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凤斌专利>正文

瓶用防逆灌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22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瓶用防逆灌注阀,由阀体及阀壳两大部分组成,阀体上设有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的上出液孔下出液孔、垂直的出液口和进气孔,在出液孔及进气孔中分别装有玻璃微珠阀芯;阀壳套装在阀体上,阀壳顶面开有阀壳气孔及条形出液口。本防逆灌注阀开灵活,密封性能优良,并由于整体构成及整体装入瓶口内,所以防伪性较强,在不采取破坏性手段的情况下,液体也不能再注入,且易于生产,成本低。(*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其体来说是一种瓶用防逆灌注阀。目前,已有技术的瓶装用防伪阀或防伪瓶盖种类很多,一般由阀体,阀芯,固定套及瓶盖四部分组成。其中,阀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采用插接形式配合,阀芯体由阀芯和阀芯套两部分组成,阀芯装入阀芯套后,再装入阀体下部进口。防伪阀与瓶口的装配是阀体下部进口插入瓶口内,上部出口外露出瓶口,阀体与瓶口由固定套进行固定。阀体进出口为直向,进气与排出液体在同一通道内完成。由于现使用中的防伪阀采取了以上所述的构造形式,阀体内部空间大,防逆灌注性能差。阀体装入瓶口后,虽由固定套进行固定,但极易整体旋转拆除,可重复利用的部件较多。在不拆除阀的状态下,外部灌注一般只需十几分钟。同时,在阀的生产中,由于构成的部件多,配套模具相应也很多,材料易浪费,成本不易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实用性和防伪性较强,不仅开启灵活,密封性能优良,而且它是整体构成,整体装入瓶口内,不采取破坏性手段无法拆除和利用的防逆灌注阀。本实用新的技术特征如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图4、5所示,主要由圆柱形阀体和阀壳组成;圆柱形阀体1上设有相互联通的圆锥形下出液孔4及上出液孔10,在下出液孔4及上出液孔10中分别装有下阀芯12及上阀芯11;下出液孔4从阀体一侧以与水平面夹角α为30°-70°的夹角贯通于阀体底部下侧,上出液孔10从阀体另一侧以与水平面夹角β为40°-80°的夹角与下出液孔贯通;在上出液孔的顶部阀体上设有一台阶状的出液口9,在台阶14上设有可活动的防注盖8;在阀体上还设有一上、下贯通阀体的进气孔2,进气孔的上部设有气孔封珠5,在阀体外部套装有阀壳3,阀壳3的顶面开设有阀壳气孔6及条形出液口7 ;在阀体顶面与阀壳顶面底部设有一厚度小于防注盖8的厚度及气孔封珠直径的空隙15。本技术的瓶用防逆灌注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开启灵活,密封性能优良,并由于整体构成,整体装入瓶口内,防伪性较强,在不采取破坏性手段的情况下,液体也不能再注入,且生产容易,成本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A-A剖图图2为本技术的阀体俯视图及A-A剖图图3为本技术的B-B剖图图4为本技术的阀壳俯视图及C-C剖图。本技术的实施,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阀体及阀壳由塑料注塑而成;下阀芯上阀芯及气孔封珠均为玻璃微珠。在使用时将液体装入瓶子后,将瓶用防逆灌注阀压入瓶口内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由阀体及阀壳组成的瓶用防逆灌注阀,其特征在于圆柱形阀体上设有相互联通的圆锥形下出液孔(4)及上出液孔(10),在下出液孔(4)及上出液孔(10)中分别装有下阀芯(12)及上阀芯(11);下出液孔(4)从阀体一侧以与水平面夹角α为30°-70°的夹角贯通于阀体底部下侧,上出液孔(10)从阀体别一侧以与水平面夹角β为40°-80°的夹角与下出液孔贯通;在上出液孔的顶部阀体上,设有一台阶状的出液口(9),在台阶(14)上装有可活动的防注盖(8),在阀体上还设有一上、下贯通阀体的进气孔(2),进气孔的上部设有气孔封珠(5);在阀体外部套装有阀壳(3),阀壳(3)的顶面开设有阀壳气孔(6)及条形出液口(7);在阀体顶面与阀壳顶面底部设有一厚度小于防注盖(8)的厚度及气孔封珠直径的空隙(15)。专利摘要一种瓶用防逆灌注阀,由阀体及阀壳两大部分组成,阀体上设有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的上出液孔下出液孔、垂直的出液口和进气孔,在出液孔及进气孔中分别装有玻璃微珠阀芯;阀壳套装在阀体上,阀壳顶面开有阀壳气孔及条形出液口。本防逆灌注阀开灵活,密封性能优良,并由于整体构成及整体装入瓶口内,所以防伪性较强,在不采取破坏性手段的情况下,液体也不能再注入,且易于生产,成本低。文档编号B65D49/02GK2301415SQ9724459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杨凤斌 申请人:杨凤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阀体及阀壳组成的瓶用防逆灌注阀,其特征在于圆柱形阀体上设有相互联通的圆锥形下出液孔(4)及上出液孔(10),在下出液孔(4)及上出液孔(10)中分别装有下阀芯(12)及上阀芯(11);下出液孔(4)从阀体一侧以与水平面夹角α为30°-70°的夹角贯通于阀体底部下侧,上出液孔(10)从阀体别一侧以与水平面夹角β为40°-80°的夹角与下出液孔贯通;在上出液孔的顶部阀体上,设有一台阶状的出液口(9),在台阶(14)上装有可活动的防注盖(8),在阀体上还设有一上、下贯通阀体的进气孔(2),进气孔的上部设有气孔封珠(5);在阀体外部套装有阀壳(3),阀壳(3)的顶面开设有阀壳气孔(6)及条形出液口(7);在阀体顶面与阀壳顶面底部设有一厚度小于防注盖(8)的厚度及气孔封珠直径的空隙(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凤斌
申请(专利权)人:杨凤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