 起的结膜过敏反应,凡对特异性抗原有遗传的或体质上易感的人,在接触运种抗原时,可导 致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性结膜炎,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等。同所有过敏性疾病一样,过敏性结 膜炎是眼睛的结膜粘膜组织接触到过敏原后,W眼结膜炎症的方式发生。而引起过敏性结 膜炎的过敏原又W花粉、灰尘、湿冷空气、尘蛾、动物毛发等极易进入眼睛的物质居多,其次 就是常与眼部接近的香水、化妆品、药物、隐形眼镜及其护理液等,运些过敏原进入眼睛,导 致眼结膜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致敏因子,而运些致敏因子又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从 而导致眼部产生红、肿、痒的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风邪侵袭,经络受阻;或脾胃内蕴湿热,复感风邪,风湿热邪上 塞于目;或肝血亏少,血虚风动而致。中医诊断为W下几种类型: (1)风邪侵袭 证候:眼痒,外无形症,视力无损,舌淡苔薄白,脉浮; 辨析:①辨证:W眼痒,脉浮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风邪侵袭,客于目资故眼痒,初感病 邪故外无形症,视力正常,舌肺之象为风邪外袭之征。 (2)风热塞目 证候:眼痒灼热,每于春季发作,险内如铺路之卵石状,遇风热、日晒、熏灼后,病情加 重,舌红,脉浮数; 辨析:①辨证眼痒灼热,春季复发,险内如卵石状颗粒改变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风 热外袭,上塞于目则眼痒,眼络阻滞,气血不行则险内如铺路之卵石状,风热为患,故每因风 热、熏灼、日晒而病变加重。 阳0化](3)脾胃湿热兼受风邪 证侯:眼奇痒难忍,移多胶粘,胞险沉重,白睛黄浊,舌红苔腻,脉滑数; 辨析:①辨证眼奇痒,胞险沉重,白睛黄浊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风热湿邪合而为 患,故眼奇痒难忍,移泪胶粘,湿性重浊,故胞险沉重,白睛混浊,舌脉之象乃湿热之征。 (4)血虚生风 证侯:眼痒势轻,时作时止,外无形症,形体不实,舌淡脉细; 辨析:①辨证:W眼痒轻,时作时止,形体不实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肝血虚少,虚风内 动,故眼痒势轻,时作时止,形体不实,舌脉之象均为不足之征。 (5)肝肺湿热 证候:眼痒怕热,黑睛周围有鱼子状胶样颗粒隆起,白睛污浊,遇热或潮湿眼痒加重,舌 红苔白腻,脉数; 辨析:①辨证眼痒怕热,黑睛周围鱼子状胶样隆起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黑睛属肝, 白睛属肺,肝肺湿热上攻,则眼痒怕热,黑睛周围有鱼子状胶样隆起,白睛污浊,遇潮湿或热 可助邪为患,故眼痒加重,舌脉之象为湿热之征。 中国专利申请201410572362. 8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 该中药制剂由W下原料制备而成:麻黄、地肤子、防风、弟活、金银花、白鲜皮、仙鹤草、木贼、 =愣草、白巧、首乌藤、蛇床子、篇蓄、飞扬草、徐长卿、蜂房、元宝草、桑寄生、上人参、碟不食 草、玉竹、见血清、旱田草和甘草,该中药制剂具有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 合物具有清热桂风,通利血脉,散风除湿的功效,还具有制备工艺简便、药效稳定、普适性 强、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相应的制造工艺将该中药组合物在保证疗效 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制剂。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巧8-18份、桑叶10-20份、葛根8-16份、蒲公英4-8份、苦参4-8份、黄连2-6份、生 地6-14份、川乌4-8份、连翅6-14份、薄荷2-6份、菊花6-12份、白裝襲8-12份、木通2-6 份、白巧4-8份、决明子10-15份和甘草8-16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巧8份、桑叶10份、葛根8份、蒲公英4份、苦参4份、黄连2份、生地6份、川乌4份、连翅6份、薄荷2份、菊花6份、白裝襲8份、木通2份、白巧4份、决明子10份和甘草8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巧18份、桑叶20份、葛根16份、蒲公英8份、苦参8份、黄连6份、生地14份、川乌8份、连翅14份、薄荷6份、菊花12份、白裝襲12份、木通6份、白巧8份、决明子15份和甘 草16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巧14份、桑叶14份、葛根12份、蒲公英6份、苦参6份、黄连4份、生地10份、川乌6份、连翅12份、薄荷4份、菊花8份、白裝襲10份、木通5份、白巧6份、决明子12份和甘 草14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被制成片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或丸剂。 相应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S1取桑叶,洗去杂质,60°C热风干燥4小时,控制水分含量为3-8%,粉碎,过40-60目 筛,得粗粉;将粗粉吸入气流式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粉碎压力0. 5MPa,进料速度为 30mg/s,干燥后分别进行超微粉碎,过800目筛,得桑叶超微粉; S2取黄巧、葛根、蒲公英、苦参、黄连、生地、川乌、连翅、薄荷、菊花、白裝襲、木通、白巧、 决明子和甘草粉碎混合,加入上述粗粉重量4-6倍水煎煮2-3小时,煎煮2-3次,过滤并保 留滤渣,合并滤液,经滤液浓缩至60-70°C相对密度为1. 20-1. 25的浓缩液; S3取步骤S2得到的滤渣,加入上述滤渣2-4倍重量浓度为65-75%的乙醇,提取1-2 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蒸馈除去乙醇,并浓缩至60-70°C相对密度 为1. 20-1. 25的浓缩液; S4将步骤S1得到的桑叶超微粉与步骤S2得到的浓缩液和步骤S3得到的浓缩液混合, 混合均匀后浓缩至60-70°C相对密度为1. 30-1. 35的中药浸膏,即得。 本专利技术所用组分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黄巧:本品为豆科植物红花岩黄巧的根;味甘,性溫;归屯、、肺、脾、肾经;补气固表,利 尿,托毒排脈,生肌敛疮。 桑叶: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清肝 明目,凉血止血。[001引葛根: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解肌 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频,泄 争与;局血压颈项强痛。 蒲公英: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 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苦参: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屯、、肝、胃、大肠、膀脫经;清 热燥湿,杀虫,利尿。 黄连:本品为毛良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寒;归屯、、脾、胃、肝、胆、大肠 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阳〇巧生地:本品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味甘、苦,性寒;归屯、、肝、肾经谎热 凉血,养阴生津,质润降泄。 阳02;3]川乌:本品为毛良科植物乌头的块根;味辛,性热;归屯、、肝、脾、肾经混风除湿, 溫经,散寒止痛。连翅:本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8‑18份、桑叶10‑20份、葛根8‑16份、蒲公英4‑8份、苦参4‑8份、黄连2‑6份、生地6‑14份、川乌4‑8份、连翘6‑14份、薄荷2‑6份、菊花6‑12份、白蒺藜8‑12份、木通2‑6份、白芷4‑8份、决明子10‑15份和甘草8‑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凤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