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仲贤专利>正文

一种防伪瓶及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58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瓶及瓶盖,其特征是在瓶体颈部设置防伪圈,该圈为瓶颈部外圆的一环状凸棱,使用时,利用瓶盖凸肩将凸棱压下,使凸棱与瓶体分离,旧瓶及瓶盖均无法回收利用,彻底防止了造假者回收旧瓶制造假冒产品。该瓶及瓶盖,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防伪性强,广泛适合于液体瓶装采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及瓶盖。目前,市场上的防伪瓶种类很多,除了在瓶身贴有防伪标识外,大多在瓶盖上进行了改进。这类防伪措施,瓶盖为一次性使用,瓶盖只要一打开,就无法复原再利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回收的旧瓶,特别是一些名优产品的旧瓶,内装劣质产品,配上伪造的瓶盖,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损失。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伪瓶及瓶盖,该瓶及瓶盖为一次性使用,以杜绝造假者回收旧瓶制造假冒产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防伪瓶及瓶盖的主要特点是在瓶体颈部设置防伪圈,该圈为瓶颈部外圆的一环状凸棱,金属瓶盖上设置有环形凸肩,凸肩底边与两个半圆环焊接连为一体,瓶盖凸肩落于瓶体凸棱上,将环状凸棱包容在瓶盖凸肩与下部圆环形成的空腔内,金属瓶盖顶端与瓶顶部的塑料螺纹内盖之间留有间隙。上述瓶体为瓷瓶或玻璃瓶。使用时,由于瓶外盖与内盖之间有一定距离,瓶颈部的环状凸棱下端面根部向上凹进,只要稍用力向下压瓶盖,很容易将环状凸棱压下,使之与瓶体分离,取下瓶盖后,瓶及瓶盖均无法再回收利用,达到了防伪的目的。按照本技术的构思,瓶体也可采用塑料瓶,其特点同样是在瓶体颈部设置防伪圈,该圈为瓶颈部外圆的一环状凸棱,塑料瓶盖上设置有环形凸肩,凸肩置于瓶体凸棱上,凸肩与凸棱接触的环形面上设置有一圈小孔,环形面外缘热合在一起。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防伪性强,瓶及瓶盖均为一次性使用,彻底防止了造假者回收旧瓶制造假冒产品。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瓷或玻璃的防伪瓶及瓶盖,其中1、瓶盖2、瓶内盖3、环状凸棱4、两半圆环如图1所示,瓶盖1顶端与瓶内盖2之间的距离为3~5mm。环状凸棱3包容在瓶盖1的凸肩与两半圆环4之间的空腔内。开启过程中,凸棱3与瓶体分离,旧瓶及瓶盖均无法回收利用。图2为塑料制作的防伪瓶及瓶盖,其中1、瓶盖2、瓶内盖3、环状凸棱5、小孔参照图2,使用时,沿环形面上排布的小孔5往开撕,将瓶盖1的凸肩与环状凸棱3的热合部分撕下,将瓶打开,瓶及瓶盖均为一次性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及瓶盖,其特征是在瓶体颈部设置防伪圈,该圈为瓶颈部外圆的一环状凸棱,金属瓶盖上设置有环形凸肩,凸肩底边与两个半圆环焊接连为一体,瓶盖凸肩落于瓶体凸棱上,将环状凸棱包容在瓶盖凸肩与下部圆环形成的空腔内,金属瓶盖顶端与瓶顶部的塑料螺纹内盖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及瓶盖,其特征是瓶颈部的环状凸棱下端面根部向上凹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及瓶盖,其特征是瓶盖顶端与瓶内盖之间的距离为3~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及瓶盖,其特征是瓶体为瓷瓶或玻璃瓶。5.一种防伪瓶及瓶盖,其特征是瓶体颈部设置防伪圈,该圈为瓶颈部外圆的一环状凸棱,塑料瓶盖的凸肩置于凸棱上,凸肩与凸棱接触的环形面上设置有一圈小孔,环形面外缘热合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瓶及瓶盖,其特征是瓶体为塑料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伪瓶及瓶盖,其特征是在瓶体颈部设置防伪圈,该圈为瓶颈部外圆的一环状凸棱,使用时,利用瓶盖凸肩将凸棱压下,使凸棱与瓶体分离,旧瓶及瓶盖均无法回收利用,彻底防止了造假者回收旧瓶制造假冒产品。该瓶及瓶盖,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防伪性强,广泛适合于液体瓶装采用。文档编号B65D55/02GK2281957SQ9624752公开日1998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郭仲贤 申请人:郭仲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瓶及瓶盖,其特征是在瓶体颈部设置防伪圈,该圈为瓶颈部外圆的一环状凸棱,金属瓶盖上设置有环形凸肩,凸肩底边与两个半圆环焊接连为一体,瓶盖凸肩落于瓶体凸棱上,将环状凸棱包容在瓶盖凸肩与下部圆环形成的空腔内,金属瓶盖顶端与瓶顶部的塑料螺纹内盖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仲贤
申请(专利权)人:郭仲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