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基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降水井的封井套管,以及该封井管套的降水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迅猛发展,超深、超宽基坑工程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工程采取了降水井设置在基坑的筏板内的设计模式,在满足基坑工程施工进度要求以及降水井有效排水的前提下,提高降水井套管内外混凝土的密闭质量,保证基坑工程的完整性、连续性,一直是施工管理人员孜孜不倦不懈的追求。传统降水井套管,对基础筏板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但套管与筏板混凝土之间无可靠连接,当有轻微地震时,套管与筏板混凝土之间可能会出现缝隙,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地下水很有可能沿着套管壁返向地下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降水井的封井套管,以解决传统降水井套管与筏板混凝土之间无可靠连接,当有轻微地震时,套管与筏板混凝土之间可能会出现缝隙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降水井的封井套管,其包括:钢管;至少一止水环,所述止水环连接在所述钢管的外壁;内凸件,所述内凸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管的内壁,内凸件的数量为多个,沿钢管的内壁布置;外凸件,所述外凸件的一端固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降水井的封井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至少一止水环,所述止水环连接在所述钢管的外壁;内凸件,所述内凸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管的内壁,内凸件的数量为多个,沿钢管的内壁布置;外凸件,所述外凸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管的外壁,外凸件的数量为多个,沿钢管的外壁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薛刚,杨晓毅,贺小村,董清崇,辛玲,齐智田,郭晟,马小戈,赵云鹏,刘欣,刘洋,王红媛,任淑华,陈勇,计增龙,刘则,侯猛,曲猛,李冬,张伦,陶柳,崔永红,林志野,鲁金玲,单迪,范世波,刘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