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血两虚型压疮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095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气血两虚型压疮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内服药物和外用涂膜剂组成,所述内服药物由熟地黄15-25份、黄芪13-23份、小血藤8-13份、川芎3-10份、生地15-25份、扶芳藤8-18份、白术8-13份、梅花草6-16份、牡丹皮5-15份制成;所述外用涂膜剂由中药清膏、聚乙烯醇(17-88)、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尼泊金乙酯、海螵蛸及水制成,所述中药清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蒲公英20-30份、鼠尾草15-25份、白芷5-15份、皂角刺3-9份。内服药物能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加快创口愈合,所述外用涂膜剂能促进坏死组织溶解、脱落,刺激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内外兼治,使虚得补,瘀得化,对气血两虚型压疮特异性高,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气血两虚型压疮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压疮又名褥疮,是由于局部的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持续处在缺血、 缺氧、营养不良的状态,使皮肤逐渐失去了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压疮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增大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消 耗了大量的护理资源,治疗效果不理想,迄今压疮的解决仍然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 西医药物的压疮治疗原理多基于控制感染、抗菌消毒、营养局部组织等。常用的方 法有患处涂抹碘伏、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白蛋白等。但是,局部使用这些药物很 容易引起细菌耐药,另外各种抗菌素的使用会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中医称压疮为"席疮",中医理论认为压疮是由于大病久着床席,患者长期受压,不 能转侧,气血运行受阻,以致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肌肉、皮肤、筋脉长期失于温煦濡养而成。 中医药行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压疮的中医症候分为:气滞血瘀型、蕴毒腐溃型和气 血两虚型。气滞血瘀型主症见于气血运行失畅,局部受压,表面呈现紫红色,并有热、肿、麻 木之感觉。患者表现为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湿。蕴毒腐溃型由于局部持续受压或者潮湿, 静脉回流受阻,皮肤变为黑色腐肉,出现浅表性馈病。如溃疡得不到根治,日渐深大,可有脓 性分泌物流出,日久还可能伤及筋骨,甚至引起败血症。患者常表现为舌质红,少苔,脉细 数。气血两虚型症见疮面腐肉难脱或腐肉虽脱,新肌色淡,创口愈合缓慢,伴有面色白,神疲 乏力,纳差食少,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无力。中医理论认为,治疗压疮的机理主要是:活血化 瘀,促进创面血液循环,改善创面缺血缺氧状态;去腐生肌,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 促进细胞增殖,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运行气血,利湿消肿,托毒外出,补足正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以传统中医辩证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湿性愈合理论、新型敷料,对祖传秘 方进行再次技术创新,同时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逐渐完善,提供了一款效果显著、特 异性较高的治疗气血两虚型压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内服药物和外用涂膜剂组成;所述内 服药物有补血益气、凉血养阴,解毒消肿之功,所述外用涂膜剂具有提脓祛腐、生肌收口之 效,内外兼治,特异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气血两虚型压疮的中药 组合物,其特征是在于由内服药物和外用涂膜剂组成;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制成:熟地黄15-25份、黄芪13-23份、小血藤8-13份、川考3-10份、生地15-25份、扶芳藤 8-18份、白术8-13份、梅花草6-16份、牡丹皮5-15份。 所述涂膜剂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中药清膏15% -30%、 聚乙烯醇(17-88)0. 5% -5%、羧甲基纤维素钠1% -10%、甘油1% -10%、尼泊金乙酯 0. 1-0. 5 %、海螵蛸0. 5% -5%、余量为水; 所述中药清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蒲公英20-30份、鼠尾草 15-25份、白芷5-15份、皂角刺3-9份。 为了增加内服药物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协同增强作用,与外用涂膜剂配合使用以 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优选地,上述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熟地黄18-23 份、黄芪15-20份、小血藤8-13份、川芎6-10份、生地15-20份、扶芳藤9-15份、白术10-13 份、梅花草11-16份、牡丹皮8-13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熟地黄20份、黄芪 17份、小血藤12份、川芎8份、生地15份、扶芳藤10份、白术12份、梅花草15份、牡丹皮 10份。 方中:熟地黄甘微温,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黄芪善补气固表,托毒排脓,敛疮生 肌;二药伍用使用为君药。白术善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使运化畅通;生地既能清热凉血,又 能养阴生津,为臣药。梅花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牡丹皮既能清热凉血,又使血流畅而不留 瘀,血热清而不妄行。小血藤能祛风活血通络、解毒消肿;扶芳藤亦能舒筋活络、止血消瘀;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使补而不滞,具为佐药。诸药配合具有温补气血,凉血养阴,解毒 消肿,舒筋活络,活血生肌之功效。 所述内服药物的剂型优选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小血藤、川芎、 牡丹皮,加入上述三味药材重量份3~7倍、浓度为70 % -80 %的乙醇(优选75 %的乙醇), 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I. 0~1. 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取熟地 黄、黄芪、生地、扶芳藤、白术、梅花草连同小血藤、川芎、牡丹皮乙醇提取后的药渣加水煎煮 提取2次,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15 (60°C测得),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 达到45%~55%,静置24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上述所得稠膏混合均匀, 喷雾干燥制得颗粒,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该制备方法基础上,加入常规的胶囊药用辅料进 一步制备得到胶囊剂。 由于中药提取物成分较为复杂,可能与基质发生作用,或者因中药提取液为高渗 体系,对成膜结构产生不可逆的破坏作用,因此基质遴选是制备中药涂膜剂的关键。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涂膜剂,选用一定比例的聚乙烯醇(17-88)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做成 膜基质,上述所述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良好的成模性和相容性,聚乙烯醇可以 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任意比例混合物组成成膜组分,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例 在I :1. 2-1. 5时,涂膜剂成膜后可塑性好,抗拉能力强,弹性好,且不撕拉皮肤,无干燥紧绷 感。 海螵蛸具有敛疮收口生肌的作用,本方中一定重量的海螵蛸还具有制孔剂的作 用,使得本专利技术涂膜剂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为了增加清膏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协同增强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优选地, 所述清膏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蒲公英25-30份、鼠尾草18-23份、白芷 8_13份、阜角刺6_9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所述清膏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蒲公英25 份、鼠尾草20份、白芷12份、皂角刺8份。 上述所述清膏由以下方法制备:取所述原料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水量为 所述原料药重量的6~10倍,煎煮时间为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静置,取上清液浓 缩至相对密度为I. 10~I. 15(60°C测得),加乙醇使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达70%~80% (优选75 % ),搅拌均匀后,醇沉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 1.25(60°C测得),即得所述清膏。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中药涂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海螵蛸粉碎,过300 目筛制得海螵蛸细粉,备用;将适量水加热至80°C -85°C,将聚乙烯醇加入,搅拌溶解后,冷 却至40°C -45°C时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充分溶胀溶解,制成含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的溶液,加入中药清膏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甘油、尼泊金乙酯,然后加入海螵蛸细粉,补水 至处方量搅拌混合均匀,即得。 本专利技术所用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如下: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 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型压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内服药物和外用涂膜剂组成;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熟地黄15‑25份、黄芪13‑23份、小血藤8‑13份、川芎3‑10份、生地15‑25份、扶芳藤8‑18份、白术8‑13份、梅花草6‑16份、牡丹皮5‑15份。所述外用涂膜剂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中药清膏15%‑30%、聚乙烯醇(17‑88)0.5%‑5%、羧甲基纤维素钠1%‑10%、甘油1%‑10%、尼泊金乙酯0.1‑0.5%、海螵蛸0.5%‑5%、余量为水;所述中药清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蒲公英20‑30份、鼠尾草15‑25份、白芷5‑15份、皂角刺3‑9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