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同轴电缆,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答器的同轴电缆的芯线和屏蔽层分别作为应答器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且同轴电缆沿轨道方向的长度大于应答器沿轨枕方向的长度,延长了应答器的水平作用范围,使列车在停车时移动制动距离之后仍在应答器的水平作用范围内,在列车启动时仍能从应答器有效地获得报文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通信信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
技术介绍
应答器是一种点式地面通信设备,其安装在两条铁轨中间的道床上,用于实现地面与列车之间的通信,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地面固定信息和可变信息,是列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应答器按照功能可分为无源应答器和有源应答器。无源应答器可向车载设备传输储存于其内部的固定报文信息;有源应答器可向车载设备传输来自于轨旁电子单元LEU的可变报文信息,且具有无源应答器的功能。地车之间通信的简要原理是:应答器可向车载设备传输地面线路信息,如线路长度、坡度、弯道、公里标、换相点等等;当列车驶入应答器的作用范围时,列车向地面辐射的27MHz激发能量向无源应答器提供能量,应答器得到能量后立即将其存储的报文以4.23MHz的FSK信号作为载频向列车传送。列车接收到应答器的信息后,经过放大、解调、译码最后再由列车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车。列车回库停车或启动出库过程不同于正常行驶状态,通常是由司机根据个人经验和信号机等辅助设备进行人工控制列车的停车和启动位置,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的误差及错误,精准度差,安全性差,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应答器向列车发出报文信息。另外,对于无人驾驶的列车在入库或在线路的固定位置停车时,需要通过应答器向列车发出报文信息作为车载设备判断停车位置的依据;列车在停车断电后再启动时,列车也需要先获取应答器的报文信息判断当前位置以作为车载设备判断是否行车的依据。但目前铁路轨道上使用的应答器沿轨道方向的水平作用范围仅为500mm?600mm,列车的自动停车精度很难保证车载设备的BTM天线位于应答器作用范围内,因此需要更大作用范围的应答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可以延长应答器的水平作用范围,提高列车低速运行下的自动停车精度。—种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同轴电缆,壳体;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平行、同轴设置的第一芯线,第一绝缘填充层,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绝缘填充层将所述第一芯线与所述第一屏蔽层绝缘地隔开;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 ;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四接口;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互相之间均绝缘。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之间接有芯线谐振电容;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之间接有屏蔽层谐振电容。进一步地,所述芯线谐振电容是4.23MHz谐振电容,用以调谐所述第一芯线,使所述第一芯线能将应答器存储的报文发送给列车;所述屏蔽层谐振电容是27MHz谐振电容,用以调谐所述第一屏蔽层,使所述第一屏蔽层能接收列车车载设备发出的27MHz激发能量。进一步地,在应答器安装在铁轨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同轴电缆沿轨道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应答器沿轨枕方向的长度。—种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同轴电缆,第二同轴电缆,尾端电容;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平行、同轴设置的第一芯线,第一绝缘填充层,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绝缘填充层将所述第一芯线与所述第一屏蔽层绝缘地隔开;所述第二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平行、同轴设置的第二芯线,第二绝缘填充层,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绝缘填充层将所述第二芯线与所述第二屏蔽层绝缘地隔开;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尾端电容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芯线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芯线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尾端电容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尾端电容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二屏蔽层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四接口 ;所述第二屏蔽层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尾端电容的第四接口;所述第一芯线通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尾端电容与所述第二芯线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屏蔽层通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尾端电容与所述第二屏蔽层连接形成回路;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互相之间均绝缘;所述尾端电容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互相之间均绝缘。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之间接有芯线谐振电容,所述尾端电容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之间接有芯线尾端谐振电容;所述第一芯线、芯线谐振电容、第二芯线、芯线尾端谐振电容构成回路;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之间接有屏蔽层谐振电容,在尾端电容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之间接有屏蔽层尾端谐振电容,第一屏蔽层、屏蔽层谐振电容、第二屏蔽层、屏蔽层尾端谐振电容构成回路。进一步地,所述芯线谐振电容和芯线尾端谐振电容是4.23MHz谐振电容,用以调谐所述第一芯线、第二芯线,使所述第一芯线、芯线谐振电容、第二芯线、芯线尾端谐振电容构成的发射天线的回路能将应答器存储的报文发送给列车;所述屏蔽层谐振电容和屏蔽层尾端谐振电容是27MHz谐振电容,用以调谐所述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使所述第一屏蔽层、屏蔽层谐振电容、第二屏蔽层、屏蔽层尾端谐振电容构成的接收天线的回路能接收列车车载设备发出的27MHz激发能量。进一步地,在所述应答器安装在铁轨中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第二同轴电缆沿轨道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应答器沿轨枕方向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应答器沿轨道方向的长度为950mm?1200mm。进一步地,所述应答器沿轨道方向的长度为600mm?400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用于列车回库停车或启动出库过程中向低速行驶或停止的列车发送报文,精确控制停车或启动位置。对于无人驾驶的列车在入库或在线路的固定位置停车时,在列车制动距离范围内,仍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应答器向列车发出报文信息作为车载设备判断停车精确位置的依据;列车在停车断电后再启动时,列车仍能从本专利技术的应答器中获取报文信息判断当前位置以作为车载设备判断是否行车的依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a是普通无源应答器安装在铁路轨道内的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安装在铁路轨道内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内部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内部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报文写入接收天线。附图标记如下所示:1-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 ;2_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接口 ;3_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接口 ;4_信号处理模块的第四接口 ;5_尾端电容的第一接口 ;6_尾端电容的第二接口 ;7-尾端电容的第三接口 ;8_尾端电容的第四接口 ;9_第一芯线;10_第一屏蔽层;11_第二芯线;12-第二屏蔽层;13-第一绝缘填充层;14_线皮;15-普通的无源应答器;16-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具体实施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展作用范围的应答器,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同轴电缆,壳体;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平行、同轴设置的第一芯线,第一绝缘填充层,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绝缘填充层将所述第一芯线与所述第一屏蔽层绝缘地隔开;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四接口;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互相之间均绝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彦斌,刘星宇,董永利,刘浩,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