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1711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6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其主要药效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当归0.2-2份;附子0.5-5份;肉桂0.5-5份;红花0.2-2份;丹参0.2-2份;木香0.2-2份;冰片0.2-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能够结合艾绒使用,可以发挥了艾绒和中药双重治疗作用,大大提高艾灸临床疗效;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温养脾胃,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等引起的寒证、虚证、痛证、瘀证,尤其适用于慢性胃炎、难治性慢性肠炎等疑难杂症;携带方便,易于操作;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和保健领域,设及,具 体设及一种用于中医隔药饼灸疗的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灸"就是烧灼的意思。灸疗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进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治 疗方法。我国人民在远古的时候,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中,可能偶尔 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了某些病痛;或烤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及胀满等症状,于是大 家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疾病,运样就产生了灸疗。《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及,灸之 所宜",就说明了灸的疗效作用。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灸在治疗疾病中的显著作用,W及用灸 材料的方便易寻,灸疗在当时是非常的盛行,用灸的材料W及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治疗技术的发展:早在=国时期就出现了灸疗的专著《曹氏灸方》(已佚),宋代庄结有《膏 育踰穴灸法》、闻人蓄有《备急灸方》、西方子有《明堂灸经》,在明代叶广作有《采艾编》,清代 吴亦鼎《神灸经论》等历史上有影响的灸疗专著。隔药饼灸是将复方中药煎汁或研末后加 入少量赋形剂制成小饼状,并隔此药饼用艾巧灸或艾条灸的一种间接灸法。隔药饼灸起自 何时已不可考,据明代株宏《竹窗随笔》载:"近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药效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焕淦王晓梅赵继梦吴璐一马喆黄任佳刘慧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