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玉章专利>正文

一种防伪酒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23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伪酒瓶在瓶体1内前侧壁与后侧壁间设置有一个与瓶壁为一体制成的鼓形筒10构成的内腔孔2,在瓶盖3上开设有一通孔30,穿有铅封块4的细绳套5穿过瓶盖3上的通孔30和瓶体1上内腔孔2,并将铅封块4置于瓶体1的鼓形筒内腔孔2中压扁,开封后的酒瓶由于铅封块4置留在瓶体1内腔孔2中不能取出,使该瓶体1中留下证物,并不能重复铅封使用,达到防伪目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酒瓶,特别是一种防止造假者利用回收酒瓶生产假冒酒的防伪酒瓶。在现实商业活动中,一些违法者利用回收的旧酒瓶生产假冒酒,使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严重损害了正规生产厂家的质量信誉和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广大销费者的利益,为防止非法回收旧酒瓶重复使用生产假冒酒,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一次性使用的防伪酒瓶,如在瓶口处设置落球的防伪球酒瓶、撬断瓶口式防伪瓶等、现有的各种防伪酒瓶其结构各异、各有其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防伪酒瓶。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瓶体内前后面间设置有一个与瓶壁为一体联接制成的鼓形筒构成的内腔孔,该内腔孔的中部大,两端口较小,在瓶盖上开设有一通孔,穿有铅封块的细绳套穿过瓶盖上的通孔和瓶体上的内腔孔,并将铅封块置于瓶体的内腔孔中,通过用工具将置于瓶体内腔孔中的铅封块压扁,使铅封块在也不能从内腔孔的端口出来,对瓶盖进行铅封,开封后的酒瓶由于铅封块置留在瓶体内腔孔中不能取出,使该瓶不能重复铅封使用,达到防伪目的。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包括有瓶体1和瓶盖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1内前侧壁1′与后侧壁1″间设置有一个与瓶壁1′、1″为一体制成的鼓形筒10构成的内腔孔2,该鼓形筒内腔孔2的中部大,前后两端口21、22小在瓶盖3上开设有一通孔30,穿有铅封块4的细绳套5穿过瓶盖3上的通孔30和瓶体1上的鼓形筒内腔孔2,并将铅封块4置于瓶体1的鼓形筒内腔孔2中。本技术通过用工具将置于瓶体1鼓形筒内腔孔2中的球形或柱形铅封块4压扁,不仅完成对瓶盖3铅封,而且使铅封块4在也不能从瓶体1的内腔孔2的端口21/22取出来,启瓶时剪断铅封绳5开启瓶盖3,开封后的酒瓶由于铅封块4置留在瓶体1内腔孔2中不能取出,使该瓶体1中留下证物,并不能重复铅封使用,达到防伪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酒瓶,包括有瓶体(1)和瓶盖(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1)内前侧壁(1′)与后侧壁(1″)间设置有一个与瓶壁(1′、1″)为一体制成的鼓形筒(10)构成的内腔孔(2),该鼓形筒内腔孔(2)的中部大,前后两端口(21、22)小,在瓶盖(3)上开设有一通孔(30),穿有铅封块(4)的细绳套(5)穿过板盖(3)上的通孔(30)和瓶体(1)上的鼓形筒内腔孔(2),并将铅封块(4)置于瓶体(1)的鼓形筒内腔孔(2)中并被压扁。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防伪酒瓶在瓶体1内前侧壁与后侧壁间设置有一个与瓶壁为一体制成的鼓形筒10构成的内腔孔2,在瓶盖3上开设有一通孔30,穿有铅封块4的细绳套5穿过瓶盖3上的通孔30和瓶体1上内腔孔2,并将铅封块4置于瓶体1的鼓形筒内腔孔2中压扁,开封后的酒瓶由于铅封块4置留在瓶体1内腔孔2中不能取出,使该瓶体1中留下证物,并不能重复铅封使用,达到防伪目的。文档编号B65D55/06GK2321739SQ97244270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玉章 申请人:吴玉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酒瓶,包括有瓶体(1)和瓶盖(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1)内前侧壁(1′)与后侧壁(1″)间设置有一个与瓶壁(1′、1″)为一体制成的鼓形筒(10)构成的内腔孔(2),该鼓形筒内腔孔(2)的中部大,前后两端口(21、22)小,在瓶盖(3)上开设有一通孔(30),穿有铅封块(4)的细绳套(5)穿过瓶盖(3)上的通孔(30)和瓶体(1)上的鼓形筒内腔孔(2),并将铅封块(4)置于瓶体(1)的鼓形筒内腔孔(2)中并被压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章
申请(专利权)人:吴玉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