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田间规格化育秧播种机,由种箱、播种辊、播量调节板、毛刷、护种板、行走轮及轨道等组成。四个行走轮分别与两轮轴固联,两个齿数相同的链轮分别与两根轮轴固联,并用传动链连接一起,播种辊的一轴端安装了一链轮,该链轮与传动链及安装在一根轮轴上的自行车飞轮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用人力推动作业或加设动力驱动部件实现机动作业,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播种精度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育秧播种机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机,尤其是一种育秧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
我国水稻种植方式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移栽,水稻种植机械化一般是用插秧机、抛秧机、摆秧机等机具来实现的,而使用机具必须要有规格化的秧苗。目前用于水稻规格化育秧的精密播种机,主要有配备工厂化水稻育秧的精密播种流水线和在田间进行规格化育秧的手推式育秧播种机。前者虽然性能良好、使用可靠,但由于工厂化水稻育秧投资大而不能被农民接受。而后者存在的缺陷:一是播种棍是用安装在其两端的地轮直接驱动,会因为地轮打滑播种辊不播种,并且只能依靠调节种箱出口大小来控制播种量;二是缺少护种板,种子从播种辊上下落的位置不确定。因此这种机具工作不可靠、播种量难于精确调整、播种均匀性较差,不能被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手推式育秧播种机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可靠、便于精确控制播量、播种均匀性好的育秧播种机。该播种机既可以采用人推的方式作业,也可以加设动力驱动装置实现机动作业。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育秧播种机包括:种箱、调节手柄、播量调节板、毛刷、护种板、播种辊、轮轴、行走轮及行走轨道等,调节手柄分别与种箱和播量调节板相连接,毛刷与种箱连接。行走轮与轮轴固联,轮轴与种箱的两侧壁连接,两个齿数相同的链轮分别固联在两根轮轴上,并用传动链串接在一起构成了链转动机构;播种辊的两轴端与种箱的两侧壁连接,其中的一轴端安装了一链轮,该链轮与传动链及安装在其中一根轮轴上的自行车飞轮构成了一个单向传动的链传动机构。从上述技术方案不难看出:由于用链传动机构将两根轮轴串接在一起,可确保四个行走轮以相同速度滚动,不易产生打滑;通过改变安装在播种辊上的链轮的齿数,即可改变行走轮与播种辊的转速比,从而可以调节播量;因为有了护种板,就能使种子离开播种辊的下落位置基本一致。实践证明,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播种精度高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视图。图1和图2所示的育秧播种机主要由种箱1、调节手柄2、播量调节板3、毛刷4、护种板5、播种辊6、行走轮7及行走轨道8等零部件组成。从图1可以看出,调节手柄2分别与种箱1和播量调节板3相连接,毛刷4的长度与播种幅宽相当,其两端与种箱1的两侧壁连接,护种板5与种箱1的两侧壁固联,其工作面与播种辊6圆柱表面的间隙为0~1mm。从图2可以看出,四只行走轮7分别与轮轴10固联,轮轴10与种箱1的两侧壁连接,两只相同齿数的链轮9分别安装在前后两根轮轴10上。播种辊6的两轴端与种箱1的两侧壁连接,其中的一轴端安装了一链轮14,该链轮14与传动链13及安装在一根轮轴10上的自行车飞轮12构成了一个单向传动的链传动机构。工作时行走轨道8放置在播种机的两侧,四只行走轮在轨道8上滚动,由于两行走轮轴10是由链轮9和传动链11串接在一起的,所以可确保四只行走轮7的滚动速度一致,不易产生打滑。本技术受到驱动力向前行走时,自行车飞轮12通过传动链13及链轮14带动播种辊6旋转实现播种作业。本技术有两种播量调节方法,一是通过改变链轮14的齿数,即改变播种辊6与行走轮7的转速比;二是通过调节手柄2来控制播量调节板3与种箱1种子出口处的相对位置,即改变种子出口通道截面积的大小。为了方便地调整播种量在宽度方向上的一致性,播量调节板3可设置成1~4块,分别由与其连接的调节手柄2来控制。毛刷4的作用是阻挡播种辊6槽沟或窝眼坑外的种子排出种箱1。护种板5的作用是确保种子靠重力离开播种辊6落下位置的一致性。本技术工作可以用人工推或拉来驱动,也可以用动力部件驱动。如果用小型汽油机或使用电瓶和直流电动机来驱动,只要在图2所示的两个链传动机构的任一个内引入一个驱动链轮,本技术便可以实现机动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育秧播种机,包括:种箱(1)、调节手柄(2)、播量调节板(3)、毛刷(4)、护种板(5)、播种辊(6)、行走轮(7)、轮轴(10)及行走轨道(8),所述调节手柄(2)分别与种箱(1)和播量调节板(3)相连接,所述毛刷(4)与种箱(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7)与轮轴(10)固联,所述轮轴(10)与种箱(1)的两侧壁连接,在两根轮轴(10)的一端分别安装了齿数相同的链轮(9),并用传动链(11)串接在一起构成了链转动机构,所述播种辊(6)的两轴端与种箱(1)的两侧壁连接,其中的一轴端安装了一链轮(14),所述链轮(14)与传动链(13)及安装在其中一根轮轴(10)上的自行车飞轮(12)构成了一个单向传动的链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秧播种机,包括:种箱(1)、调节手柄(2)、播量调节板(3)、毛刷(4)、护种板(5)、播种辊(6)、行走轮(7)、轮轴(10)及行走轨道(8),所述调节手柄(2)分别与种箱(1)和播量调节板(3)相连接,所述毛刷(4)与种箱(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7)与轮轴(10)固联,所述轮轴(10)与种箱(1)的两侧壁连接,在两根轮轴(10)的一端分别安装了齿数相同的链轮(9),并用传动链(11)串接在一起构成了链转动机构,所述播种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林陈巧敏陆为农张瑞宏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